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一十四节 国家效率大局(1)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一十四节 国家效率大局(1)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第30票。

————————————

廉价的石油,是经济最澎湃的动力。

所以后世的美帝想方设法都要控制住世界石油定价权。

这掌握了动力,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运转。

杨潮现在还没有控制全球石油生产的能力,但是积极介入的时机已经到了,而且是二战之前最好的一次时机,大危机带来的时机。

每一次危机,不管是战争引起的,还是经济引起的,都是一次改变世界格局的机会,抓住了飞起来,抓不住继续沉沦。

利用一次世界大战,建立强大的基础经济,这个战略大局杨潮已经完成了,现在是为二战布局期间,他需要更强大的经济基础,那就需要更廉价的动力支持。

石油是一种,另外一种是电力。

内燃机和电力的应用,之所以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正是因为他们提供了比煤炭更低廉,更方便的动力,根本原理还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增长的动因其实就是效率的提高,是用机器代替人力,是用更高级的管理,代替粗放的管理。

管理是软实力,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不断的改良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更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但是技术却是能够短期内提高的。

杨潮跟小洛克菲勒会晤结束之后,立刻就回到了上海,要接见其他一些客人,开始其他布局。

第一个客人,山西阎锡山。

阎锡山拜访杨潮,是想要复苏山西经济。

山西之前的经济,是以票号金融和商业。加上山西煤炭出口为基础。

可是大危机让煤炭滞销,山西经济顿时就给打断了一条腿,那些票号也陷入困顿,虽然不至于破产,可是利润大大削减了。

商业呢,也在萎缩。导致这几年山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

因此阎锡山将目标对上了其他方面,经过考察,他认定山西有发展煤化工的巨大优势,此前中国的煤化工一直在山东,是拜耳、巴斯夫等德国化工巨头兴建的公司,这些公司中,都有杨潮大量的股份,甚至可以说是控股的,没有杨潮同意。这些公司都不能去山西投资,哪怕阎锡山提供了最优惠的待遇,他们也做不了主,其实还是不想投资,大危机期间,他们自己的产能都不敢保证找到销路,谁敢去开建新的工厂。

可是阎锡山看到的是煤化工的巨额利润,可比光采煤赚太多了。阎锡山精打细算惯了,他发现山东的煤炭根本无法供应这些化工巨头的消耗。他们很多都是购买山西的优质煤炭,来进行加工之后,要么出口国外,要么继续深加工成其他产品,比如化肥等。

看到山西低廉的煤炭,经过这些工厂的技术加工之后。赚取巨额利润,阎锡山就感觉好像他的钱被偷了一样,可是这几年要见杨潮一面可太难了,总算找到了机会,听说杨潮回到了上海。他立刻就赶来了,却得知杨潮去日本了。

阎锡山这次是铁定要跟杨潮把事情办了的,所以他等,死等,不见到杨潮,他就不走。

“阎大省长,幸会幸会。”

对于这个老西,杨潮还是颇有好感的,因为他得民心。

能在山西稳坐省长40多年,如果说是靠玩弄政治手段,那就太侮辱观众的智商了。

老实说阎锡山把山西打造的,是仅次于山东东北和上海广东的第四大经济强省,仅凭这一点就得认同他的能力,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经营的更好,工业领域仅次于东北,金融领域仅次于上海,教育领域仅次于北京,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发展,太原兵工厂位列中国三大兵工厂之一,那可不是吹牛吹来的。

这个时代,山西发展的更好,阎锡山在这个内陆省份,大力修建铁路,山西是除了山东之外,第二个县县通铁路的省份。

铁路通了,物资就能运出来了,借助这些年经济形势大好,中国崛起的势头,山西也大大发展起来。

所以,虽然阎锡山这人手脚不是那么干净,多次爆出有各种内幕交易,比如给亲友谋福利,甚至他爹都经营票号发了大财,可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连任省长,正是得到了山西老百姓的支持。

老百姓的孩子可以上的了学,还能得到免费的午餐,老百姓家的破房子阎锡山给换成了砖瓦房,老百姓凭什么不支持阎锡山呢?历史上,新中国都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了,山西还有怀念阎锡山的老人,因为他们觉得那时候日子过得更好。

所以李富安一次又一次重点调查阎锡山,抓了阎锡山几个亲戚,却始终无法搬到这个官场不倒翁。

“杨大人,抬举了,抬举了。”

