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七百四十三节 回国拍电影

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四十三节 回国拍电影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确实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这件事情太过蹊跷了,首先是大英帝国的舰队竟然会发生兵变,这是多少年都没用过的事情了,当然也不是不可能,经济危机期间,大英帝国确实出现过水兵起义,但只是小规模的,发生这种几十万吨军舰的水兵起义,而且能带着30多万吨主力舰叛逃,就太匪夷所思了。

最离奇的是,大英帝国竟然忍了。

这种剧目都能上演,大英帝国对这个世界的控制力弱的让人心痛,难怪他们会拱手将霸权交给美帝了,力不从心啊。

当然,杨潮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责大英帝国,你不能因为巧合,就责怪大英帝国吧,你不能因为人家对军队的管理不严,就指责人家啊,你不能因为人家为了大局,忍让了日本一把,就指责人家啊。

所以杨潮没有指责大英帝国,他也没有那个身份,更没有那个闲情逸致。

更何况,这一次他不打算跟大英帝国交涉,否则可就落到了大英帝国的套子里去了。

这种挑起事端,然后谈判,互相让步的手段,后世美帝常用,美帝消防的对象则是大英帝国。

无数次,他们挑起事端,然后威胁以武力,逼迫对方让步,取得各种利益,这种手段百试百灵,本来没有机会介入的,一个挑动就有了,看着是各退一步,但是本来没大英帝国什么事,突然就有了他们的事儿,本来没有他们的利益,他们突然就有了一半利益,这种政治手段的简单粗暴,英美也只配这么玩儿。

美帝后世动辄就在南海闹事儿,坐等中国上门谈判,玩的就是这么一手,好听点说,叫做冲突,不好听点就是耍无赖,就是讹人,能讹上一点是一点。

当然,这都是早期手段,比如ya片战争了,借口中国干涉贸易,一打就能卖大烟了,教案了,挑唆几个无良教民闹事,被中国村民打死了,就成了国际争端,当年我大清是一个烂透怂货,所以让洋人每每得手,可到了现在,杨潮还想玩这种手段呢,夏威夷冲突,南洋危机等等,不想被人玩到自己身边来了。

既然大英帝国又用起了19世纪的老套路,那就别怪杨潮还以颜色了。

其实到这个时候,杨潮都还没用怀疑到美国人身上。

但这事情不急,让事情在发酵发酵,酒越老越香,大英帝国还没到哭的时候,竟然还有余力在世界其他地方挑事,等阿道夫的导弹扔到伦敦的时候,看他们怎么哭。

所以杨潮回来了,大张旗鼓的回来了,却对外界说,他回来是拍电影的,跟任何政事都无关。

这几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火爆,电影这种文化产业,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不随着经济规律变动,往往经济差的时候,电影产业反而会大发展,美国经济大萧条,唯独电影产业一枝独秀。

大概是经济危机期间,大家都找不到事情做,这种廉价又能逗人一笑,让人暂时忘却烦恼的玩意儿,很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中国电影市场也是如此。

杨潮就是电影业的大玩家,不过他不是拍电影的,而是开电影业的。

最原始的初衷有支持公屋发展的目的,梁启超把大型公屋社区修到哪里,杨潮就把电影院开到哪里,全部是租公屋的公司的商业地产。

上海下辖十个县,每个县都有杨潮的电影院,而且上海和嘉定还各有两个大型影城,在上海的电影屏幕数量,就超过了300个,杨子影业在全国的屏幕数量则有2000块。

如此大干快上的建电影院,早期确实赔钱,放一场赔一场,不过却催熟了电影产业,这几年武侠片大行其道,算是借势开发出来的第一个类型片,畅销东亚,输出中国文化。

经济危机之中,杨潮反而盈利了,因为很多场次的电影都是爆满,过了一个盈亏平衡点,日子就好过了,至少不用杨潮在往里贴钱了。

杨潮这次回来拍电影,却不是普通的电影,更不是武侠片,而是政治片,一部宣传片。

富强党的政治宣传片。

王求也是一个不在于形式的人,什么方式好用他就用什么,苏俄和纳粹都在用电影宣传政治思想,他为什么不能用,他之前就已经摸索出来很多利用新工具宣传的方法,什么报纸了,广播了,大肆投放广告,电影当然不会放过,许多武侠片一开场都会出现一个黑色齿轮外包金色麦穗的富强党标志,那都是给了钱的。

但是这次他打算玩个大的,他觉得纳粹的代表大会纪录片拍的很好,让人印象深刻,听说纳粹因此吸引了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加入他们,王求怎么可能不动心。

王求下定决心要拍这玩意,杨潮也不好阻挡,反而给他们推荐人选,就请给纳粹拍电影的里芬斯塔尔来拍,不过杨潮给改了名字,不同意王求的《富强党的胜利》这种俗套外加太过政治化的名字,他给取了一个《六万万人的力量》。

王求打算将这些年富强党的建设成就搬上银幕还好宣扬,杨潮则建议将这种电影拍成国家实力的宣传片,这个时候展现自己的力量,没有什么坏处,让英国人、德国人都知道知道中国的实力,只会争先恐后拉拢中国上他们的船。

里芬斯塔尔是杨潮帮忙请来的,那时候战争还没有打响呢,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没想到才刚刚拍完,不过其中一段内容,需要杨潮现身说法,解答一些历史谜题,所以杨潮回来了。

在上海的电影棚中,里芬斯塔尔摆开了两张沙发,旁边一架摄影机不断的转着,灯光一闪一闪,光影闪烁。

已经在拍摄了,杨潮和里芬斯塔尔分别坐在沙发上,导演里芬斯塔尔将客串一下记着,采访杨潮一些问题,一些普通人感兴趣,她也感兴趣的问题。

“杨先生,您能告诉我,您当初选择从政的初衷是什么吗?”

里芬斯塔尔第一个问题问的就很尖锐,直指政治人物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政客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比如什么为国家服务了之类的。

不过杨潮不打算含糊过去,直接道:“这还要拜您的祖国所赐,当时他们入侵了山东…”请输入正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