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四十八节 抵押皇宫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四十八节 抵押皇宫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在巨额遣散费的作用下,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平静的解散了60多万沙皇骑士。

留下的30万人,都是杨潮的狂热支持者,比如朱开山那样的军官。

借助这些狂热的支持者,杨潮算是彻底控制了沙皇政权,虽然这个政权现在十分凄惨,伊尔库茨克加上周边地区,总人口加起来不过80万人,其中30万都是军人。

除去军人之外,伊尔库茨克就占据了20万人,胜于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周边的乡村,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俄罗斯农民。

而且即便躲过了这次战争的幸存者中,也绝大多数都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其中女人占了30万,老人占了10余万人,俄罗斯的未来,那些未成年的孩子,还不到10万人,作为一个民族,俄罗斯民族在西伯利亚几乎丧失了未来。

就这还是因为大量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逃到伊尔库茨克一带的原因,原本这里生活的本地人数量,甚至都不到30万,俄罗斯人不但失去了民族的未来,连本地化的社会关系,也彻彻底底的丧失了。

可即便只有这么点人,也不容易养活,让他们活下去没有问题,这里的土地足够养活这些人的,可问题是人不能光吃饱就行,他们还需要穿衣、住房,哪里有足够多的钱养活他们呢。

过去伊尔库茨克虽然是首都,可是在经济上,全靠西西伯利亚的资源在支持,现在石油没有了,铁矿、煤矿没有了,连劳动力都没有了。经济除了崩溃,就没有别的可能。

战争刚刚结束,就出现了大量吃不上饭的赤贫人群,过去从西西伯利亚等地逃来的难民,穿梭在伊尔库茨克的街头,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乡下种粮的农民,也因为男人大多战死,土地大量抛荒,很多老人小孩抛弃了农场,来到伊尔库茨克城中,祈求沙皇的庇护。

这种事是不幸,却也是奥丽嘉沙皇展现仁慈的时机,杨潮向她汇报了情况,陪伴奥利嘉一起会见了许多从各个乡村来城里情愿的农民团体代表。各个教区的神父代表,开始号召贵族募捐。

但这时候贵族一个个也没有余粮啊,像始终在伊尔库茨克生活的贵族还好点,他们还有大量的固定资产,那些从外地逃跑过来的,可真是一无所有,身上携带的现金资产,还不够他们挥霍的。让他们捐款,捐毛线啊。

奥利嘉陷入了困境。她只能再次求助杨潮,可是杨潮已经公开承认自己快破产了。

因此他有足够的理由推诿:“亲爱的,这次我也无能为力了。”

看到奥利嘉失望的神色,杨潮叹口气:“如果你愿意的话,或许只有一个办法了。”

奥利嘉升起希望般问道:“什么办法?”

杨潮叹道:“把贝加尔宫抵押出去吧。”

奥利嘉愣了半晌,要把宫殿抵押出去?历代沙皇都没有这么丢脸过。谁能想象沙皇会抵押克里姆林宫啊。

奥利嘉道:“为了那些可怜的百姓,也只能押出去了。那我们搬到哪里去?”

杨潮叹道:“我们还住在这里,抵押后,我们只需要支付利息罢了,我现在虽然没有足够的钱来救济百姓。但是支付利息的钱还是有的。过几年等我赚够钱了,在把咱的房子赎回来。”

杨潮说的如同后世一个负债累累的房奴夫妇,抵押自己的房子度日,寄希望日子好过了在赎回来。

可奥利嘉真是感受到了穷困破产的感情,黯然伤神,却又很坚定。

很快外界就爆出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沙皇夫妇为了救济不断涌入伊尔库茨克的难民,决定抵押他们的房产,并且已经跟各大金融财团磋商,希望得到一个公正的价格。

最后是摩根财团将沙皇的贝加尔宫收入囊中。

当然只是抵押品,摩根允许沙皇夫妇继续居住在这里,直到他们还不起利息之前。

可是在美国媒体看来,摩根又将一座艺术品收入囊中了,只可惜无法像老摩根以前那些藏品一样,可以带回美国,也有好事的媒体表示,只要摩根愿意,也是可以带回美国的,将所有的砖石拆走,原样在美国复建,摩根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这些媒体热炒的背后,却很少有人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摩根?

