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七百四十节 一个好年

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四十节 一个好年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许多重型工业企业专项利润丰厚的军工生产领域,给了一大批中小企业一个相当好的机会。

比如汽车制造领域,米青政府期间,进行了四年的高额补贴,彻底催生了这个行业,不但让斯柯达工厂的产能扩张到了200万级别,也让东北爱民公司为中心,在奉天省形成了一个汽车制造业基地,产能也接近200万,同时上海这个经济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则形成了一批中小型汽车公司。

斯柯达工厂是靠自己的设计,420型、640型和860型的四缸、六缸和八缸车型都诞生了一些列衍生型号,总工程师劳林的构想是跟福特的t型车一较高下,这大概出自一个工程师的理想,所以将大众车型420发展出了421、422、423等衍生型号,至于利润最高的中档车640,也就是著名的速派系列车型,反倒无心运营,可惜他最后的对手不是福特的t型车,而是张学良的爱民公司生产的甲壳虫系列车型。

张学良这家伙怎么都算不上一个懂得经营企业,愿意经营企业的人,整天都不太乐意待在东北,而是常年混迹在上海的交际圈,据说跟宋家姑娘美玲打的异常火热,这样的性格,是不可能耐心去管理企业的。

但他老子有钱,而且敢花,张学良不管事,反倒造成了爱民的经理和工程师比较自由,往他脸上贴金也可以说张学良懂得放权,在那几年汽车市场火爆的时候,他们将引进的甲壳虫原型车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捷克斯洛伐克的太拖拉公司是一家经营高档车的公司,所以甲壳虫虽然是他们设计的,但却不是正版的甲壳虫廉价车,而是一款中高档的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是较为昂贵的六缸,全手工打造的六缸流线型汽车,应该说是一款相当高级的汽车了,但是张学良还不太满意,他是一个富家公子,他更喜欢迈巴赫和斯柯达的860hispanosuiza,这种底盘就比劳斯劳斯还贵的车。

所以受雇于爱民的美国工程师团队,最早扩展出了八缸豪华车,档次就定在迈巴赫和斯柯达豪华车的档次,仗着张大公子在上海的号召力,结果还是卖出去了不少。但中高档车,虽然利润丰厚,却显然不能代表汽车工业的未来,只能是小众的宠爱,汽车工业的前景,还是要看四缸小型汽车的。

美国人热爱大众型汽车,所以美国工程师团队扩展的甲壳虫第二个型号就是一款四缸小型车,命名为爱民3型车,结果大受市场欢迎。建设了大型组装工厂,可是依然供不应求,几年间连续建造了四个大型组装车间,扩展了一百多家零配件供应商。产品不但在中国市场热销,垄断朝鲜市场,冲击了日本市场,甚至首次大规模出口到了汽车王国美国。

这款小型的廉价流线型车,跟后世的甲壳虫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在审美上,非常贴近这个时代,因此大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这款车?

第一是便宜,在中国的售价只有80两,出口美国后也不到150两,美国中产阶级也买得起。

第二是优质,山东工业是美德两国工程师给打的底子,后来培养起来的一大批工业技术人员,也大都是从美德学校毕业出来的,应该说基础非常好,质量十分可靠,甲壳虫这款车的设计呢,也非常合理,捷克人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天分的,所以基因很好,在质量上来讲,这款车不输给任何一家汽车公司的产品。

第二是新鲜,之前的汽车市场几乎就是福特和模仿福特的汽车垄断的,福特的t型车,外形基本上就是方方正正的厢型汽车,模仿福特的通用、克莱斯勒等大型车企,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车型,但大众款依然是那种方方正正简简单单的车型,流线型还只用在豪华车上面,所以甲壳虫这种廉价流线车型满足了买不起豪华车的中产阶级的某种心理,受欢迎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爱民汽车的冲击之下,斯柯达工厂虽然还不至于亏损,但是劳林挑战t型车的野望,算是彻底破产了,端正心态踏实经营,将价格持续降低,最低的时候,一辆车只卖50两,当然那是补贴前的事情了,卖50两政府还给补贴50两呢。

在斯柯达大肆杀价,甲壳虫一往无前的岁月中,基本上没有给后来者留任何空间,所以看到汽车热而加入这个行业的汽车公司死的都很惨,最多的时候一百多家,能活下来的现在还不到30家。

