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八十九节 偷袭珍珠港(4)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八十九节 偷袭珍珠港(4)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王助之所以要辞职,是因为目前的局势发展,谁都看到中美正在急速的坠入战争之中,尽管出于两头巨兽之间的谨慎,都还没有选择,只有一些军事冲突,比如中国攻占菲律宾,可是美国人很克制的没有宣战,只是以大西洋舰队进入太平洋作为回答,中国人则再次表现出攻击性,宣扬要打击美国太平地区的军事力量。

王助的爱国之心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他内心深处竟然也爱着美国,尽管在美国华人受到歧视,他回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对华人的歧视,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情绪,当他从烟台离开的时候,烟台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口岸城市,当他十多年后从英国和美国求学归来时,烟台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工业城市了。

同时,中国也从他离开前的贫弱国家,变成了一个世界强国,一个在亚洲奠定了霸权的国家,在东亚地区说一不二,连大英帝国都被逼出了这个地区,但是英美势力依然存在这个地区的边缘地带,英国在南洋难以撼动,美国在菲律宾却太容易驱逐了。

可是王助很矛盾,他在美国确实感受到他对华人的歧视,可是美国同事却很敬重他,而且他的学识很多都是在美国学到的,现在却要用这种学识,来对付美国,这让他于心不忍,总觉得在道义上有种煎熬。

听完王助的原因,杨潮心中暗叹,没想到这不仅是一个爱国者,还是一个道德模范。

“哈哈,王工你太多虑了,国家间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干涉的。你觉得波音、寇蒂斯等公司中如果有在德国学习过的技术人员。他们在美国跟德国宣战后,会选择辞职来安抚个人的内心,而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吗?你认为他们会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抛弃国家吗。你王助不希望自己设计的武器用来屠杀美国人,可是你想过没有,美国人可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奔跑的火车下面,每一根铁轨下都埋着华工的尸骨。”

王助神色痛苦。显然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美国人歧视中国人,可是美国学校对华人却很友好,中国有多少知识精英是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科学,美国人没有任何保留地传授,让多少人心存感激。

“你是在为国尽忠,而你的美国同行也在为他们的国家尽忠,如你你此时放弃了,让中国的飞机被美国的飞机打落天空。你认为这是正确的吗?我相信,你在美国的同学和师长,如果得知你运用从他们哪里学到的知识恪尽职守的帮助自己的祖国,他们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而不是责怪你。”

王助的神色中迷惑少了一些,许久:“我明白了,杨先生。”

杨潮笑道:“明白了就回去工作吧,多设计出几款飞机来。不要胡思乱想。”

王助点点头:“我们最近设计了一款重型飞机,但是没有通过海军的验收。正在努力说服陆军采购。”

海军不采购的重型飞机?

杨潮感到有些奇怪,海军经费充足,没道理对一款良好的飞机不感兴趣,而王助也不可能拿一款低劣的飞机糊弄军队。

“为什么?”

杨潮不由问道。

王助道:“海军说这款飞机上不了航母,没法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他们无法采购。”

杨潮明白了。果然是重型飞机,现在的航母竟然无法起飞。

杨潮道:“技术资料可以给我看看吗?”

王助道:“当然。”

不提杨潮是飞机公司的老板,仅仅是杨潮每每能从专业角度提供一些合理的意见,王助等人就很乐意跟杨潮进行沟通,就跟过去的迪塞尔和齐柏林一样。他们也都认为杨潮是一个数学天才,能够从数学角度对他们的设计进行重新的改进。

王助的图纸很快就找人送来了,杨潮通过飞船计算机的模拟,发现这确实是一款无法登上航母的轰炸机,单纯设计上,已经接近二战前美国的b17空中堡垒等超级飞机。

但是跟b17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款以fz为代号的飞机铝合金翼展28米,b17则是31米,fz的巡航时速是260公里,最高时速380公里,b17则是273公里和480公里,fz安装了4台500马力水冷汽油发动机,b17则是4台750马力发动机,fz的载弹量是3吨,b17可是有8吨之多。