摩根只给了1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就将这座皇宫的资产,登记到了摩根银行的抵押品账册上,难道杨子银行团就没有这个能力。

杨潮跟人资产虽然消耗一空,可是杨子银行依然是世界第一大银行,仅仅持有的现金和债券就高达50亿两,加上他控股的其他银行的资本,超过百亿是不用质疑的,但为什么杨子银行没有出手。

偶尔有人把这当成杨潮破产的例证,但真正的银行界人士却很清楚,杨潮破产?开国际玩笑呢?

但为什么杨潮把这门生意交给了摩根?

因为必须是摩根。

除了杨子银行团之外,现在世界第二大银行是美国大通银行,是洛克菲勒的银行,主营存贷款业务,是世界第一大存款银行,比杨子银行还要大,因为杨子银行并不吸纳存款。

原本的世界第一大银行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没落了,战后的银行业霸主是华尔街的金融沙皇摩根,但这次经济危机摩根也被打倒了,跟政府结成同盟的洛克菲勒取而代之。

可摩根家族的元气未伤,受伤的是他们最重要的信用,因为他们被拆分了。

所以杨潮决定扶持摩根一把,不能让洛克菲勒在美国没有对手,那样他会感到寂寞的。

让摩根完成这笔一亿美元,并且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生意,对摩根的影响不是经济上的,因为1亿美元的生意罢了,对摩根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生意,真正的帮助恰恰是其他方面的,这会让全世界看到,摩根依然是有实力的,跟沙皇做这个1亿美元的生意,胜过跟美国普通资本金做一个10亿美元的声音,因为在影响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摩根是欣然接受,也接受了杨潮的好意。

于是在摩根美元的支持下,沙皇陛下终于有资金救助他的子民,就在大批难民饿死之前,伊尔库茨克街头大大小小的救助站建立起来,每个人都能够在这里得到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还能得到一张狭小但够住的小床,床上有一整套不算精美,但足够厚实,能在冬日让人不至于冻死的棉被。

这种事情杨潮当然不会错过,同样大肆宣传,这跟乌拉尔山对面的苏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边在饿死人,政府雇佣的流mang打手还要抢走老百姓的种粮,这边沙皇直接抵押了自己的皇宫来开设救助站,或许短期内还没有什么,因为全世界都不相信工业飞速发展的苏俄会出现大面积饿死人的事实,即便最悲观的人也只是认为饥荒只是小范围的,是因为灾害引起的。

但是当历史揭开他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政治那狰狞邪恶的本来面目,世人将会用道德审判罪恶和良知,一个带领苏俄走向超级大国的人会被贬斥为恶魔,一个带着俄罗斯帝国跌入深渊的傻白甜,将会被捧成圣徒。

其实都不用等将来了,当奥利嘉抵押皇宫,救助难民的行为被全世界知晓后,连不是一个派系的罗马教皇,都向远在东方的俄罗斯沙皇陛下表示了善意,教皇亲口认可,站在上帝子民的角度,奥利嘉女沙皇就是一个圣徒。

从此,圣徒沙皇的名气不期而走,广泛流传。

至此,杨潮也完成了在西伯利亚的政治事务,他打算回国了。

而且未来几年内都不打算回来,因为西伯利亚这里已经就这样了,没有在留下的必要,即便几年后这里恢复了,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情况,长期的萧条将会伴随这里,难民们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他们也顶多回到乡下继续种地,日后的沙皇领地里,只有农业会生存,工业、矿业和繁荣的商业,一去不复返了。

但这一切能怪到杨潮头上吗?

他只是幕后推动了一把,终极原因还是高尔察克那批民族分子不识相,不识相的民族分子,虽然也是爱国者,但他们只会祸害国家。

这样的爱国分子哪国都有,但能不能杜绝这类人掌权,注定了这些国家能不能成功。

日本人也有这样的人,美国黑船压迫了他们,日本人没有恨美国人的?

但日本精英没有让这些人掌权,只是引导他们将爱国精神投放到建设国家的道路上。

芬兰人被苏俄侵略,他们没有仇恨苏俄的人?

但芬兰人明智的选择了屈从,二战之后不但放弃了被苏俄侵占的领土,甚至拒绝了美帝的拉拢,连救助他们的马歇尔计划贷款都没要,反而跟苏俄签订了相关条约,而且顽强的偿还了给苏俄的战争赔款,借此展现了他们的民族尊严,最终他们在21世纪下半页,成为全世界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芬兰人距离中国太远,进入不了杨潮的视线,可是明智的日本人却近在咫尺,杨潮很乐意助推他们一把,让他们偶尔失控一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