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四十节 中美建交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四十节 中美建交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中国报纸扯出了老话题,那就是美国不废除排华法案,不对中国进行道歉,中国不可能跟美国恢复外交关系,而如果美国人废除了排华法案,向中国进行了道歉,那么中国人其实并不在乎跟美国人做生意,要知道跟中国做生意的国家多了去了,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还有瑞典、瑞士等等大大小小中国人分都分不清楚的洋人国家,多一个美国不多,少一个美国不少。

这就是中国之所以对美国态度冷淡的原因,因为这个国家在中国实在太没有存在感了,作为一个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他们距离中国太远,而且断绝外交关系太早,中国经济中早就没有了美国的力量,所以中国人觉得,美国对中国没有什么影响。

而美国对中国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可以说中国是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对美国刺激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仅仅一次偷袭珍珠港,那就是在美国伤口上洒下了一大把盐,没有时间的治愈,美国人很难忘记。

是中国通过偷袭珍珠港,第一次让美国感受到来自太平洋一侧的危险,是中国将美国赶出了菲律宾,让美国短暂的殖民历史嘎然终结,是中国在186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之后,第一次威胁到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所以两国间的互相观感是有很大的落差的,美国人在中国人的视野中,连世界前三都排不进去,至少在英法德之后,而在美国人眼中,中国恐怕会排在第二,仅次于英国。就好像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民间对日本的态度始终很热烈,而日本最看重的美国的态度一样。

这种情况注定,中国更容易接受跟美国建立关系,毕竟导致两国断交的夏威夷事件,中国不是吃亏的一方。

可是中国这种态度。却让美国很难办,因为中国提出的,依然是老态度,那就是美国废法,道歉,废除排华法案,对排华行为进行道歉。

前一条罗斯福知道是必须要废除的,但是后一条罗斯福却清楚,根本不可能做到。

以美国政府的名义。向中国进行道歉,美国政府还要不要脸了,美国虽然不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国家,没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但是国家情绪还是有的,道歉对美国人的感情伤害太严重了,让他们感到的屈辱不下于打输一次战争。

历史上,美国二战中就废除了排华法案。可是六十年之后等一代人都忘记了这件事的时候,才进行了道歉。就知道这种事情有多么麻烦了。

而这种麻烦的事情,却完全是没有任何实际利益的,完全是感情和尊严问题,却是完全无法用利益来衡量的,美国人为了利益,可以废除排华法案。但无法接受为了利益,放弃尊严。

于是谈判陷入了僵局。

这时候洛克菲勒的代表悄悄的抵达了西伯利亚,求见杨潮。

此前他们通过沙赫特已经摸清了杨潮的态度,知道杨潮对中美恢复关系是很积极的,只是中国政府对此好像不太关心。

米青政府确实不太关心。所以才老调重弹,拿出了中国历届政府坚持了十几年的态度,对米青而言,在这个问题上,她可以不赢得支持,但是至少不能迎来反对,她能再次当上总统,是杨潮大力支持的结果,但她更想做出自己的政绩。

第三次当选总统,让米青最动容的一件事是,她的家族祠堂中,终于正式写进了她的名字,不是随随便便加在直系,而是跟米家历史上最有地位的先人们并排在一起,这意味着她终于以女人的身份,赢得了她的地位。

这在中国宗族文化中多么难得外人和后世的人是很难想象的,谭延闿在辛亥革命之后,成了湖南的督军,掌控一省的生杀大权,可是因为他母亲是妾室,死后族中竟然不允许走正门出丧,是谭延闿爬在他母亲的棺材上,才让人从正门抬出了家,谭延闿还只是给母亲争取一个走正门出丧的权利,而米青是真正将名字写入了祠堂,以后千百年受到子孙祭祀的。

为此米青努力了一生,但她知道,这将是她最后一任总统了,杨潮不能接受终身总统,中国老百姓也不可能接受一个女人统治她们一辈子,所以一旦她提出总统不能连任两届,总共不能超过三届,在国会那些男人中绝对很容易通过,换成潘训去,可能还通不过呢。

