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五十八节 在美招商(下)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五十八节 在美招商(下)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在加州不但签订了一个粮食贸易协议,接着又签订了好几个矿产资源协议,山东许多企业以稍微低于市场的价格,联合从美国西岸进口矿产,至于是不是加州的,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加州政府联系了四五家矿产公司,有经营铜矿,有经营铁矿的,还有经营铅矿、锡矿、铝土矿等矿产的。

而杨潮带来的,则有山东各个企业,而且大多都是欧洲企业,比如需要铜矿的,就是法国阿尔斯通,需要铁矿的是烟台钢铁厂,烟台钢厂的股东甚至主要是美国人。

这些人愿意答应跟杨潮一起出行,并且联合签订这样的合同,不仅仅出于给杨潮面子,这样大规模的贸易采购,确实能在谈判中占到便宜,借着美国经济危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优惠。

而这样的集体形式,则是杨潮借鉴了后世天朝政府惯常用的手段,拉上一大群企业,政府牵头走出去,光是贸易体量就足够惊人了,不怕贸易对手不给优惠,美国人不给,咱去找英国人去。

因此杨潮一直认为,天朝玩这一手,还是相当高明的,而且美国人也愿意照着杨潮的路子来,因为由杨潮出头,他们感到这是得到中国官方背书的,不怕那些企业违约,这大概也是后世西方政府和企业愿意跟天朝这么玩的原因。

这样新颖的方式也确实很吸引眼球,美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首先其中涉及到两千万美元的合同就足够惊人了,一瞬间就传遍美国,接着扩散到全世界。

而杨潮这次出行,还真是要环球的,于是其他国家纷纷猜测。是不是他们国家也能得到这样的大单采购呢,还真有些国家的国民替国家操心,患得患失的。

在加州待了三天,收获还是很大的,无论公私都收获颇丰。

公事上,当然是指那些贸易订单了;私人上。则是一直跟随杨潮出行的飞船,又在海底捞出来一大笔黄金,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两百吨!

杨潮可不知道美国沿海的海底竟然会有如此惊人的黄金船沉没。

杨潮这次出来,飞艇在天上飞,飞船在海中跟随,最大的目的其实是去加勒比海捞黄金,但是限于一千公里的陆地传输距离,杨潮不得不让飞船就近在美国西岸打捞,本来是抱着聊胜于无的态度。谁能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收获。

后来一想才释然,弗郎西斯科之所以被称作旧金山,不就是因为这里过去产金吗,杨潮跟美国加州政府随便聊了一下,才彻底清楚,自己还真是太小看了这个旧金山了。

从1848年开始,加州发现了黄金,爆发了加利福尼亚淘金潮。短短时间内三十万人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淘金,其中也包括华人。

正是因为有这次淘金潮。才开启了美国产业发展的浪潮,因为短短二十年间,美国的金币铸币量翻了二十倍,而其中三分之二的黄金来自加州。

这跟欧洲在美洲金银刺激下开启产业革命非常相似,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庞大的资金注入经济系统,美国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才开始。接着铁路大规模修建等等,如果没有这些黄金支持,很难想象地广人稀到处都缺乏人力的美国人能发展那么快。

据统计,在铁路修通前,美国人在加州开采了十亿美元以上的黄金。这么庞大的黄金,可都是要从海路走的,有一些船只沉没就不足为奇了。

搜刮了三天,从美国海岸一直南下到巴拿马,沿着当年美国人运金船的道路,杨潮几乎彻彻底底将海底翻了一遍,这才满足的离开加州,横渡美国去华盛顿。

华盛顿作为首都,欢迎仪式自然要比加州要隆重的多,各种外事活动也更密集,光是各种接见活动,就用了十天时间。

当然少不了要跟美国政府表达对排华法案的不满。

为此专门在他们的国会发表了一次演讲,在底下从富商到学生,从政治家到平头百姓,各种人物面前,杨潮挥舞手臂,慷慨激昂。

“对我们这个有着三年前历史记载的国家来说,美国还很年轻,年轻的不像样子,就好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白发老人面前一样。你们对华人的态度,我们可以理解为幼儿对一个老人的不敬。或许这在美国没有什么,但是在中国这却是最大的冒犯。

