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八十四节 给华人增添功绩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八十四节 给华人增添功绩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李先生,幸会幸会!”

大石房中,杨潮接见了菲律宾华侨领袖李清泉,他是福建晋江华侨,从他曾祖父那一代就去了菲律宾发展,但是却没有切断跟故国的联系,甚至每一代人都是在老家成长,读书,娶亲。

跟大多数菲律宾华侨一样,往往是老婆孩子留家中,男人一个人在外打拼,李清泉家族也一样,李清泉本人的夫人也是在老家娶得,越是成功的华侨商人,越是坚持中国身份,越是不愿意跟南洋土著民族通婚。

“杨先生,受宠若惊,受宠若惊!”

李清泉双手握住杨潮的手,身子躬着显得极为谦卑。

李清泉的身份杨潮已经打听过了,菲律宾最有名望的华侨之一,曾祖到他四代人经营菲律宾木材业,主要出口美国,是菲律宾木业巨子。而且人品相当不错,十分乐于资助办学,他小时候在家乡上完私塾,去了菲律宾家族产业中学习商业,之后又到香港圣约瑟西文书院读书,虽说学贯中西有些夸张,但是中西文化倒是都很熟悉。

他自己求学很艰辛,于是就对教育比较支持,美国人统治菲律宾,采取的是美式教育,推行的是英语教学,华人往往不太乐于接受,所以才有大量华侨商人将子嗣放在家乡读书的传统。

可是美国人并不禁止办理私立学校,于是马尼拉的华人华侨就自己筹资开办华文学校,光是马尼拉现在就有9所华文学校,收纳了7、8千学生,基本上满足了马尼拉5、6万华侨子弟的小学教育,只是中级和高级教育还很少,只有一所事业学校可供就读。大学则要回国或者去欧美。

“我可是听福建商会的龚照清提到过您啊,听说您对菲律宾华人的教育贡献很大,这可是积德的大善事啊。”

杨潮不关心这些人赚了多少钱,中国富人造福桑梓的传统,虽然略显保守,还带有儒家那种亲自己。然后家人,然后乡人,然后国人的由近及远的思想,可是总好过守财奴不是,因此提一提这种行为,很能拉近有这种思想的华侨商人的距离。

“惭愧,惭愧。若论在菲华侨的教育,在下可比不得陈迎来、施光铭和陈清源三位先生的贡献大。”

陈迎来等三人是菲华教育协会的董事。

由于菲律宾华文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商人募捐开办。尽管富商都比较支持,可没有制度保证因此很不稳定。1914年,中国驻菲领事馆牵头,推举了陈迎来等60多位有名望的华侨商人为董事,筹建了菲华教育协会。

菲华教育协会成立后,指导华侨办理正规学校,未解决经费来源,制定了详细的章程。推出了一个附捐制度,要求华商按照营业额来缴纳会费。目前的比例是营业额的4%。

华侨对此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因为公开透明而非常支持,从来就没有拖欠的。由于华侨的经济实力很强,因此菲华教育协会获得的教育经费相当充足,开办的学校越来越多。

同时制度也更加完善,这种资源性质的附捐。协会竟然直接委托给马尼拉税务局来收,依然无人拖欠,这点上还是相当感人的。

“李先生客气了,李先生的募捐额想来都相当可观,自然是有很大贡献的。”

杨潮笑道。按照比例缴纳的话,当然是谁的生意大,谁交的钱就多了,当然还有一些让人不由莞尔的情况出现,就是很多富商为了证明自己实力强,充大头夸大自己的营业额多缴纳钱的,这当然不是出于道德,但总体还是善意的。

“只是菲律宾的大学教育还很不完善,如果李先生有兴趣,我倒是可以从中牵线搭桥,将菲华教育协会的教育体系跟国内的教育体系进行一些对接,菲律宾的华人学生可以通过正式的考试考取国内的大中学校和技术学校,也算是祖国对海外赤子的支持。毕竟你们能在海外坚守,实在是不容易啊。”

杨潮感叹道。

李清泉的目光不由有些闪动,历来的中原王朝对海外华人的态度都极为鄙视,明清时期甚至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人,当人封建王朝把自家小民也不怎么当人,西班牙、荷兰屠杀华人的时候,明清王朝是不闻不问的。

南洋地区之所以会成为反朝廷的一个基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中国中央不重视,不在乎这些人。所以无论是康梁的保皇党,还是炮哥的革命党,在南洋都能找到大量的资助。

“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没有任何意义,天下华人是一家,血浓于水,骨肉相连,化不开的。”

杨潮看到李清泉的样子,就是他要说什么了,因为杨潮见的多了,陈嘉庚那些人都没少这样表示过,在看到杨潮打造的共和国政府对海外华人的支持后,他们确实有些受宠若惊,现在英荷殖民地上几乎找不到革命党和保皇党的支持者了,反倒是杨潮手下的富强党在那里成立了支部,受到大批华商的支持。

到这时候,李清泉都还没有说明来意。

但是杨潮直接提出来了:“听李思第说你是来给菲律宾人带话的?”