既然是自己的最后一届,米青既想留下一些政治遗产,却也不想留下污点,所以她绝对不会犯********,绝对不能让国民感到屈辱,她宁可不跟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也绝对不能让老百姓认为政府让他们接受了耻辱。

美国人知道无法说动中国政府,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说服对中国政府有莫大影响力的杨潮了,起码杨潮跟容易说动一些。

“第一,美国政府不能不道歉,但是我接受你们推迟几年。但罗斯福必须以个人名义,立刻进行道歉,这是给中国人民的交代,我相信罗斯福先生能够理解。”

“第二,一旦中美建交,美国必须降低目前的通行税率,至少应该对中国商品进行特别关税。具体方式,我想我们两国之间,可以互相给与对方最惠国待遇。”

“第三,我们两国一旦建交,必须联合宣布一项保护双方的贸易、投资利益的宣言。像以前那样互相排斥,互相伤害是再也不要发生了。”

杨潮说的大义凛然,殊不知,当年之所以排美,最重要的就是他觉得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太强了,中国几千家大型美国工业企业,他要想办法赶出去,但今时不同往日,杨潮现在不但不担心美国的经济威胁,相反,他还想向美国进行经济渗透呢,所以保护双方的私人资产十分必要。

至于什么道歉,什么降税,那不过是次要的。

洛克菲勒的代表认为杨潮的建议是有建设性的,至于罗斯福本人道歉,那损害的是罗斯福本人的政治声望,跟洛克菲勒有半毛钱关系,反正罗斯福自认是一个对国家负责人的政治家,那就让他牺牲一下吧。

接着杨潮将自己的态度密电给了米青,尽管如此一来米青难免会被一些人责难,但她是靠着杨潮才能当上这个总统的,她不能拒绝,另外她也相信杨潮不会让她太难做,罗斯福私人道歉虽然并不正规,但总算有一个态度,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对她声誉的损害可以降低到最低点。

在幕后高层干涉下,谈判很快就取得进展。

进展最大的推动力,是罗斯福真的道歉了。

“虽然这很难让人接受,但是以上帝的名义,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当年的排华法案,确实是一个错误,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侮辱,是对美国宪法精神的亵渎。我要求国会正式对中国进行正式道歉。”

罗斯福在国会演讲,这次没有得到支持,国会否决他的提案。

接着罗斯福召开新闻发布会,表达了对国会的失望,表示这是一种狭隘的种族观念,人生而平等,这是伟大的美国精神。

于是他以个人名义,向曾经和至今依然受到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歉,表示这是每一个美国人都应该做的,是这是一个伟大民族自我反省的必然行动。

罗斯福打着高大上的旗帜,将自己装扮成了一个伟大的道德标兵,强调是出于道德才让他做出道歉的举动。

可这货真有道德可言吗?

二战中他同样大打道德牌,将美国一步步推入战争,可是呢,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稳定美国货币,他推出了白银法案,补贴美国白银生产者,在全世界收购白银增加储备,结果大大提高了银价,造成了民国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崩溃,宋子文不得不主持中国脱离了银本位,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农村破产,房价暴跌,工业猥琐。

美国******远东司司长报告罗斯福说,“我们收购白银快要把中国人的血抽干了”,罗斯福对此的表态是,危机可以促进中国自强,以免他们总是依靠欧洲人,依靠日本人。

这是多么无耻的政客言论,摧毁中国经济,是为了让中国自强?

但就是这么无耻的政客,却往往才是真正的政治精英,理想主义者在政治中是无法生存的。

罗斯福将自己打扮成道德标兵,以个人名义对中国进行道歉的行为,让他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小,当然损失同样很大,有些不合时宜的国会议员为此甚至向他发动了不信任案,可惜的是,没有通过。

中国政府立刻表达了对罗斯福道歉的认可,立刻就签订了关于恢复中美外交、贸易等关系的一系列条约。

这些条约送回两国国内互相签字完成换约,两国就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

可此事引起的波澜却没有这么容易结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