美国如今十分强大,你们的国家十分成功,而我们目前处于一个历史的低谷。但是我再次毫不谦虚的告诉大家,中国不会永远这么沉沦的。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能度过难关,浴火重生的。请相信我,给中国三十年时间,你们会认不出这个国家的。

所以我再次劝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对一个有漫长文明史的民族尊重,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只有学会了这一点,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

演说结束,纷纷散场,底下不少留学生长久的鼓掌,脸上十分兴奋,他们是美国富强党的成员,对杨潮本就有些崇拜,杨潮这种商场上锻炼出来的口才,打动他们太容易了。

可是一些美国人走出国会,立刻就露出了一种不屑。

“哈哈哈哈,这个中国佬,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真以为他是一个大人物了,要不是为了挣他们的钱,谁有时间来这里听他废话啊,还历史?还文明?都是狗屎!”

一个穿着看起来挺有派头的金发富态中年说道。

立刻就引来朋友的符合,纷纷嘲笑起来,声音很大,很放肆。

但是很快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他说得对,美国人如果学不会尊重历史和文明,就永远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国家,一个永远被欧洲嘲笑的乡巴佬国家!”

这人穿着一身西装礼服,带着眼镜,看起来像一个知识分子,他确实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是大学教授,来自华盛顿大学历史系的大学教授,嗯,看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几个商人鄙视的看了一眼教授,冷笑着走了。

“哎,这就是美国!”

教授叹息一声,也走了。

在华盛顿官方接待还是不错的,当然成果也符合接待的规模,毕竟这是在华盛顿,在美国中心。

三十多个项目,一起签约的场景,镁光灯闪烁的光芒将现场照成了一片银色。

与美国钢铁公司,在莱芜合资建立一家新的钢铁厂,股份比例为六四,杨潮占据百分之六十,美国百分之四十。

美国钢铁公司是摩根财团控股,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市值达到十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过十亿美元规模的企业,控制了美国一半以上的钢铁市场。

此前杨潮跟美国钢铁公司在烟台合作兴建的烟台钢铁厂,股份比例是摩根财团四成,洛克菲勒三成,杨潮三成。

烟台钢铁厂投产后,刚好碰到了日俄战争这样的好机会,开工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这在美国已经是投资的佳话了。日俄战争结束后,很快中国又跟俄国冲突了一场,钢铁厂依然赚到不少。而且中国大肆开建的铁路工程,现在主要的供应商就是烟台钢铁厂,这又是一笔长久的生意。

之后中国又跟美国人合作生产军舰,引入了一个美国造船厂,为此烟台钢铁厂甚至扩建了第二期,因为以前的产能真的饱和了,中国市场如此有前景,那么增加新的钢铁厂,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烟台钢铁厂扩建二期后,年产量就达到了四十万吨,新合作的莱芜钢铁公司规模则直接就是四十万吨,并且有二十万吨的扩产能力,这样山东的钢铁生产潜力就达到了一百万吨,这已经算是亚洲第一个钢铁工业了,相比日本人的十万吨规模,足足大了十倍。

中国市场有这么大的容量吗?

如果看看欧洲连比利时那样的小国,都有三五百万吨的钢铁产量,就不用怀疑了,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容纳个百万吨,还不是小事一碟,如果美国钢铁公司连这个评估都做不准,摩根也没有必要控股这个公司了。

常规年产量四十万吨,投资额七百万美元,在经济危机中,如此庞大的投资,很容易就上了头条。

但是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又跟美国铝业合资,兴建一座年产万吨规模的铝厂,随着飞艇工业的兴起,齐柏林—杨潮飞艇公司,很显然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铝材客户。

这个时代,铝产业才刚刚兴起,是一种朝阳产业,可是限于技术能力,以及昂贵的价格,铝业扩展速度十分缓慢,即便德国的铝业发展也很快,但是欧美加起来的铝产量,也不过刚刚突破九万吨。

杨潮这个投资,直接就提高了世界铝产量的一成以上,因此花费还是很大的,一千万的投资,立刻就刷新了钢铁厂的投资额,上头条也就见怪不怪了。

接下来还有汽车工业的合同,这个投资规模虽然小,但是值得报道,因为合作内容比较特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