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零三节 南洋危机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零三节 南洋危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时至此时,杨潮依然是西伯利亚全权大使,哪怕苏俄的军队早都被打退了,也没人过问这个问题,杨潮不辞职,没人会替这件事,而这个职位每年还能让他去领取一万两银子的俸禄。

杨潮也觉得这个身份很好用,这意味着他在西伯利亚有绝对的大权,在西伯利亚这个地方,他可以代表整个中国。

所以他说撤军,在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的驻军就会立刻撤退,但却不是直接撤回国内,而是撤到秋明。

秋明是底线,杨潮告诉苏俄,这里是中国的利益要害,中国必须保证秋明的绝对安全,当然中国反对苏俄在边境的任何挑衅行为。

就这样前线两百万大军,时隔两年后,终于撤军了,其中一百万撤退到秋明,一百万撤回国内,加入复原的行列。

今年可是要裁军两百万的,没道理为沙皇养这么多兵,沙皇政府可是一毛钱军费都不出的。

中国此举让沙皇政府忧心忡忡,奥丽嘉在杨潮面前楚楚可怜。

“亲爱的你要放弃俄国你了吗?”

“亲爱的,你怎么这么想?”

奥丽嘉忧心忡忡道:“可是尼古拉大公说,中国驻军一旦撤退,苏俄叛军就会打过来。我们现在根本就抵挡不住。”

杨潮心里一动,看来尼古拉这个老家伙,又游说自己侄孙女了。

杨潮很想说一句,让老婆像个沙皇一样独立思考,可是他没说,奥丽嘉如果懂得独立思考政治问题,如果真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那样的强势女皇,杨潮反倒不放心了。

“放心吧亲爱的。苏俄不敢打过来的。如果他们敢打过来,我们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可是如果我们的军队始终在边境地带,苏俄的军队也会布置在哪里,双方几百万大军隔着几十里地,万一有个擦枪走火。极容易引起战争。反倒是我们撤军,他们也撤军,大家互信,才枪走火的机会才会降低。”

“是吗?”

奥丽嘉犹疑道。

杨潮道:“我保证,你不相信我吗?”

奥丽嘉摇头:“不,我相信你。”

尼古拉的企图破产了,中国驻军收到命令后,立刻就行动起来,他们会先到秋明整训。在秋明将复原一半士兵,首先是允许愿意退役的自愿申请,接着在剩下的人中汰弱留强,只留下那些竞争力最高的,比如识字的士兵,枪法更准的士兵等等。

而前线的防御任务则全部交给了沙皇的军队,沙皇在这里部署了十万人,当然没有女人了。女人都在西伯利亚其他地方驻防,负责弹压一下游牧部落。维护一下治安。

与此同时,苏俄那边,他们也撤走了边境驻扎的部队,只保留十万军队,与沙皇这边的军事力量对等,这是杨潮要求的。苏俄倒是信守了诺言。

然后接着中国公布了一个震撼世界的消息,中国承认苏俄政府为合法政府,愿意跟苏俄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但是中国政府不承认苏俄对西伯利亚拥有主权,认定西西伯利亚属于沙皇的领地。

在西伯利亚问题上。中国,沙皇政府和苏俄政府还是有一定分歧的,中国认定东西伯利亚是中国领土,这是有条约保证的,甚至跟苏俄当年都签订过条约,可是那时候没有建交,这个条约没有效力,沙皇政府也承认东西伯利亚属于中国,他们认为他们的领土是包括俄国欧洲地区在内的勒拿河以东地区,而苏俄此时的口径则是他们的领土包括所有前沙皇领地。

