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七十一节 苏俄不老实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七十一节 苏俄不老实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35年过半,世界局势依然不稳。

意大利借口入侵了埃塞俄比亚,中国政府在国联提出抗议,要求国际社会制裁意大利,制裁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意大利的侵略行为,而是意大利在战争中使用了毒气,中国代表在国联大声疾呼,表示如果欧洲不对自己的侵略行为加以限制,迟早会引发第二次欧洲大战。

两年前,纳粹上台后,急于突破凡尔赛条约,而国联是以凡尔赛条约为基础建立的,阿道夫大肆抱怨德国在国联只是二等公民,在要求取得更大的权力未果后,宣布退出了国联,英法顾忌如果制裁意大利,意大利会退出国际联盟,会让这个组织名存实亡。

中国代表愤而离席,表示欧洲的道德水平已经落入深渊,中国将不会在对欧洲事物负责。

中国为什么突然会要求制裁意大利,其实一点都不突然,杨潮从很早的时候就定下了规矩,中国一定要在国际社会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就是说要玩命的立牌坊,一年两年起不到作用,但是十年呢,二十年呢。

美帝就是这样,让全世界觉得他们是一个乖宝宝,日本人则把自己打扮成了谦谦君子,可到底是什么货色,谁不知道,一个是拿着枪在全世界做生意的,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间谍雇佣国。

历史上就更不用说了,一个霸权主义,一个帝国主义,干过的事情洗地都不好洗。

中国现在在亚洲说一不二,轮着大棒子整天在别人家门口走,但是在国际社会上,却一定要扮演一个忠厚老实。敢于仗义执言的道德模范,只要给全世界留下了这种印象,平时显现不出来,等到了关键的时候,西方国家自己遇到问题了,就会想到中国了。那时候会请中国帮忙,帮忙这种事吗,帮着帮着他们就离不开中国了,只能把他们自己绑在中国的战车之上,随着中国的战车征战南北。

现在意大利欺负埃塞俄比亚的黑叔叔,中国都会站出来喊两嗓子,虽然没有实际行动,可是在全世界的大国之中,已经难能可贵了。没看到海尔塞拉西国王会后拉着中国代表的感激模样就知道了,只是他不可避免的失望了,因为中国不会单方面制裁意大利,必须通过国联来进行运作,这是基本国际准则。

30年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经济混乱,政治混乱,思想也混乱。

亚洲的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一步一步野心膨胀起来。如同火山在积累能量,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开来。

菲律宾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首鼠两端,打着各种小聪明,试图引进美国资本来抗衡一步一步被华人资本控制国家经济的局面。

暹罗接着东亚互保同盟的实力,不断的跟英法发生摩擦,今天调查一下英国公司的偷税漏税。明天以走私行为查封一下法国商人了,并不是的吆喝两嗓子,表示当年跟英法签订的条约太过耻辱,希望跟英法修改条约,要收回割让给英国的马来半岛北方死州。割让给法国的老挝和柬埔寨云云,可是叫的凶,却不动手,尽管有东亚的军事实力作保,没有中国发话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不敢主动跳起战争,这一点跟金三胖的胆子差太远了。

唯有朝鲜一家独好,经济一飞冲天,山东的纺织工业不断的迁往朝鲜,他们免费入住了金九给他们在汉城和平壤划出的工业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让朝鲜这个小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10%,就好像改开后的中国一样,遇到日台纺织业转移,经济飞速发展。

金九得到了无人可及的威望,在朝鲜更是说一不二,尽管他本人向来讲规矩,但凡是他提出的事情,朝鲜国王都不会反驳,朝鲜国王几乎就是一个象征了,朝政全都交给了金九,而朝鲜议会,则让金九改的成了一个样子货,规定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议会说了也不算,最后还是内阁决定,就好像一战前的德国,只不过金九扮演了德皇的角色。

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金九还压制着工资上涨,他给企业低税率,而不给工人高工资,其实他的做法是对的,是符合工业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规律的,好在朝鲜人是从日本统治下过来的,心理预期比较低,吃得饱饭就非常满足,当年可是经常饿死人的。

年青一代则充满了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足以满足他们的心理了,至于什么自由,什么民zhu,这时代他们才不在乎呢,当朝鲜经济被中国报纸评价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经济体的时候,朝鲜受过教育的一代人,已经醉了,就差高呼金九万岁,哪里会反对他。

