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七十三节 合作的原因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七十三节 合作的原因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跟汉森的会谈很愉快。

双方都对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欢迎,杨潮欢迎瑞典企业来中国投资,汉森也欢迎中国资本到瑞典投资,双方很快达成了一些意向,瑞典在中国投资生产高端精密机械制品,和一座电焊机械工厂,中国在瑞典投资一座大型造船厂和汽车工厂。

之后杨潮对瑞典社民党的执政表达了极为乐观的态度,从瑞典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出发,认为瑞典人作为北欧海盗的后代,始终拥有比较强的军事文化,这种军事文化给瑞典人民带去了极高的组织能力。

同时瑞典坚持自由贸易,让瑞典的经济效率始终很高,不至于僵化。

再有瑞典的资源丰富,拥有欧洲最为丰富的优良铁矿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一整套机械加工技术和产业,比如电焊技术其实就是瑞典人发明的,他们率先在造船业应用了电焊技术。

瑞典工人的组织程度高,早在1880年代,就已经建立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同时雇主也在1902年左右,组建了全国性的雇主组织,全民高度的政治参与度,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组织,于是谈判能力强,保护自己的能力也强,有助于瑞典各阶层的正确博弈,不至于出现兵戎相见的场面。

杨潮高度赞扬了瑞典人的温和态度,又感叹了苏俄已经出现的各种严酷情况,比如史达林对布哈林、托妞等派别的大清洗政策,对富农阶层的暴力消灭政策,对资本阶层的清除,并且预言了他们的政治形态会继续严酷下去。

但并没有一味的批评,而是站在理性的态度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寻求例证。

杨潮告诉汉森,中国拥有悠久的改朝换代历史,往往是保留了前代社会精英的变革,就越是温和,以残暴著称的秦代,其实远没有后世某些朝代残酷。秦始皇终其一生没有发动政治清算,也没大杀功臣。唐代虽然是鲜卑出身的李家掌权,却能用博大的胸怀接纳其他民族的精英,最后得到了全民的拥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崇高。宋代赵氏杯酒释兵权,社会始终保持了温和的特性。

反观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汉朝,在建国初期政治形态极其严酷,刘邦几乎将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个遍。反抗元朝统治建立的明朝,先后杀掉的功臣和其家族超过百万人。

究其原因。是因为汉、明两代是将整个社会制度大乱重新建立,等于是在无序状态下重建秩序,因此要经历很长的阵痛;而唐代是前代贵族建立,宋代赵氏家族也是几代官宦人家,他们都拥有传统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秩序传承。

动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非洲草原上的狼群、狮群等群体性动物,其实并不嗜杀,等捕猎到满足生存的食物后。他们并不会盲目的屠杀,因为在草原自然状态下生存的野兽虽有新老兽王的交替。但生活习性却始终保留了下来;而澳洲的野狗在白人农场主大量介入后,突然变得残忍好杀,有时候会将整群整群的羊钥匙。而在澳洲土人时代,澳洲野狗也只是捕杀满足生存的食物,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是因为白人农场主用毒。毒死了很多狗群首领,导致了野狗狗群失去了秩序的传承,就好像人类社会拥有丰富生活经历的老人阶层的缺失,过于年轻化后就显得盲目和激进。

连狗都如此,更何况人。苏俄清算了沙皇时代的官员、贵族、资本家、地主甚至富农,社会的整个精英阶层被消灭,执政者完全没有经验,难免会犯各种错误。

这就是整个社会阶层年轻、激进和毫无经验,但却自以为自己成熟、稳重和懂的真理,于是做事情为所欲为,不知进退,不顾后果,如同失去了首领领导的澳洲狗群一般。

杨潮的旁征博引,跟汉森聊的很投机,虽然汉森最后也不是完全认同杨潮的理论,作为一个工人党派的领袖,他本人对苏俄还是有一种崇高的敬重感的,毕竟现在瑞典模式才刚刚开始,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正在走上一条独特的道路,因此对自己的前路还没有概念,反而对苏俄能够让工人当家的成果感到欢欣鼓舞。

汉森本人,出身于小店员,可以说是十分纯粹的无产jie级雇工,本人也没有受到过系统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水平,可是瑞典社会没有苏俄那么固化,接近西欧工业中心,又坚持自由经济,工业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相当高,汉森通过努力,参与创建青年联盟,担任报纸主编,一步一步奠定他的社会阶层。

当汉森开始执政的时候,他已经是社会的中高层了,因此他的世界观比较温和,当28年他们竞选失败之后,汉森决定改革,提出要建立人民的党,建立人民之家,表示“如果瑞典社会要成为他的公民的好家庭,就必须废除jie级差别,发展社会照顾,实行经济平等,以及经济和社会的min主…”,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政策,和开始讲究和解、合作的方略,他们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跟农民结盟,并且得到资产jie级的理解,于是32年,当经济危机深重之后,他们大获全胜,终于赢得了执政的地位。