三方暂时都没有在这些敏感问题上提出异议,默认这个现状,因此暂时没有什么冲突。

中国承认了苏俄,很快朝鲜、日本和琉球也跟苏俄签订了相关的条约,算是苏俄外交的一个突破。

只是沙皇政府感觉到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变得更加颓废了,政府官员只顾着贪污**,军队也无心训练,军营中酗酒、赌博甚至到处找女人,还有开小差长期不归的,这个政权的上层基本上废了。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这些贵族们看不到希望,就像当年南宋的君臣们偏安江南一样,人无斗志自然就颓废。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西伯利亚的俄罗斯民族在持续衰败,这是一个大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堕落的情绪,沙皇退败西伯利亚后,当地人口只有300万人,其中近百万是老人,剩下一百多万是妇女,十岁以下的儿童则有40万左右,另外还有30万左右的伤残人士和逃过战争的青壮年。

这种人口结构自然是不健康的,是战争的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作为人口骨干的青壮年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率是大大高过出生率的,意味着整个族群正在衰落,这种大环境造成的民族心理也助长了统治阶层的颓废。

就好像清末英国人来到中国,看到清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死气沉沉,社会一片灰暗,城门口整天有一群懒洋洋晒太阳的乞丐,由此英国人得出中国人懒惰的结论,同样是大环境对民族心理造成的影响。

另一个现象是中国人对大烟的嗜好,在全世界的大国之中最为强烈,原因还是社会死气沉沉看不到希望,下层找不到上升空间,上层也没有进一步突破的机会,所以就会出现这种醉生梦死的土壤。

反观后世中国随着工业化蓬勃发展,中国工人成为世界上最勤劳的工人,而西方社会却开始堕落腐朽,西方多国甚至允许毒品和卖yin合法化,埋藏在自由嘴脸之下的,是整个社会的死气沉沉。

北国的西伯利亚问题没有引起新的冲突,随着中苏建交,通过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铁路恢复了交通,大量中国设备开始运往苏俄,中欧之间的地面交通畅通了。

而跨过中国广袤的领土。直达南洋地区,这里虽然不在中国的统治之下,但是经济层面上,中国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这里,梁启超在南洋流亡期间,认为南洋是中国人的经济殖民地不无道理。

当然这里的上层。还是西方殖民者,他们借助巨大的政治特权,攫取巨大的垄断利益,但是整个中层,却是勤劳的中国人在控制,城市中的大小商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华人,种植园主几乎都是华人,数量庞大的华人中间阶层创造了南洋地区八成的财富。

但是隐藏在成功背后的,则种种黑暗甚至是肮脏。

勿里洞岛本是一座荒岛。整个岛屿被热带雨林覆盖,只有沿海地带有少部分当地人。

历史上这里在英国和荷兰之间多次转手,1850年代荷兰人发现了锡矿,这里的开发开始了,荷兰人在中国招募华工,签订契约,大批引入华工。

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荷兰人拥有矿场。雇佣华人黑帮负责管理,这些黑帮没什么人性。只认钱,对自己的同胞凶如猛兽,加上锡矿所在地到处是深山密林、瘴气雍塞,劳动异常艰苦,在开发过程中华工死亡过半,华工称锡矿洞为“没人洞”、“死人洞”。

死人怎么办?

继续招募呗。

条件这么恶劣。还有华工愿意去?

骗去的呗。

而且在这个欺骗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良华人帮凶,有的人不惜将自己的亲友,相邻欺骗到这里当工人收取佣金,就好像后世的传销组织中。大量的无辜者是被他们的亲人骗进去的,人性的恶有时候是十分恐怖的。

广东人陆润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同村的陆大安去南洋发财了,他爹就央求陆大安带陆润发一起去,于是陆润发就被骗到了勿里洞岛,这时候他才知道陆大安是怎么发财的,原来陆大安是当地一个矿场的打手。

这些帮荷兰人管理华工的黑帮,除了用暴力让华人辛苦工作之外,他们还用其他方式吸干这些华工的血,他们从印度买来烟土卖给这些华工,榨取他们微薄的工资,让他们始终攒不到足够的钱,最终劳死、类似在矿场上。

除了大烟、ji女、赌博也是他们榨取华工血汗的工具,他们从日本贩卖来南洋姐,到处开赌场。

陆润发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他爹送他来南洋赚钱,是想让聪明的弟弟去上学,如果他赚不到钱,弟弟就必须回家种地,给老父母养老送终,可就没什么前途了。