阎锡山腰弯的很低,态度十分谦卑。

自从当年支持了袁世凯后,他就被同盟会视作叛徒,这些年始终无法洗白,所以袁世凯后,他就投靠了杨潮,在各项政治上坚决支持杨潮,所以自认是杨潮的同盟者,杨潮也应该卖他一个人情。

但杨潮以前始终不肯去山西投资化工厂,以前也就算了,但是这次阎锡山决不答应,他必须给山西趟出一条新路,否则山西人在过现在这种苦日子,他这省长就真的该退休了,没有被李富安那个祸害给轰下去,最后被山西乡亲给撵下台,他阎锡山这老脸还要不要了。

“老阎太谦虚了。你我和分彼此啊。”

杨潮笑道。

阎锡山打蛇顺杆上,立刻就到:“俺说错话,该罚该罚!”

杨潮笑道:“罚,必须罚啊。略备酒席,阎大省长赏光。”

话说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跟阎锡山吃饭,因为这货得罪了同盟会,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西就不出来,身边始终有庞大的警卫保护,他也太清楚同盟会的做派了,怕被暗杀,当然也有可能是怕被北京的政治势力扣押,袁世凯的名声可不好。

酒席上,阎锡山一个劲的哭诉山西百姓如何如何困苦了,山西那地方如何如何穷困了,说道最后是真的哭了,痛哭流涕。

戏演到这份上,杨潮不劝劝,可就脱戏了。

于是立刻叹道:“山西贫瘠,但却是赋税大省,自明季既如此,仅次于苏松啊。”

明代山西赋税排名第二,仅次于包括苏松一带在内的江南,当然靠的不是田亩的产出,而是富甲天下的盐商收入。

阎锡山再哭道:“惭愧啊惭愧,俺老阎惭愧万分,明季山西赋税天下第二,可到如今。比不上山东也就罢了,比不上东北也情有可原,比不过上海,比不过江苏,比不过广东,连四川都比不过,是在惭愧啊。山西难,可再难,能难过蜀道去?”

一口山西话,绕的杨潮也是头大,这货提到四川,可就真的是胡扯了,四川是有蜀道,可是四川也有长江,长江水运加上川汉铁路,四川的交通未必就比山西差,而四川现在的人口都快8000万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山西凭什么比?

杨潮笑道:“山西赋税虽然比不上四川,但是四川可有三个山西大,这不算输。”

平均的话,山西人均可是四川的近两倍,没有跟重庆分家的四川,现在在中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省。

阎锡山不听,继续借酒发疯:“杨大人啊,您可得帮帮山西父老啊,山西人前世不休,碰到了俺老阎,要是碰到杨大人您啊,早就不过和苦日子了。俺老阎代山西父老求您了,俺跟您下跪!磕头!”

说着阎锡山就要磕头,这货玩起了无赖,他把自己当张作霖了。

杨潮却不能当袁世凯,忙拉起他。

“老阎,有困难就说,我还能不帮你?”

得到这话,阎锡山也不哭了,也不醉了。

立马正色道:“俺老阎都跟拜耳那些德国人说好了,只要您同意,就去俺山西投资。杨大人您可不能看着山西父老饿死啊,山西父老对杨大人那可是敬爱若神明啊。俺老阎就是第一个。”

杨潮哈哈笑了起来。

不让拜耳等公司去山西投资,这是杨潮专门叮嘱的,原因很简单,山西是一个内陆,化工是重污染企业,在山东可以直接排到大海去,在山西根本排不出去,而且那一带表里河山,污染集聚起来,连空气都很难流通,最后变成酸雨降下来。

但是这些理由阎锡山会听吗,山西人会听吗。

杨潮叹道:“不是我不让他们去山西投资,而是那些工厂都有污染,山西是内陆,污染是贻害子孙的。”

杨潮解释一番,听不听就看阎锡山自己了。

阎锡山果然皱眉,再次装醉哭诉:“杨大人啊,不靠海,不是山西父老的罪过啊,不靠海就活该饿死吗!”

又哭又闹。

杨潮叹道:“你自己选吧,你愿意让他们去,就让他们去,我这里没有意见,我会给拜耳他们打电话的,你直接去找他们就行。”

阎锡山没有说话,直接趴到桌上,呼呼声响了起来,睡,当然是装的。

杨潮苦笑了一下,离席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