但这30家都各有绝活,比如拿起私人订制,坚决不碰大规模生产,谁碰谁死,除非他们有一个张作霖那样的爹,可以无限砸钱进去。尽管如此,各家其实活的也相当惨淡,一年生产几十辆到几百辆的都有,上千辆的只有五家,上万辆的只有两家而已。

这次爱民和斯柯达转向军工,大量产能开始生产军用品后,市场行情立刻大好,汽车价格有所上涨,关键是开始缺货,这些小汽车公司,或者叫作坊,不但即可得到了不少订单,而且获得了一个空间,那就是挤进大规模生产的空间。

有野心的公司立刻投资扩产,招募工人,增添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许多行业都像汽车工业一样,大企业转向军工,中小企业杀入市场,最后的结果是私人投资突然增多,而那些大型企业肯定也不可能解雇员工,于是新增就业增多了。

过了年,老百姓发现工作更容易了,失业的人更少了,虽然因为许多商品产量有所下降,价格有所上升,但总体变得良好。

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调整,又借助了战争的势头,中国经济基本上是调整过来了,今年是大选年,如果李富安和王求的组合能赢了老张謇联袂张澜的组合,富强党再次上台,时机比米青就好了太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弄不好他们要执政很长时间。

新年伊始势头很好,似乎预示着这是一个好年。

可有人似乎不太想让中国过这个好年。

暗流早就流动,美国人为自己的选择有些懊悔,因为罗斯福总统没想到世界大战突然就爆发了,他猜测战争肯定爆发,但没想到如此快就爆发,因为他觉得德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挑战英法,但德国人的信心显然比他更足。

更让罗斯福没有料到的是,德国人轻而易举的就击溃了波兰,那可是打退了苏军百万大军的大**啊,却在两个星期之内就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打出来,罗斯福不认为是波兰太弱,那就是纳粹太强了。

从未出现过的机械化战争,一下子就让波兰这种第一次世界大战思维的国家落伍了,而美国的军备,其实也是一战水平的,因此罗斯福颇有一些危机感。

此时国内的政治对手又联合起来,让罗斯福不得不正式发表声明宣布中立,是彻底的中立,完全履行中立国的义务,对挑战双方都实施军事禁运。

此举让英法都极为不满,认为美国人把欧洲的事务撇开了,在欧洲最危难的时候,试图置身事外。

当然英法的态度不重要,因为就算他们此时支持美国,美国也不可能跟中国对抗,因为在结束欧洲战争之前,英法是无法抽身的,尤其是英国人,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帮美国的。

可罗斯福确确实实的招惹了中国,在朝鲜舰队强闯墨西哥的时候,罗斯福就感受到了威胁,之后墨西哥跟中国关系,或者说是跟中国的垄断财阀杨子财阀的关系日益密切,罗斯福认为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选择帮助日本是正确的。

选择帮助日本建造军舰是正确的。

选择帮助日本在夏威夷建造军舰是正确的。

好吧,美国人悄悄在夏威夷造船厂帮助日本人在建造军舰。

日本人早就秘密跟美国沟通,因为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甘于受制于中国,美国是他们唯一能依靠的目标,早在他们被迫拆除北海道造船厂和战列舰的时候,日本人就找到美国,因为从中美互相排斥对方开始,日本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中美之间联系的纽带,日本人引进了许多美国公司和技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那段时间都在日本建设了工厂,专门生产用于出口中国市场的汽车,日本通过这层关系,在美国政界还是拉拢了不少人脉的,他们想利用这种政治力量,来帮助他们摆脱中国和朝鲜的压制。

但是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更想保持中美友好,没有接受日本人的要求。

朝鲜舰队强闯墨西哥让罗斯福非常恼怒,认定这是中国人指使的,墨西哥的例子不能开,今天让中国人轻松的渗透进墨西哥,明天就有可能是危地马拉,后天就是哥伦比亚,整个中南美洲的多米诺骨牌都会倒塌。

中国人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渗透到美国的后花园,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对手吗,唯一的对手日本被打残了吗,那时候罗斯福才下定决心,帮助日本恢复一定程度的海军力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