可汉森此时的立场,还没有跟苏俄站在对立面,就像英国工党都认为他们跟苏俄是一样的组织,在工党当政之后,英国才承认的苏俄的合法地位,汉森也跟英国工党一样,认为苏俄是领先的,是革命的,是进步的,直到苏俄开始批评他们温和的做法不革命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思考自己的道路,才开始真正的走上不同的道路。

杨潮对这些东西其实不感冒,在他看来,无论什么社会制度,其实最大的作用第一项永远是稳定。更进一步则是提供社会服务,纵观历史,无论什么社会,只要能维持30年的和平稳定,并且提供了全民教育这样的社会服务,那么30年足够他们跟上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点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做到了。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的做到,所以历史上往往有很多次盛世,每每都出现在一个朝代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因为王朝新立,新的制度建立,保持了几十年的稳定,于是自然而然的经济繁荣,人口激增,成为盛世。

但到了现代。中国古代统治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工业化时代的要求,所以革新是必须的,至于革新成什么样,是学习日本还是学习美国还是学习英国还是学习德国还是学习苏俄,在根本上其实没什么区别,只要解决了长期的和平稳定和工业化社会需要的受教育人口,那么国家就能发展起来。改开就是最佳的案例,而始终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巴西和印度则是失败的案例。

现在的中国。已经解决了义务教育问题,而且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已经培养出了一代人,只要在坚持一二十年,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是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组成,那么整个社会的竞争力将达到世界中级水平。精英肯定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样整个社会也就步入了世界一流。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来自稳定。

跟汉森友好交流之后,跟一起到来的丹麦代表也交流了一番。丹麦这个国家也跟瑞典一样,工业化时期比较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等到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之后,他们才开始工业革命。倒不是说他们落后时代,技术是没有国界的,英国人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早就传入了丹麦,只是工业革命不是引入一两种技术,而是社会经济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剧烈的经济变革,变革的唯一目的就是适应工业社会。

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一般只有一个国家在进行工业革命,因为当这个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该国竞争力最高,该国的生产力更强,在他们完成工业革命之前,其他国家不可能有机会,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期间,导致西北欧地区英国的效率最高,人才、资本都涌向英国其他国家不可能有机会,连荷兰这样的资本富裕国家都不行,更何况丹麦。

等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技术革命就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第一波是法国、德国这样的大国,第二波才轮到丹麦、瑞典这些北欧国家。

跟瑞典一样,丹麦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完成了义务教育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制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于是当工业革命到来之后,发展十分平稳、快速。

而且这种自然而然发生的工业革命,往往是资本自动促进,因此工业化发展往往跟本国国情十分贴合,就像瑞典紧紧围绕他们丰富的优质铁矿资源,发展出了机械制造、造船业等产业,丹麦则根据他们良好的农业条件,工业革命集中在食品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上面。

丹麦地形平坦,降雨适中,因此农业发达,三分之二的农业产出用来出口,因此他们的工业就围绕着食品加工业,是欧洲最主要的黄油(原料是牛油),猪肉,皮革,他们是欧洲最大的皮革加工中心,每年上千万张皮革出口。

就像铁矿、机械制品和造船业就足以支撑瑞典这样的小国完成工业化一样,食品加工和皮革产业就足以支撑起丹麦的工业化。

同样这样的小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依靠自己积累工业化资金,不可能依靠自己解决市场问题,所以往往都坚持自由贸易,所以对中国这样有巨大市场的国家十分依赖,丹麦跟杨潮友好的交流一番后,非常欢迎中国跟丹麦贸易,欢迎中国到丹麦投资,尤其是提出了希望杨潮在丹麦开办医药工业,他们认为丹麦丰富的粮食产出,正合适用来做以玉米等淀粉为原料的青霉素生产。

杨潮满口答应要在丹麦建设一座全欧洲最大的青霉素加工厂,用来生产满足整个欧洲需求的青霉素,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至少在1000万美元以上,因此丹麦政府十分欣喜。

可是有人很不理解,杨潮似乎对北欧国家太过青睐,跟这些国家的合作,十分慷慨,似乎有某种喜好一样,连张念这样的亲信都很难理解杨潮的所作所为,如果杨潮将合作的对象放在德国身上,他一点都不怀疑,可是跟瑞典、丹麦这种毫无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合作,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不怪张念不理解,因为杨潮的理由,即便拿到后世,恐怕大半中国人都无法理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