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三十三节 尼古拉之死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三十三节 尼古拉之死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第300票。

————————————

梁启超还是妥协了,因为他实在不敢想象公屋公司在他手里破产是个什么后果,公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一旦破产倒闭,他梁启超岂不是千古罪人,至于给富豪建房子一事,最多是他名声受亏,委屈一下而已。

于是他决定要盖豪宅了,就按照杨潮的建议,盖高层,20层以上的高层,一层一套豪宅,一层一层的卖。

但现在这时候,哪里都缺钱,盖豪宅的钱去哪里找呢?

梁启超想到找杨潮借钱,最后没张开嘴,发行债券的话,目前这市面,可没人敢买公屋的债券啊。

杨潮还是从其他银行家哪里听到梁启超的难处的,于是给他写了一个方子,预付款。

让富豪先付钱,然后给他们看房子模型,顺便征求征求他们的意见,按照他们的意见,私人订制。

百万级别的豪宅不是每个富豪都能承担的,但是十万级别的豪宅,能够承担的富豪就呈几何级上升了,尤其是在上海,有大把这样的富豪存在,不敢说有一万,起码有一千。

见到杨潮写的信,确切的说,简直就是一份计划书,梁启超欣然接受,暗叹还是杨潮挣钱的本事大。

他立刻聘请了上海最著名的设计公司马海洋行帮他做设计,然后拿着设计图就去找一些有关系的富豪了。

结果第一栋豪宅几天之内就卖出去了,设计28层,总造价在500万两左右,最后光顶层就卖了300万,顶层带楼顶花园,俯瞰大上海的名头。即便是顶级富豪,也很难拒绝,因此甚至愿意用地面独栋豪宅的价格购买。

剩下那27层,最底层只卖出去了30万,但均价也在50万左右,一栋楼就卖出去了1650万两巨款。让梁启超当即就有些神情恍惚,他第一次见识到了房地产的暴利。

杨潮可没空始终盯着梁启超的生意,他跟梁启超会面之后第二天,就约见了上海几十家大企业主。

有生产自行车的,生产收音机的等等。

上海自行车出现很早,同治年间洋人就带来了几辆自行车在上海出售,光绪年间英国怡和央行、德国禅臣、法国礼康等洋行已经开始向上海批量引进自行车及零件了,那时候上海已经有几千辆自行车,这些零件是用于维修的。

很快中国人也加入了这个行业。上海人诸同生从摆摊修理马车、人力车开始,后来开办同昌车行,喀什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到了清末,上海已经有大大小小七八家自行车行,到现在有规模的自行车行已经有二十多家,其中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是其中的佼佼者。

杨潮在山东开办了自行车厂,引入意大利、法国资本和技术,更是大大的助推了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上海这些自行车行大多都从山东进货,赚到了丰厚的利润。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山东大量洋人工厂开始抛售资产,自行车厂也在上海上市,上海这些自行车行近水楼台,纷纷买入自行车厂的股份,等到了战争结束后。山东法意自行车厂已经被这些自行车行控股了。

大繁荣时期,中国人也自行创办了许多自行车厂,天津、上海都有好几家,不过规模都不大,繁荣时期还能赚一点钱。经济危机爆发后,大多都破产了,倒是山东法意自行车厂,因为有上海这些自行车行撑着,活了下来。

所以杨潮跟这些车行一说政策,他们简直是欣喜若狂,立刻就接受了由政府补贴一半价格,然后他们降价一半,同时努力扩大生产的建议。

但是收音机行业就差强人意了。

收音机工业比自行车落后的多,真正建厂生产收音机的,只有亚美好中雍两家公司,而且主要产品还是老旧的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品产不多,销路也不好。

但不代表中国收音机少,相反中国收音机拥有量大概排在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位,当然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多,总计在百万台左右。

这百万台是一个恐怖的规模,足以支撑一个收音机工业了,但可惜的是,中国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让这个行业受到外来冲击很大,目前中国最大的收音机进口国是日本,第二是荷兰。

日本的收音机质量不行,但胜在便宜。这个时代其实最好的收音机是美国人制造的,但是中国没有经济关系,上海有些走私的美国电子管5灯、7灯收音机,价格动辄百两甚至三百两,比汽车都昂贵,而日本的收音机价格还不到10两银子,所以日本收音机大量倾销中国市场。