所以陆润发是憋着劲要赚一笔钱的,因此他不抽大烟,不玩女人,不赌博,微薄的薪水全都存起来,这笔钱并不算多,但是在贫穷的乡下维持父母的生计是够的,这样弟弟就可以继续脱产读书,将来读大学,出人头地。

可是陆润发觉得,越来越困难了,因为他的与众不同,他成了矿场黑帮大哥的眼中钉,一开始派人诱导他,告诉他福寿膏抽了可以延年益寿,但陆润发不傻,他知道大烟粘上了就戒不掉了,他不是怕有瘾,他是舍不得花钱。

黑老大又派人诱导他去赌博,告诉他谁谁赢够了钱,还了船票还带着巨款回家娶媳妇买地过日子去了,运气好明天就可以回家,但是陆润发不敢,他家过去也是中产之间,他爷爷就是因为赌把家里的财产输给了村里的地主,沦落成了无产的佃农的。

于是黑老大就给他安排最累的工作,动辄大骂,遍体鳞伤,陆润发都有些支撑不住了,因为那种劳累是可以在一年内让一个壮汉变的骨瘦如柴,矿工们抽大烟不仅仅是因为上瘾,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抽烟就没有力气干活,抽了烟又没有工资,不干活又要挨打,很多人就在这种死循环之中走向死亡。

陆润发感觉他在这里完全没有活路,于是他寻求逃跑,在矿工待了大半年之后,他摸清路附近的道路,于是他逃了,但他低估了热带雨林的险恶,辗转了半个月之后,他逃到了海边,那时候已经没有人样了,当他昏厥在海边的时候,恰好有一艘过路的运输船把他救了起来。

这艘船是一艘去澳大利亚的商船,上面拉着是一批采矿设备,还有几个工程师。

这些工程师全都是中产阶级,运气好,或者肯努力,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善意的,完全想象不到在海外还有如此恐怖的地方,还有对待华工如此恶意的地方,他们听了陆润发的遭遇,当即决定,改变航线,顺道去巴达维亚(巴达维亚)走一趟,向中国在这里的领事馆汇报此事,要求政府解救华工。

但他们高估了领事的道德水准,作为常驻南洋的领事,他不可能不知道这里的苦难,但是南洋的锡矿产业,不仅有荷兰人的利益,还有大大小小华人首领的利益,保不准那个名气很大的华侨领袖,其实也是罪恶盈天的黑势力。

于是领事不但没有采取行动,反而逮捕了陆润发,表示陆润发欠着矿场的债务,是一个逃工,必须送回矿场,这时工程师们愤怒了,他们将陆润发保护在船上,然后跟殖民当局还有当地领事谈判。

殖民者低估了这群知识阶层突然焕发出来的社会正义感,他们用威胁的手段,调来了军警包围了港口的运输船,然后威胁如果他们继续阻碍当地司法,就会将他们投入监狱。

这些人不但没有屈服,反而向公司发回了一封电报,他们的船上可是安装着无线电设备的,这是殖民者第二个没有想到的。

这个运输船,是送工程师去澳大利亚建设铁矿的,这些人是东北钢铁公司雇佣的,而东北钢铁公司跟富强党高层的李富安是一个派系,好的穿一条裤子,是中国一股政治势力,这是殖民者第三个没想到的。

于是副总统李富安干预了,可是殖民者还试图隐藏此事,当地中国商务领事也试图遮掩,表示其中有误会,他们发回来一份调查报道,表示这只是正常的商业纠纷。

李富安是一个十分偏激的人,他眼里揉不得沙子,他要一查到底,但是他发现,这么小一点事,牵扯到的人太多了,当地领事是广东地方政府推荐的,外交部确认的,此时关系到地方势力和外交部,这些部门竟然在排挤他,不让他插手其中。

李富安一怒将此事捅到了杨潮哪里。

于是事情闹大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