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三十一节 消费结构调整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三十一节 消费结构调整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笑了:“现在提高利率,也不会让老百姓把买菜的钱存银行里,却能让本该想去投资的人把资金暂时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所以问题不是那些用于扩大生产的资金多了,而是用来消费的钱多了。”

行政干预提高工资,就等于一时间给所有人发钱,发钱自然是去花的,可市场上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买,所以造成了通胀。

张家傲点点头,这些他都清楚,可是银行能利用的金融工具,不外乎提高利率,其他的他就实在没有办法了,战争期间各国倒是可以通过冻结物价的方式来平抑通胀,可是他不想那么做,在他看来,那就是银行,尤其是央行的失败。

而且战争期间,限制物价也是有配套措施的,比如同时进行限购,施行所谓的配给制,但那种制度对经济的危害更大,崇尚自由经济的张家傲更不愿意看到。

杨潮继续道:“所以说,我们得采取更细致的策略,不能一味的提高利率。也就是说要将老百姓买葱姜蒜肉食的钱收紧,而不是让纺织厂不纺织了,让面粉厂不磨面了,那样只能加剧通胀。”

杨潮说完,看着众人。

很多人都点点头,可是听的多,说的少。

执掌杨子银行的陈光甫说道:“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积极推动小额存款业务。比如给小额存款优惠的利率。”

这是一个办法,但未必能起到效果。

杨潮摇头:“短期内也许有用。但绝对长不了,小额存款利率高的话,大额资金肯定会想方设法分拆存款的,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我们可不能让猪肉价格把整体价格都带起来,现在猪肉价格都涨了一倍。从过去的2钱银子一斤,涨到了4钱了。可是如何让老百姓不买肉呢?现在手里有闲钱的人多了,还都觉得工作稳定,反正有国家管着,别的地方找不到活儿,还能去国家复兴开发公署。当国家雇员,所以敢放心大胆的消费。因此消费短期内是限制不住的,也没有必要限制。可如果能够引导呢?”

杨潮认为,消费无法限制,那就只能引导,引导大家去买那些价格变化不敏感的产品,买那些供应充足的产品。

杨潮这么一说,很多人就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买房。有的说买车。

很难想象房子和车子,能跟猪肉争抢市场,这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产品好不好。

“收音机?”

“自行车?”

总算有些靠谱的了。

收音机和自行车的价格较低,虽然跟猪肉不是同类产品,可如果能够鼓动老百姓手细一点,攒钱买这些东西,那么还有可能让老百姓少吃几顿肉。

但这不是你说说,老百姓就会买了。你得鼓励,得让他们感觉到现在买最划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至于自行车和收音机的价格会不会涨?工业品的价格涨势相对更容易控制一点。

原因很简单,生产工业品只要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是看得见的,而农产的增产,那不是一句话的事,养一头猪没有半年时间根本就出不来。而生产自行车,相关企业加几个班就能将生产力在不增加机器的情况下翻一倍。

从长久来看,工业品价格总是越来越低的,而农产的降价空间却不大,所以引导老百姓去购买工业品。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甚至是唯一的办法。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多找找类似自行车、收音机之类的产品,价格不算太高,老百姓省点钱能买的起,可以将他们的消费目标从猪肉等农产品暂时转移一下。等猪肉生产上来了,那时候他们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

集思广益,这些银行家,还是很精明的,很快就想到了很多消费品。

什么钟表了,剪刀了,台灯了,镜子了之类的。

“够了,够了!”

看到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后,杨潮抬手制止,这只是一个思路,不是考虑具体问题的时候。

“自行车、收音机、座钟手表、电灯泡、梳妆镜子、剪刀菜刀、桌椅板凳,差不多了,大致我们挑选出十个左右大家都需要的产品,而且原料来源丰富,不至于推高原材料价格,又能切实提高百姓生活的产品,引导大家去消费。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让老百姓去消费?”

所有人又沉默了,他们没有相关经验。

“要不,分期付款?”