除了日本收音机之外,荷兰飞利浦是第二大进口品牌,飞利浦收音机的质量不比美国收音机差,因此牢牢占据了高档品的最大份额。其他还有英国、法国等国的收音机,市场份额都不大。

当然中国也有规模较大的收音机企业,比如什么东西都想生产的西门子,既然这个市场赚钱,他们没道理不建厂生产。

正是这一个个洋品牌,让亚美等公司在夹缝中生存,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当然主要还是自身技术实力不够强,亚美公司的收音机,目前尚不能自行生产电子管,要么进口日本的低端电子管,要么高价采购西门子的配件。如此一来,就更不可能跟日本和西门子竞争了。

虽然西门子是在中国设厂生产的,但是杨潮更愿意支持亚美这些中国本土品牌,现在无法生产收音机,将来就无法生产电视机,总靠洋品牌那怎么行,在中国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领域,比如成套发电设备领域,杨潮不介意用资本控制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巨头,可是在中国能够生产的领域,杨潮自然是要支持国产品牌的。

通过跟他们深切沟通,最后决定帮他们引进完整的生产线,包括引入一条电子管生产线,同时引进几台国际知名的收音机专利进行生产,经过挑选,亚美选择了德国纳粹推行的那款国民机v310,这是纳粹专门设计出来的,每家都必须有一台,因为这款收音机频率固定,只能收听纳粹的电台,是他们用来给德国人洗脑的最重要工具。

不过亚美他们就不用固定频率了,只是这种3灯收音机也不可能收听到太远的电波,他们看重的是这款收音机简洁、经典,最重要的是价格低,他们打算用来满足上海本地市场,先将洋品牌赶出上海,在向其他地方渗透。

杨潮不干涉他们的经营,只提供政策,让他们自己去市场的红海之中打拼去。

还用菜刀、剪刀,找的是杭州的张小泉,这个明代就开始出名的老字号,现在已经开始工厂化生产了,是中国第一大剪刀、菜刀厂商,张小泉家族答应按照政府的方法办,他们愿意提高产量,同时降低一半的价格。

接着跟玻璃厂、灯泡厂沟通,纷纷达成了相关补贴协议,让可以大量制造的工业消费品,暂时抢夺猪肉的市场,给农村生猪扩大生产一个缓冲的空间。

当然不可能完全遏制猪肉价格的上涨,但起码会比以前抢夺了,前些天那种一天一个价的行情是不敢再有了,引导的豆油、菜油,蔬菜价格普遍涨价,还是让人很忧虑的。

本来他还想跟日本领事会晤,交换一下最近日本局势问题。

日本的法西斯化越来越严重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中国打败日本之后,确实清除了一大批长州藩的军国主义军官,可却造成一大批其他地方的年轻军官崛起,这些年轻的中下层军官,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尤为强烈,又是在明治维新时代的氛围下教育出来的,可以说,他们跟后世那个被美帝控制的日本人不是一代人,他们的成长时代其实恰恰是日本飞速崛起的时代。

但是日本崛起的势头,突然被杨潮一棒子打了下去,这一棒子打掉了日本的国运,却没打掉年轻军官心中的军国思想。

这种思想在日本已经酝酿了十几年,军队中出现了两派势力,一派是皇道派,一派是统制派,两派理念不合,但都打着效忠天皇改革国家,都是法西斯式的军国组织,皇道派属于激进主义,统制派属于保守主义,但只是相对的,两派其实都很激进。

经济危机给这些军国组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日本老百姓对穷奢极欲的财阀极为不满,农村日益窘况的中小地主阶层,跟军队中的军人,都很受法西斯式思想影响,从去年开始,他们组建了一个血盟团的联盟,刺杀了犬养毅这样的政客,三井这样的财阀当家人等等,惹的日本一片腥风血雨。

所以杨潮认为此时跟日本人交换一下看法,是很有必要的,杨潮要的是一个受控制的日本,为此他不介意日本成为一个工业发达国家,但是绝对不能接受一个不受控制的法西斯日本在向中国挑战。

可是还没来得及见日本领事,杨潮就不得不离开上海,离开中国了。

因为西伯利亚出事了,不是苏俄的军事威胁,而是尼古拉大公死了。

沙皇政权群龙无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