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四十九节 组党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四十九节 组党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世界各国很快发现,日本人雷声大雨点小,他们还等着日本人从中国咬下一块肉,然后来分食呢,可是日本人很快就缩了,让各国有些摸不着头脑来。

德国人其实并不是很着急,他们在山东取得了大量的利益,杨潮当了巡抚后,在山东大搞工业建设,最受益的就是德国工业,因为这里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德国人很放心能吃下绝大部分,因为投资的大半都是德国企业。

杨潮引入的三十个大企业,光是投资额就有上千万英镑,而其中的机器设备怎么也得三五百万,这都是德国人嘴里的肉,而且看杨潮的样子,似乎根本就不满足,日后的利益还多着呢。

就像杨潮说的,这么大一个国家,四万万人口的工业化,人类历史上也就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能跟这个相比,但也只是勉强相比,因为美国人不过六千万而已,而中国是四万万人,这不是一个数量级。

虽然对于中国工业化还存有隐忧,并不认为中国能像美国那样发展起来,可是只要中国能发展到日本的程度,那也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

1907年下半年缓缓度过,全世界都在危机的折磨中挣扎。

山东的一个个企业却开始投产。

杨潮履行了承诺,凡是他招引来的企业,产品都找到了市场。

早在去年,西门子就接到了大订单,分别在烟台、东营和莱芜兴建一座大型电厂,电厂容量为15万千瓦,以目前最先进的蒸汽轮机动力5千千瓦装机,需要三十台西门子大型设备。

电厂的土木工程已经完工,就等西门子的设备了。

美国人已经着急上火了,他们看到杨潮将这些电厂的订单,都给了西门子,为此动用了从政府到私人的各种关系来说服杨潮,摩根财团控制下的通用电气希望得到一样的待遇。

杨潮表示,一座电厂动辄百万的投资,自己还拿不出来,其实整个山东需要电气化,这个市场得扩大一百倍,电厂、电力机车等等都需要资金来办。

摩根表示愿意贷款,美国经济危机中,摩根财团神奇的独善其身,有人说这次危机,就是摩根财团发起的,是一次力图打压信托业的金融战争,所以摩根财管并没有卷入信托业的金融投机中,反而是他们刺破了这个泡沫。

事实确实是这样,但是经济危机,却影响了摩根的投资机会,也影响到了他旗下的工业企业的利益,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外扩张。

杨潮对借美国贷款意愿并不强烈,但是对德国贷款就有兴趣多了,德国人银行团看到摩根的行动,也立刻开始行动,表示支持杨潮的计划,愿意参与其中提供融资服务。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一笔一千万英镑的电气化债券就订下了,将用来支持山东境内的支线电气铁路的发展,同时在山东各个城市,修建一座5万到15万千万容量的电厂。

贷款以山东关税为抵押,分十五年还清,但是前十年只需要支付利息。

杨潮计算的很清楚,前十年的利息总计,还不到贷款总量的八成,而十年后都到1917年了,那时候德国人都快战败了,这笔贷款估计也就差不多黄了。这样的借款自然十分划算,不借才是傻子。

摩根对此十分不满,尤其是对他们政府在华问题上的软弱,表达十分愤怒的情绪。

因为正是他们政府的不作为,才让他们这些美国商人,利益大大受损,在中国的拓展,一直十分不顺利。

摩根想要联合英国人,结果英国人已经吃下了一笔一千万英镑的铁路债券,暂时无意跟中国为难,尤其是掌管铁路的杨潮。

1908年终于到了,各国经济形势稍稍缓和。

在山东投资的一批民族资本,因为最后杨潮总计五千万紧急贷款的支持下,总算幸免于难,没有破产。他们此时也发现了山东投资的优势,尤其是政府对他们的限制非常有限,李富安组建的工商局接过了所有的企业管理权力,为此后面也是一番政治斗争,传统官僚纷纷结成同盟弹劾杨潮,都被杨潮顶了过去,但是朝堂上对杨潮不满的情绪越来越激烈了,说白了杨潮侵犯了太多人的权力。

尤其是洋务派,经过袁世凯和周馥两代经营,山东的洋务派实力还是很强大的,跟朝中的洋务派连成一体,对杨潮各项施政都提出了责难,什么卖国了,什么勾结洋人自重了,什么拥兵不法了之类。