不过设计是一回事,制造就是另一回事了,王助他们之所以能设计出这样的飞机来,就是因为山东工业已经积累到了生产这种飞机的程度,当然不仅仅是洛克希德积累出来的,其中还涉及到齐柏林几十年来的积累,比如其中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都必须齐柏林公司来进行制造。铝合金机体和机翼等也是齐柏林公司制造,王助团队只负责设计,洛克希德公司只生产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主要工作则是组装。

显然fz这种超大型飞机,是需要动用一整个工业体系的。

“好家伙,零件就有18万之多,这可算是划时代了。”

看到辞海一般厚的技术资料后,杨潮也不禁头大,但是对飞船计算机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了,很快就扫描了图纸,模拟出了成品飞机,并且开始进行模拟推演,飞机性能完全没有问题,完全达到了这个时代的巅峰。

当然还有瑕疵,但没有技术缺陷,因此杨潮不打算帮王助改良了,王助团队能设计出目前这款飞机,已经证明了他们世界一流的设计能力,没有必要再拔苗助长了,让他们继续努力下去就可以了。

但是这款飞机显然是无法在航母上起降的,没有300米以上的跑道想都不要想,而现在的航母甲板连200米都没有,很多试验中的航母更是只有80米的跑道。

无法蹬上航母的飞机,海军确实很难有兴趣。

但陆军用来做远程轰炸机还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没有b17的4000公里航程,2000公里也足够从中国起飞到日本转上一圈了。

这种重型飞机如果要上航母,至少得弹射器发明出来以后了,可是弹射器那是20年以后的技术,现在连个概念都还没有,而且复杂的弹射装置是什么结构,杨潮是完全不明白,他只知道一个名词而已。

只有弹射器才能将这种重型飞机在短距离内加速到可以起飞的速度。

“谁说必须飞机自己起飞,难道不能有辅助装置吗?弹射器不就是一种辅助装置?”

杨潮突然反向思维,他联想到了后世跟弹射器并列的,但是更容易实现的一种技术。

“斜角甲板?我们一直在用啊!”

杨潮邀请福建会馆造船厂的技术人员讨论问题,结果人家表示他们一直在用斜角甲板。

杨潮一愣,详细听完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已经出现倾斜式甲板了,只不过不是后世老毛子弄出来那种向上倾斜,这个时代的甲板是向下倾斜的,让飞机进行下坡运动,更容易加快速度。

这时候的设计理念是,飞机的速度达到了才可以起飞,所以甲板普遍向下倾斜。

“你们可以试着向上倾斜一下,进行一下试验?我的要求是王助新设计的fz飞机,可以在航母甲板长度的距离上起飞。”

后来杨潮也亲自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用计算机模拟发现,尽管航母采用最适合的角度,但是重型轰炸机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升力,必须对飞机设计进行修改,加宽飞机机翼,可是这样一来,就又牺牲了飞机的速度。最终是在更强劲的发动机出现后,才解决了fz重型飞机上航母的问题,但那已经是二战前的事情了。

这是后话,杨潮很快得到的消息是,中国海军成功偷袭了珍珠港。

一架架飞机从甲板上起飞,陈会亲自在甲板上送行,他亲眼看着一架架飞机飞上天空,但是并没有直接飞向夏威夷,一战之中就形成了各种飞行编队,空战也是讲究队形的。所以这些飞机在海面上盘旋,等待着其他飞机升空编队。

在这些飞机起飞之前,陈会已经向国内发回了电报,除了向程璧光汇报外,还向杨潮发了一封密电。

陈会在给杨潮的电文中表达了他决死一战的态度,他这只以航母为主的舰队,将跟拥有大型战列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决一死战,陈会的语气中透露出他自己对能活着回到国内,希望并不是很大。

杨潮收到这样的电报后也不由感叹,自己是不是给陈会的压力太大了,但是回想一下,发现他给陈会的电报都很委婉,用的只是“希望”和“建议”等字眼,第一他不是军事官员了,不想越俎代庖,第二就是不希望给这些人压力。

可是没想到陈会还是想的太多了,自己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

这股压力现在化作了陈会头顶上一片片浓云,有飞机组成的钢铁铝合金浓云,然后向着300公里外的夏威夷飘去,将会给哪里带去一场狂风暴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