跟朝鲜经济有的一比的,是德国的经济恢复速度。

阿道夫执政到了第三年,第一年主要是适应政治,第二年兴登堡死了,阿道夫集总统和总理于一身,宣布德国不在拥有总统,通过国会纵火案排挤了最大的竞争敌手德国gongchan党,通过长刀之夜,屠杀了纳粹组织中的异己分子冲锋队司令罗姆,解散了260万成员的冲锋队,借此换取了德国国防军的效忠。

用了两年时间,阿道夫完成了集中权力的过程,并在经济上,推动了一系列公用工程,开启了纳粹经济奇迹时期,就业率持续改善,从最高的600万完全失业者减少到了300万,还将在两年后减少到100万人一下。

苏俄的第二个五年几乎进行到了第三年,速度大大延迟,对此杨潮不关心,杨潮关心的是,苏俄的订单,让杨潮惊奇的是,苏俄并没有减少在中国的订单,毕竟中国能提供的机器设备依然是较低的,而能向他们大量提供设备的国家寥寥无几。英法重工业不用考虑,只有美国、中国和德国。

阿道夫正在秘密武装德国,他们自己就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没有兴趣向苏俄大量提供机器设备,美国的设备的价格太高,跟中国相比没有太大竞争力。毕竟美国制造业领域的工资水平可是日新五美元的档次,而中国机器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虽然比最低工资高一些,达到了日新2两左右,折合美元也不过4两多。

距离上中国也更近一些,现在用铁路运到西伯利亚边境交货就可以,虽然苏俄的火车也要烧煤,可是他们自己内部计价不用外汇,以苏俄的经济模式,基本上不会考虑成本问题。因此中国货的交货价格稍低一些。

更让杨潮惊奇的是,苏俄竟然也向美国下了大量的订单,数量大概是中国的一半,罗斯福承认苏俄政府,跟苏俄政府建交,还解封了当年查封的沙皇资产6000万,其中4000万都归苏俄支配,苏俄不可能不给美国一个面子。

但问题是。他们凭空增加了一半进口机器份额,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业计划发生了改变。经过多重渠道确认后,杨潮才惊讶的发现,史达林确实更改的五年计划的方案,从过去新建4500座工厂,扩大到了6000座工厂,显然西伯利亚战争中。苏俄武器装备全面落后的现实打击到了史达林同志,经过确认,他们向美国下达的订单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飞机和坦克相关的设备。

本来因为战争工业机会就已经延迟了,史达林不但没有缩减计划规模。反而大大扩大,果然是深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真理。

另外苏俄还向中国提出了许多要求,让杨潮也感觉到很棘手。

首先他们要求收回中国矿业公司在托木斯克的铁矿运营权以及其他地方的矿产所有权,这次他们到没有不讲道理,愿意花钱购买,这些杨潮也可以暂时让给史达林,可是他们还想收回秋明油田。

“告诉苏俄人,那些矿产和石油,是我们当年给沙皇10亿美元换来的,如果他们想收回的话,就把沙皇的债务偿还了。”

杨潮可不想轻易将石油安全交给史达林控制。

虽然史达林答应他们收回油田后,会以更便宜的嫁给供应石油,那也不能答应。

苏俄还提出,让中国国防军从秋明撤军,在结束了战争之后,苏俄并没有撤走西伯利亚的300万大军,但是却进行了重新部署,加强了库尔干、车里亚宾斯克等秋明附近地区的军队数量,显然已经做好了随时包围吃掉中国这30万驻军的准备。

恐怕这才是苏俄最大的目的,逼迫中国撤军,中国撤军了,秋明油田也就任由他们拿捏了,除非中国愿意为此发动战争,秋明油田被他们收回了,驻军也就没有意义了,中国答应任何一条,苏俄就能达到目的。

于是他们答应归还沙皇那10亿美元,但是要求分为10年,显然这10年,光是秋明油田的产出,就足够他们偿还了,而他们白得一座大型油田和相关的设备,显然十分划算。

杨潮很清楚,苏俄这种国家,是不可能允许别国的军队驻扎在他们的领土内的,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答应,我大清都不愿意答应,只是被揍的狠了,才答应的。

军队迟早是要撤离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撤,怎么撤?

“告诉苏俄,什么时候把钱还清了,什么时候我们撤军。”

这一点苏俄竟然又答应了,看来史达林为了权力进行五年计划,打算忍辱负重。

但是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条件,他们会保留中国持有的51%股份,但是将收回诺贝尔家族和沙皇家族持有的49%股份,这一点与中国没有关系,他们只是通知一下。

杨潮没有提出抗议,但是既然苏俄不老实了,没道理不给他们一点教训。

杨潮很快就找来了刚刚恢复自由没多久的张作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