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四十五节 山东机构改革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四十五节 山东机构改革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问题的根源还是出自山东大规模兴起开办工厂的热潮。

本来中国的公司集中在各个口岸,英国人控制的海关一向想介入这个领域。

可是清政府也有所担忧,清政府其实一直想向这些工厂征税,可是华人的工厂好征,洋人的工厂不好征。

洋务派也非常反对对华人工厂征税,张謇这样的明星企业,赚了大把的钱,却没有交过一分钱的税。

不能向华人征税,就不好向洋人征税,这件事一直就拖着。

期间出了几个方案,比如议定按照出厂价格征收百分之十的出厂税,这个税率是有根据的,此时洋人进口关税低的可怜,叫做值百抽五,也就是百分之五,外加百分之五的厘金,然后洋货就可以进入中国内地,可是华人却要在各省都遭受沉重的盘剥,这种情况下,大大小小的华人工厂其实是竞争不过洋人的,结果就是洋人在制茶这种传统工业上,都把华商挤破产了。

最后期间多次反复,这个值百抽十的税法贯彻的很不彻底,其实偷税漏税十分严重,大多数其实都没有缴纳。

清政府自己也没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其实在整个清政府衙门里,也就只有英国人掌握的海关,算是唯一一个现代机构,把征收出厂税的权力交给海关,也是希望赫德能利用英国人的外交力量,迫使洋人乖乖的交税。

但根据马关条约的条款,日本人享有豁免百分之五厘金的权力,也就是他们只需要交纳总计百分之五的税率,洋人都依照最惠国待遇交纳百分之五,华商却要交纳百分之十,因此反抗很严重,又有洋务派撑腰,这个税法始终没有执行。

但是从去年开始,英国人重提此事,赫德也进入了实质性组建口岸出厂税的部门,在各省分设出厂税务司衙门,派员前来核计征收。

山东此时已经成了除上海外,工厂最多的地方,因此这是赫德工作的重点。

赫德已经发函了好几次,也谈过几次,但都被杨潮各种推脱,可这次是推不过去了,赫德和朝廷联名发来公函,朝廷让杨潮配合海关工作,杨潮不配合也不行啊。

赫德派来的是一个海关高级职员,名字叫做谭安,但这其实是一个法国人,有超等帮办前班职衔。

赫德的税务司中分为内外两班和华员三种,内班就是管理人员,外班一般是钤字手(巡查员)、巡查、总巡等工作人员,内班一般是帮办、税务司这样的高级管理人员。华员一般都是通事这样的辅助人员。

内班级别分为前中后三班,每班分为超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个级别,到了超等前班已经相当于副税务司职位了,是税务司之下的最高级别。

这个谭安本来被任命为重庆税务司做署理税务司,但是因为私事没有成行,赫德于是将他调来山东署理出厂税务司。

“不行!我当然会积极配合海关了。但是我不接受海关任命的税务司,既然要在山东收税,我这个巡抚应该有权任命税务司。否则难以协调华洋关系!”

杨潮面对一个倔强的英国老头说道。

赫德接着开始给杨潮背诵条文,表示他们税务司是得到朝廷授权的,有权任免出厂税务司管理人员等等。

杨潮摆摆手:“我不是要挑战海关的权力,我只是希望能任命一个华人,我觉得天津海关的超等同文通事李富安就不错。如果派来一个人洋人,对不起,本官不放心。”

赫德接着又跟杨潮解释谭安到底有多合适,从他的资历,到他的人品,都大肆称赞。

“我知道他很优秀,也知道他能胜任这个工作,但是山东的情况不一样,这里很复杂。所以我希望派来一个华员,这并不是对海关工作的抵制,而是希望能更好的配合海关工作。赫德先生,你在中国待了几十年了,你该知道在中国做事,其实就是在做人。所以我也希望你能认真听取一下我们山东官府的意见。”

说完,杨潮就站起来,友好的跟赫德握握手。

就看赫德怎么选择了,这个老头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懂得尊重中国的传统。而且十分有耐心,他的前任李泰国跟他一样傲慢,但是就没有他聪明了,李泰国完全看不起中国人,完全不考虑中国官场的文化,强硬的推行英国式海关,结果很快就被清政府罢免了,任用了赫德。赫德则一步一步改革,能不动的东西尽量不动,甚至海关官员的名称都带有大量中国特色。基本上是中国形式,现代内核。

赫德果然很聪明,他选择了放弃坚持,真的任命了李富安。

赫德不聪明也不行,因为送走他后,杨潮跟英国领事沟通了一下,告诉英国领事,自己考虑在伦敦发行第一期,一千万英镑的债券,英国领事知道该怎么做。

这个李富安到来后,杨潮立刻召见了他。

“恭喜你,李富安同志。你是第一个被海关任命的华人税务司。”

“多谢大人提拔。”

李富安身材矮小,眼睛很亮,说话声音很沉稳,但又透着一股穿透力,仿佛在某处使劲一般。

“不要谢我。你的资历很好,又是我们的同志,我很信任你。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做出有违身份的事情。尤其是,不要贪污!”

“大人放心,在下绝不敢贪污一分一毫。”

“那就好。我昨天跟赫德谈判的时候,他不肯用华员最大的理由就是,无法保证廉洁,我是发了狠话的。如果你在这方面犯错误,你知道我会怎么做吗?”

“在下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因为我绝对不会在这方面做错事。”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如果你在这方面犯错的话,我会杀了你。因为你不仅只是犯错,你还羞辱了我!”