李清泉这才表态:“大人费心,确实是来帮菲律宾人传话的,他们不想看到中国和美国在菲律宾打仗。”

杨潮笑道:“华侨也不想看到中美在菲律宾打仗吧。”

李清泉尴尬道:“吾等小民自然是期盼太平日子,但是国家大事吾等不敢干涉,若是为了民族国家,吾等做出区区牺牲,也在所不惜。”

杨潮笑道:“国家,民族,还不都是一个个人组成的。菲律宾华侨也都是我中华赤子,中国政府怎能罔顾华侨利益呢。所以你们的意见政府还是应该听取的,我个人是支持你们在国会中发出你们的声音的。据我所知菲律宾侨民近十万,全都保留着中国国籍,全都跟家乡密切联系。既然是中国国籍,就有资格竞选议员吗,你们做了议员就可以发出代表你们利益的声音了。”

李清泉一顿:“我们还能竞选议员?”

这一点他确实没有想到,因为不敢做这个梦,中国是最传统的农业社会,凡是农业社会商人的地位就不会高,海外华商的地位更不高,而议员在华侨眼中那也是过去的官老爷,只不过是不用考试的官老爷,没想到他们也可以争一争。

只是李清泉随即就叹了口气,他们在海外是挣到了钱,在家乡也做了一些好事,修路架桥捐助学校等等,其实很多都抱有光耀门楣的老思想,所以赚到钱的华侨第一时间并不是做善事,而是在老家修一座大宅子炫耀一下。

他们在家乡是让人羡慕,可是人脉其实并不充足,毕竟要混海外的往往都是活不下去的贫民,过去是为了一口饭出去的,在当地是小门小户,发家之后建了大宅子又如何,改变不了寒门的身份,比不得当地的大宗主名望势力。

杨潮笑道:“这就看你们的本事了。省级的议员许是坐不上,但是县级的倒也不难,以你们的资历,花些钱给家乡做做好事,跟当地的大家族搞好关系,拉一些选票还是易如反掌的。”

李清泉心中一动,反正他们求的是一个官方的身份,求的是光耀门楣,光耀门楣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洗刷当年的寒门根底,满足一下当人上人的虚荣心吗,至于只是县级的议员,蚊子再小也是肉,到了南洋还是可以得瑟的,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压下心中的激动不贪,李清泉开始谈正事:“不知道杨大人您认为菲律宾一事该如何解决呢?”

杨潮笑道:“我倒是想先听听菲律宾人自己的想法。”

李清泉道:“奎松先生的意思是,建立菲律宾人自己的菲律宾,他想告诉中国,菲律宾人有管理自己的能力。”

杨潮成竹在胸笑道:“当然,菲律宾有12000多名政府官员,其中美国人只有5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菲律宾人,菲律宾人自然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但是——”

李清泉一听,就知道杨潮对菲律宾的情况十分熟悉,显然是十分关注菲律宾的,只是那那个“但是”让李清泉有些不安。

“但是华人呢,菲律宾人有管理自己的能力,我认为华人也有管理自己的能力。您认为呢?”

李清泉还不是很清楚杨潮的意思,先赞同一下再说:“当然,华人当然有管理自己的能力。”

杨潮笑道:“那就好。所以你们大可以去开条件了。我想奎松肯定也给你们许诺过,否则您也不会千里迢迢来中国帮他传话了。我希望祖国的让步,可以让你们菲律宾华侨的地位得到保证。”

接着杨潮压低声音道:“在下给您透个底,在菲律宾问题上,我们打算最大程度的接受当地华侨的意见。你们的态度现在就可以代表中国。只要你们觉得菲律宾人给的条件合适,可以向他们承诺,我国可以接受,并且帮助他们获取自由和du立。”

听完,李清泉当即愣住了,中国政府闹出了这么大阵仗,都快要跟美国鬼子开战了,却将决定权交给他们华侨,他当即感觉到十分的烫手,但是心更烫,仿佛翻滚一般,啥时候咱华侨有这面子了。

他不知道的是,杨潮只是希望让菲律宾人知道,是华侨决定和帮助他们赢取了du立,给华侨身上增添一些功绩,这样他们日后才能更长久的跟菲律宾人玩耍,否则以他们那种经济地位,不遭人恨是不可能的。

————————————

月票加更,大家投推荐票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