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一十五节 收几个人才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一十五节 收几个人才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一十五节收几个人才

接下来才是正题,杨潮直接表达,自己训练了五万大军,那就是冲着俄国人去的,那就是要开拔到东北打仗的,德国人已经不惊讶了,杨潮突然间组建五万大军,在日俄战争的敏感时刻如果没有行动才见鬼了。

德国人对此表达了支持,而且支持力度很大,他们表示如果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德国人将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尽最大程度的支持中国政府,甚至在军事方面,也可以派出军事顾问,帮助中国训练士兵。

也就是说,德国人打算把自己当做中国人的靠山,就像日本人背后的英国一样,英国人支持日本不是没有好处的,伦敦的银行家赚的盆满钵满,要说德国银行团不眼红,那是骗人的。

至于支持中国的好处,代替日本人将俄国继续拖在东北,这就是最大的利益。

然后接受德国媒体的采访,还是老朋友雷奥妮,雷奥妮对伊莲娜能够跟杨潮一起环游世界表示了羡慕,杨潮则趁机邀请她一起去中国,如果她有兴趣的话,雷奥妮显然对工作的态度要认真的多,她表示要请示一下报社的意见。

在德国,又参观了无数的工厂,会见了许多人物。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但是还比较落魄的齐柏林,说他落魄不是他穷困潦倒,而是因为他的事业不成功,齐柏林搞飞艇已经十几年了,飞艇性能应该说已经比较可靠了,但是飞艇却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市场。

搞航运,根本就竞争不过轮船,搞客运,从德国到伦敦那点距离根本体现不出来速度的优势,而在欧洲大陆上,早就有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当杨潮横渡太平洋的消息出现后,齐柏林突然就激动起来,他看到了一个把飞艇推向世界的机会,他甚至一瞬间生出一种冲动到美国去,但是后来看到杨潮会到欧洲来的消息,他才压制住了冲动。

等杨潮降落到伦敦的时候,他当时是真的要去的,但是没有买到合适的船票。

这次到了柏林,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以他的身份,无论是飞艇的创始人,还是贵族身份,都有办法跟杨潮见一面。

“我们又见面了,齐柏林先生?”

杨潮打招呼的方法让齐柏林很疑惑,他们见过面吗?

当然见过面,几年前,就在汉堡的码头上,齐柏林正在试验他的飞艇,而杨潮是参观者之一,他做梦也想不到几年之后,杨潮突然冒起,竟然成了飞艇业的明星。

听完杨潮的诉说,齐柏林长大了嘴巴,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种渊源。

“齐柏林先生,正是受到您飞艇的启发,我才有了制造飞艇的念头。并且现在看来情况良好!”

齐柏林不由得点点头,他承认杨潮很成功,一出场就轰动世界,很多都是他曾经想过,但是无法实现的想法。

齐柏林很快就跟杨潮探讨了一下技术问题,比如飞艇的速度问题,结构问题等等。

当发现杨潮飞艇的大多数结构都采用了齐柏林的模式,并且道歉没有得到齐柏林的许可,齐柏林对此也表示了谅解。

接着杨潮邀请齐柏林到中国区办一家飞艇制造公司,杨潮表示自己将开拓环球运输业,需要大量的飞艇。

“齐柏林先生,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轮船铁路,我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浩瀚的世界!”

开飞艇,跨越大洋大陆,一瞬间齐柏林激情就点燃了,没错征服世界的距离,这就是他的梦想。

他立刻就答应了。

杨潮想到,收了一个人才了。

离开德国,杨潮专门去了一趟瑞士。

参观了一个瑞士企业,瑞士苏尔寿发动机公司,这家公司目前主要生产蒸汽机,为火车提供动力。

杨潮参观他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火车头,而是为了一个人,迪塞尔。

迪塞尔当然是哪个大名鼎鼎的柴油机发明人,不过此时他的柴油机还不是很成功。

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还不是很多,柴油发动机还只是处在试验阶段,无法跟汽油发动机,甚至跟蒸汽机竞争。

不过迪塞尔本人通过出售专利倒是赚了上百万美金,因为很多公司都看好这个发明的前景,可惜迪塞尔本人却不成功,他是很有钱,但是冒险投入研发和生产新的发动机,结果一亏再亏,到了1913年,穷困潦倒,在去英国的船上落水身亡,有人说他是自杀的。

此时迪塞尔正在瑞士苏尔寿,跟瑞士人合作开发柴油发动机,杨潮打算邀请他去中国发展。

苏尔寿对杨潮的来意并不知道,否则他们可能不敢让杨潮跟他们的工程师见面了。

杨潮邀请迪塞尔在飞艇上转了一圈,迪塞尔也知道杨潮飞艇环游世界的消息,现在乘坐起来感觉相当不错。

但接下来就不是相当不错那么简单了,因为杨潮告诉他:“迪塞尔先生,我们需要更大马力,更小体积的发动机,蒸汽机、汽油机都做不到,您的柴油机可以做到吗?”

迪塞尔哪里会说不行:“当然,选择柴油机绝对是您最明智的选择。”

杨潮借机邀请迪塞尔到中国去开启事业,告诉迪塞尔那是一个值得冒险一试的国家,就像一百年前的美国,虽然条件差,但是却有无限的可能性。

迪塞尔却很犹豫,说他跟瑞士公司还有合同,正在研发新式发动机,他必须跟瑞士人商量一下。

这样就撇不开苏尔寿了,没办法,杨潮参与谈判,跟苏尔寿、迪塞尔三方合作组建一家新公司,到中国建厂生产柴油机,杨潮保证每年采购一百台,利润中三分之一用来分红,剩余全部投入下一轮研发之中,公司将致力于研发船用、机车用柴油机,当然也包括飞艇用柴油机。

投资额并不是很高,共投资三百万美元,苏尔寿和杨潮各出资一百五十万,迪塞尔以技术入股,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

就这样杨潮又收了一个人才。

下一站,杨潮将直赴巴黎,伊莲娜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她的那些作品已经约好在巴黎进行展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