杨潮则强烈的反击,表示新成立的工商总局,是朝廷批准成立的,这是新政,假以时日,必然能收到效果,并且不惜跟洋务派对赌,三年之内必见成效,否则甘愿停止。

“本官可是堵上政治前途了。你们可要争口气。”

杨潮将自己的行为都告诉了王求等人。

王求去年年底也回来了,从1901年开始,经过了将近六年的学习,他也完成了学业。

其实第一批留学生都在慢慢回国,他们一个个激情饱满,野心勃勃的想要投入新政的大潮之中,而山东则是这个大潮的风口浪尖,虽然汹涌危机,但也生机勃勃。

“大人放心,吾等定当竭尽全力,决不让那些老顽固有任何借口。”

王求信心满满,他回国后,立刻就着手组建了一家化工企业,以石油为原料,生产一些化工用品,比如苯酚,王求认定石油化工的成本比煤化工更低,从石油中炼制苯酚是新技术,比从煤焦油中炼制,程序更简单,效率更高。

他认为在山东生产苯酚,向日本出口,很有前途。

但是他没想考虑到,日本为什么不自己生产苯酚,而要向美国和德国进口,来生产染料的原因,没有石油啊!

山东也没有石油,但是山东有煤炭资源,杨潮很不看好,但是还是给了王求十万两银子,让他自己设计设备,在山东本地进行加工,然后小规模生产,杨潮的目的,无非是培养几个技术人员罢了,同时打击一下王求的热情其实也是好的,让他知道一下商业竞争的残酷。

与王求这些人一起回山东的,还有大量的留学人员,仅仅去年年底就有上千人来到山东,占据当年毕业的留学生人数的三成,可以说都是强国富民社拉拢过来的。

杨潮一口气将这些人塞入铁路公司,莱芜兵工厂等自己能影响到的企业,实在是学无所用的,就像那些洋人企业介绍,比如原本是想把王求介绍到拜耳的,结果王求自己不乐意去,想要投资创业。

杨潮的计划是,这些人在洋人,尤其是德国企业中慢慢工作,等他们彻底了解融入这些企业之后,正好可以执行自己的接收德资企业计划,如果中间有人想要出来创业,当然也不是不欢迎,但是杨潮告诉他们,得等他们学会之后再说,必须学会企业的经营管理,三年之后,在各自企业中表现良好,至少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或者管理中层人员后,杨潮才考虑让他们投资。

王求是唯一一个个例,对此的解释是,让王求先试点,如果王求成功了,那么可以考虑鼓励所有留学生创业。

“朝廷放开党禁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组党了。我提议我们强国富民社正式名称,改为中华富强党!大家开始表决。”

年初,第一节党大会上,来自山东各地,甚至还有从上海等地赶来的留学生代表齐聚一堂,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党问题。

今年年初,康有为推动之下,朝廷终于放开了党禁,宣布允许成立党派,表示这是为宪政做的预备工作,宪政们,当然是要有政党参加的。

“大人,我们组党之后,是不是就该参加议会选ju了?”

王求高高举手,几乎所有人都同意改组,组党毫无悬念,王求立刻表示道。

杨潮道:“先做好手头上的工作。你说你在社会上还没有取得成功,凭什么就敢直接向朝廷要权力。你以为这还是秀才考科举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要取得权力,就先证明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比如你的企业先办好了再说。”

议会选ju这件事还没有眉目呢,虽然很多人都在推动,但是各省督抚反对的厉害,现在的议会比两年前权力大了不少,康梁集团给了议会决定税收的各种权力,结果导致朝廷权力进一步分散到各省。

以前慈禧在的时候,海关税收的分配方案是,朝廷收四成,各省分六成,经过议会的一次次讨论,现在各省已经占到关税分配的八成了。

当然还是各省的关税八成归各省,这可不是大锅饭,有钱的省份还是有钱,没钱的省份几乎分不到,比如甘肃省去年的出口只有百十来万两银子,能分到的关税就不到三万两,而两江出口超过八千万,关税就能分到六百多万两。

大石房作为富强党总部,热闹了三天后,讨论制定出党的各种规章制度。

核心内容跟过去区别不大。

两条宗旨,强国、富民没有改变。

三种手段,兴办教育、鼓励工业和发展军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