有人犹豫道。

作为银行家,分期付款他们当然知道,美国人都玩嗨了的手段,可以说,美国20年代的大繁荣,就是分期付款提前消费带动起来的,不然哪有那么多美国人买得起车,还不是银行给他们的贷款。

分期付款方式在中国也出现了,不过还没有流行起来,因为杨子银行团没有加入这个行列,杨子银行团涵盖50多家大银行、大钱庄,分属30个家族所有,十分紧密,步调一致,而且全都将网络扩张到了全国,掌握了大量的资金,他们不投入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在中国就做不到。

杨潮摇头:“分期付款用来促进汽车、住房的消费还可以。但现在是要将葱姜蒜肉的钱引导到其他消费领域,自行车那些小件还用不着分期付款。我的建议是补贴,给这些企业补贴,要求他们段时间内将价格降低一半,然后一个月后提高三分之一,三个月后提高三分之二,让大家感觉到越晚买这些东西,就越不划算,所以短期内生下其他消费,去购买这些东西。”

“好方法。”

“杨大人圣明。”

“听君一席话——”

杨潮又抬手制止众人的马屁。

“但是,我们银行家的朋友能做什么呢?”

这才是杨潮跟这些人谈的原因,补贴生产企业,促进消费,政府直接就做了。

但是众人又不说话了,他们不知道杨潮的想法,不敢乱说。

杨潮心中暗叹,他想启发这些人,却改变不了他们主动性差,当然更因为在自己面前有些放不开的原因。

所幸不跟他们解释了,直接要求:“我希望我们银行界的朋友,能够配合政府的政策,我们会对自行车、收音机等行业进行短期补贴,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可以想象,这些行业在这一年时间内市场会非常不错。可同样要面临一个产品不足的问题,我希望银行界的朋友,能在这时候给这些企业贷款,让他们大胆扩大生产。”

众人都表示一定支持,不仅仅是因为配合政府,他们也能想象,如果政府补贴这些行业的话,这些行业肯定会迎来发展的契机,他们贷款也就有稳定的回报,说到底是做生意的,还得赚钱。说起来,他们最近都赚了不少钱了,承销债券利润尚可,可单靠这个维系,也不是长久之计,很多人都开始怀念大繁荣时期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的时候了。

只是张家傲还是有些沉闷,因为好像跟他们什么关系都没有。

张家傲还是很专业的,在他的努力下,虽然黄金储备的慢慢降低,虽然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可是纸币始终维持了含金量,不至于像欧美国家那样,难以维持金本位,这就是他最大的工作成绩。

杨潮对张家傲道:“张行长,央行虽然不可能直接去给企业放款,但是你们也可以提供一款产品啊,用来吸纳老百姓手里的菜金。”

张家傲一动,到底是专业人士,马上就想到了。

“您的意思是说发小额债券?”

杨潮点点头:“发小额债券,就以国家复兴开发公署的名义发,就叫复兴债券。刚好让他们将发下去的工资直接收上来一部分。同样可以发其他门类多样的小额债券,什么爱国债券,教育债券等等。只要能引起老百姓的心里共鸣,告诉他们省下一顿肉钱,买一张债券,帮国家度过难关,让孩子有学上。所以有个一两,二两的面额就行,人人都能买得起。不妨将分销费提高一些,发到那些杂货铺,甚至直接送到菜市场让菜贩子代销。”

打着复兴,爱国的名义,目的就是从老百姓嘴里扣出他们吃菜、吃肉的钱,张家傲听着怎么都别扭,但他承认这是一个好办法。

一个个银行家们讨论的热切,各自抒发着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自行车行业贷款肯定是好生意,有的更看好钟表业,有的觉得刀具行业是必需品,肯定最把稳,至于他们说的是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还是在误导别人,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如果能将消费暂时引导到工业品,不需要多久,只需要一年,这段时间农产品市场好,农民肯定扩大了生产,只是农业生产没有工业生产增产那么快,有一个生产周期,所以还没有新产品投入市场。

因此只要调整一年,基本上就不用担心了。

到时候农产品丰富,工业生产也扩张起来,但靠这些还不足以推动经济全面复苏。

真正能带动整个经济复苏的,说到底还得靠房子和车子这样的大件消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