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七十五节 全国高速公路网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七十五节 全国高速公路网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如此重大的计划,不是拍拍脑门就能决定的,杨潮只是提出一个设想,具体施行和其中的细节,就要张家傲这样的专业人士考虑了。

首先第一步需要老百姓对这些项目有信心,于是他们还没有决定出发行债券的方法呢,就开始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做广告,告诉大家这些项目的前景,告诉大家水电的成本有多低盈利前景有多少,总之就是一句话,买了水电债券,就等着发财吧。

确实很多人感兴趣,但是更多的是那些手里有钱的资本金,银行家们,他们第一时间就开始询问什么时候发行,发行的数量等等。

这更让张家傲担心,如果这些钱被吸纳,等于限制了私人投资,老百姓的钱反而拿去消费了,事与愿违,通胀很可能更大。

如何让老百姓买这些债券,同时又不让债券流入资本家手里,这是一个技术活。

最后张家傲考虑采取特殊措施,那就是发型不转让股票,电站建成后5年之内,不允许股权转让。而且采取限购措施,每家每户最多只能购买300两的股票,发给他们记名股权证书,禁止转让。

中国人口6亿,至少1亿户人家,这样就能收上来至少300亿两资金,电站建成至少需要5年,运营5年后才允许变卖,那么等于吸纳了一笔10年期的固定存款,等十年后,经济怎么都会恢复了。

这个计划很好,上海第一个发售,很快各大承销银行前就排起了长队,这倒不是广告的效果,而是限购的效果。中国人的心理习惯很怪,喜欢抢东西,越是限制的,就越是想买,好像不买就吃了很大的亏,排队的人引发了更多的人排队。他们拿着户籍贴,到银行柜台前交了钱,然后拿到一本股金证书,并且在他们的户籍贴上盖上已购水电债券字样,限制他们再次购买。

从上海开始,一个个城市过去,全都引起了抢购。

接着通过农会系统,在农村发售,因为没有抢购效应。农村的销售就差强人意了。

最后在城市里销售了180亿,在人口更多的农村,反而只销售了50亿,跟最初的预计相差很大,其中认购最好的是四川人,因为水电就在他们家门口建设,他们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有一种支持建设的心态。就好像当年建川汉铁路的时候,四川一两、二两筹资的热情。

通过将水电、运河等可以盈利的项目向全民发售。收拢了大量的资金,通货膨胀基本上不用担心了,至于财政赤字的问题,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政府是用赤字投资,而不是用赤字消费。投资是实实在在的创造,钱花出去了,东西却在,还债非常简单,卖了这些资产就可以了。甚至资产增值远比投入要高的过,毕竟政府能做的项目,都是带有垄断色彩的项目,本身就是很好的保值资产。

当然政府的绝大部分项目,其实是不盈利的,也就不能推向市场,比如规模比西南水电更大的全国城市改造项目,给各大城市修建、扩建基础设施就不能盈利,公路甚至还能设卡收费,下水道总不能收费吧。

36年开始私人投资终于开始复苏,经过整整五年的萧条,在疯狂的政府投资推动下,经济终于走出了冰点,私人投资重新增长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资本家对经济恢复了信心,第二老百姓有钱消费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苏俄的大规模订单和国家投资的刺激,制造了庞大的市场。

其实这还是,用大西南水电、赣粤运河和大运河项目吸纳了大量百姓财富的情况下,说白了这两年的政策,主要是在为大规模提高工资形成的通胀危险擦屁股,直接日薪一两,将东部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也提高了50%,而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翻了一倍到三倍,又通过国家投资,给那些因为工厂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工人提供工作,甚至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这些都等于实实在在将中国百姓的工资收入平均提高了一倍以上,张家傲等人努力了整整三年,才找对了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依然还是有隐患的,毕竟这些项目,也只能吸纳一个家庭最多一年的收入,如果一个三口之间,是双职工的情况下,他们的年收入可以达到7、800两银子,只能维持一年,他们就又拥有了强劲的购买力,所以即便大西南水电等股票吸纳了大量的资金,汽车销售量依然非常红火,对于降低到了100两一下的汽车价格,对很多人是很有吸引力,又有足够的购买力的。

而且政府补贴时期,是占便宜的最好时机,抢购心里再次起到了作用,抢车子、抢房子的情景,杨潮提前见到了。

不过他还没敢放开房地产项目,现在城市居民只有富豪才买房子,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租房子,或者祖上传下了老房子,像鲁迅那样的大教授们,都选择在北京租房子住,因为豪宅的价格实在是太离谱了,给中产阶级建设的房子还没有,因为还没有人开创楼花模式,房子还不能一间一间的卖,得一栋一栋的卖,一个大学教授一年工资撑死了1万两,除非买那些老民宅,想要买洋楼,只能想一想。

所以梁启超的公屋才那么重要,因为他解决了一个中产阶级想要住洋房,却又无法买下的困境。

现在梁启超已经开启了商品房模式,但目前只局限在豪宅领域,中等面积的中产商品房还没有的卖,因为杨潮实在是不敢放开这个模式,葱姜蒜的通胀压力他还能控制,可是商品房的通胀压力,他想想就头大,经济还没有恢复繁荣,他可不敢冒这个险。

不能开启房地产模式,想要在未来几年随时有能力调整通胀压力,能够随时出售的保值资产,除了房子外,也就是道路了,铁路早就卖了,所以杨潮决定修建高速公路,大规模的修建高速公路,就像纳粹那样,修建全国高速公路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