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七十七节 经济战争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七十七节 经济战争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在这次危机中,各个企业的表现十分不同,富强党的企业,只知一味地求助杨子银行,但是李思第这时候没有给与他们低息贷款,很多企业就只会关门了事。

上海那些从小到大的民族资本,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处寻找资本支持,从家族里借钱,找关系银行借钱,卖房子卖地,他们关系网更复杂,能撑过去的机会也更大。

撑过了危机的企业就要迎来春天了,因为市场淘汰了大量产能之后,他们的生产得到了保证,订单就会回来,利润就会回来,日子会越来越好。

至于那些已经破产的,没有赶上这个机会,他们死在了天亮前。

共和国5年6月开始,中国经济危机到了尾声,虽说繁荣还没到,市场只是在慢慢的自然恢复,只是度过了下降期迎来了平缓期,距离上升期都还有一段距离。

杨潮知道这场危机之后,就是世界大繁荣,繁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技术的应用,而美国将享受到这波繁荣最大的好处,从而奠定他们的霸主级实力,这次繁荣才让美国彻底拥有了毋庸置疑的实力。

杨潮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战争,所以他回到国内,他打算打这场战争,用经济战争,把美国拉下水。

一战后美国人之所以繁荣,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重建,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技术的推广和新产品的生产。

后两者基本上是源自于一个公司,美国福田汽车公司。

一战之前,美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福特的流水线生产,还有泰罗制生产管理方法。

一战期间,美国资本家没有机会采用新技术。采购新设备,战争中他们不愁没有市场,效率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反正无论多么落后的产能都能找到市场。

战争结束,发了战争财的美国资本家刚好赶上了这波技术推广潮,又有欧洲的市场。于是经济大繁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国内的市场,福特流水线的诞生彻底让汽车走入普通家庭,美国汽车产能从战前的一百万辆级别,暴增到了五百万辆级别。

汽车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超乎想象,后世的汽车业消耗了世界钢材的四成,带动的相关行业多达几十个,显而易见正是美国汽车业的繁荣,将战争时期过剩的产能完全消化。

另外就是美国大发战争财,拥有了八千多黄金储备。成为世界金融霸主,这些也都是重要的因素,各种因素合力推动了美国历史上最疯狂的这一波增长。

只是现在繁荣还没有到,从中国开始,战后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很容易就蔓延到美国,让美国战后经济危机,比原本的历史更严重。原本的历史上他们用了一年半时间才走出来,杨潮可不想让他们太容易就走出危机迎接繁荣。所以他得给美国制造一些困难。

“跟英国人、法国人谈判。互相开放市场。告诉他们我们可以给与他们重建贷款,而且允许他们用出口商品来抵偿债务。”

杨潮回国后,立刻推动外交部跟英法等国谈判。

这不但是要打开欧洲市场,而且还要拉拢欧洲。

英法在战争中欠下了美国巨额债务,英国欠美国200多亿美元,法国欠下了150多亿。可是美国人提高了关税,关上了他们通过出口偿还债务的可能。

两国的黄金储备基本上都送到了美国,全世界现有的的黄金储备都无法支付这笔赔偿,在不能用出口商品来抵偿债务的时候,除了违约他们别无选择。

可是违约对国家信用是巨大的损害。英国人从16世纪起就很少有违约记录,因此不到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想违约。

于是英法一直要求美国降低关税,让他们可以赚取美元还债,美国人死活不同意,英国甚至出现一种美国人想要用债务控制英国的说法。

发了战争财的可不仅仅只有美国,中国战争期间积累了大量的金银储备,现在中华银行的金库中,拥有了6000吨黄金,还有20万吨白银,在金本位制度下,这些黄金意味着充足的货币。

中国有资格向欧洲发放巨额贷款。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东亚和北美都波及到了,唯独欧洲由于战后重建,他们自始至终并没有迎来太明显的危机。

欧洲在战争中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本就不足,因此失业问题并不严重,重建造成的市场,足够他们的企业生存。

可是这场危机并不是说对欧洲没有任何影响,最大的影响是他们的境界虽然没有危机,但也没有繁荣,半死不活的,因为重建需要的资金来源没有,物资来源也没有,最主要还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就没有物资。

现在东亚的经济危机快要过去,美国走出了最严重的阶段,正在度过艰难的恢复期。

原本的历史上,美国战后危机之后,除了西方重建给他们的订单之外,他们度过危机的企业开始大量采用新技术,让生产增长更加的强劲。

可是现在美国人还没有在欧洲找到市场,紧接着中国跟他们打起了贸易战,接着经济危机爆发了,美国也采取了关税保护。

美国建立了关税壁垒后,担心受到牵连的英法也开始有样学样,也提高了关税壁垒,全面限制美国商品输入。

在美国商品找到市场之前,杨潮通过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给他们的工业砌上了一堵墙。

给美国人砌上这道墙之后,杨潮需要在这堵墙上,给中国开一个门。

跟米青交代了一番之后,杨潮立刻回到山东,市面萧条还没有结束,幸存下来的工厂还没有恢复到过去的生产能力,只是不再赔钱了,因此工人数量比过去还低,城市人口也比过去要少。

这种情况需要市场慢慢调整半年到一年时间,然后才会随着市场慢慢扩大,然后进入繁荣期。

杨潮认为,经济危机的最大作用,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结构的作用已经完成了,那么就该着手恢复生产,甚至扩大生产了。

让米青给李富安授命,让他重启临时工业局,这个临时工业局,跟战时工业局名字不一样,可实际的组织机构是一样的,甚至连职能相差都不大,人员也是战争中的人员构成,甚至还都没有来得及解散,换一块牌子挂上去就能重新营业了。

不过规模却要扩大,招募更多的人员,远比战争中更大,设计的产业更多,门类更齐全,不在仅仅涉及重工业,所有产业都要兼容进来,因为杨潮的目的还是打一场战争,一场产业的战争,货币的战争,经济的战争。

战争的对手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必须在二战前狙击美国,打压美国的扩张,同时提升中国的实力。

只要敢在二战前成功狙击美国经济,然后替代美国在二战中的作用,战后当英国人无法继续维持世界霸权的时候,中国将顺理成章的接过英国人的霸权接力棒,在未来一个世纪之中成为新任霸主。

这个机会对中国极为重要,对任何新兴国家都极为重要,可以说是几百年来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机会,错过这个机会,在想得到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或者永远也等不到了,所以杨潮极为重视,终于在阔别两年后,回国坐镇,亲自指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