李富安愣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

杨潮话锋一转:“你这个税务司现在成立了,但其实你会很长时间没有税可收。因为大量企业是免税的,你要做的不过就是登记账册,为三年后的税收工作做好准备而已。所以你会很清闲,我想这是你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如果你愿意,我会有另外的工作交给你。”

李富安道:“请大人吩咐。”

杨潮随手抛给他一系列文件。

“这是我刚刚印刷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章程,主要是针对山东城市的。”

李富安接过后,仔细的看来起来,发现主要是针对各种工商企业的内容条款,围绕一个公司的成立,从申请开始到最后破产,都有一整套的标准格式和流程,也就是说,这是一整套规章制度。

让李富安赞叹的是,各种表格的运用,因为每一步都有规范化的表格样式。

“大人的章程很完善。”

李富安夸赞道。

杨潮摆手道:“其实这套程序还很粗陋。只是我以自己的经验先行设定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帮忙试行这套程序,然后找出疏漏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至于你税务司那套系统,其实赫德已经趟出了一条路,完全套用就可以了。当然,你想改,估计赫德也不会同意。”

杨潮可没当过官,也没管理过政府,但是他管理过公司,他手下也千把号人呢,因此很多程序是沿用的他公司中的制度,现代管理说起来都是一样的,组织程序、流程都是通用的。

李富安道:“大人客气了,真的很完善。”

杨潮点头:“真的也好,假的也罢,程序这东西,就跟法律意义,你只有认真执行才有意义,没人尊重的话,只会流于形式,大家反而都觉得很麻烦。如果程序无法做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到时候大家都会很麻烦,就都会找熟人、托关系,因为走后门才会显得便捷。”

李富安对杨潮这句话深有体会,他在赫德的衙门里感受到了很多。

杨潮又道:“所以这个监督管理十分有必要。我手里的人力还很薄弱。所以我找上你,第一你是我们志同道合的同志,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第二你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资历也很重要,既然你是学习行政管理的,那么肯定知道我国政府机构有多少弊端。则是一套臃肿的,运行缓慢的统治机构,而不是一套运转顺畅的管理机构。”

政府的形成分为两种,一种是统治性、压迫性的,就好像中国这样,叫做打天下,是某个强力人物,通过武力一步步降服所有人,建立官府的目的是强迫百姓缴税,满足皇帝的各种享乐,当然还有国防需要等等;另一种是管理性质的,概念上认为政府是所有人让渡出一部分权力组建的,也就是说政府相当于所有人授权成立的一个公共服务部门。包括征税的权力,也是所有人让渡的,所以代表国民的议会拥有对征税和法律的管辖权力。

要叙述起来十分复杂,得一整本书才行,归根结底就是封建式统治机构跟现代管理机构的区别,中国传统政府自然是封建式,带有压迫、强迫性质的机构,要转变成现代管理性质的机构,需要很多很多年,直到杨潮生活的那个年代,都还没有彻底转变完成。

所以这种事情急不得,不是通过你一两次革命,就能让民壮观念转变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英国人赫德能在中国这样的政治环境中,组建海关这样的机构,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所以你可能需要担负两套职务,一方面是被赫德领导的税务司,一方面你还将是负责管理山东所有城市的管理者,至于你管理的名义,就用山东工商总局。”

“你将一步一步的接手城市中的旧官府权力。尤其是对工商业机构的管理权力,华人的商铺、运输的征税,也将慢慢从旧官府收归过来,作为补偿,我们一次性缴纳给朝廷一笔保税金。当然会有很多依靠这些发财的蛀虫强烈反对,你的压力会十分的大,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你肩负的是组建中国现代政府的使命,我希望你能有使命感。”

不用说了,李富安透亮的眼睛里已经有一股火一样的东西,有的人就这样,当知道他所作的事情有意义的时候,就会爆发出让人惊叹的力量。

“至于人手,我刚才说了,我也缺。所以我无法给你提供,我倒是有个建议,海关那里不是很多华员对区别对待不满吗,你可以去挖,薪水方面可以提高一些,在我们这里,相同的职务,我们都按照洋人的标准!”

杨潮阴险的说道。他知道赫德在清廷高官面前伪装出一副谦卑,骨子里的那种傲慢却比寻常人更为激烈,在他的手下,华人根本不可能做到高级职务,无论多么优秀,也不可能做到海关税务司这样的高位。这就是杨潮要为李富安争取一个职务,费这么大劲的原因。

这种歧视自然会让很多人不满意,比如李富安这样有留洋经验的人员,而且这样的人员为数还不少,毕竟赫德的工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最低级的钤字手年薪也有600两,比知县还高。

至于李富安能挖到多少,杨潮就不干涉了,理论上来讲,杨潮还是在以管理公司的方式在管理山东,他是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李富安是一个部门经理,他只需要问责就好,不参与他们的具体事务。

杨潮不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问题,荷兰人之所以第一个建立起现代政府,不就是因为荷兰人在以管理公司的方式在管理国家吗。

跟李富安谈了很久,送走他的时候,天都黑了,但是杨潮还是喊来了另一个部门经理。

帮助杨潮管理公司财政的李思第。

在李富安之前,就已经将另一套制度文件交给了李思第,其实就是一套各级部门的经费管理程序,包括申报经费、审批和会计审计等等,目前运行的还不错。

“李思第,我们账上现在还有多少钱?”

李思第到来后,杨潮立刻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