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五十二节 自己革自己的命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五十二节 自己革自己的命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从大总统府走出来,米青感到一阵神清气爽,大白天在大总统府做那种事,别有一番滋味啊。

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她明白了方向。

很快她就找到了潘训,试探了一个小时候,才切入正题,向潘训发出邀请,让潘训做他竞选的班子,许诺副总统或者总理虽然潘训挑一个,潘训果然是一个只图实际的人,他选择了总理。

然后米青跟潘训开始商讨竞选方案。

潘训建议米青在明,他在暗,让米青负责到全国各地去演讲,而他则在幕后行动。

潘训告诉米青,他有把握暗中说服至少一半的议员投米青的票,其中两广、福建是铁定支持米青的,两江和湖广则很容易拉拢过来,云贵两省他也有信心拉拢到,这就已经有200票了,四川对富强党是很支持的,这个大票仓很难动,山西的阎锡山是不可能跟杨潮作对的,所以只能从陕西、河南和直隶这几个省着手。

如果能拿下陕西、河南和直隶,这又是70张选票,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简单多数了,为防万一,潘训还打算在山东、东三省和上海这几个富强党的票仓中挖出一笔,以他多年积攒的人脉,他有信心挖到20票以上。

米青对这个方案很认可,他打算立刻行动,找了几个美国人帮他明面上做了一个计划,打算在全国各地去密集演讲,在报纸上大肆做广告宣扬她的施政理念,暗地里的实际工作则全权委托给了潘训,包括筹集竞选经费。

杨潮则按照规定,向国会提交了正式大选的议案,以中日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大总统自该取消,在正式大总统选出之后,他将正式卸任。

其实他不提,这些议员也就默认了,战时就战时吧,就打算让杨潮一直当下去。反正杨潮比其他人当总统强多了,既不会削弱议员的权力,也不会削弱地方权力,名声还那么好,完全没有换他的理由。

杨潮正式提出来,反倒让他们赞叹。

可即便到了这时候,依然有人在怀疑杨潮狼子野心的,炮哥一党在报纸上公开宣扬,杨潮这是打算扶植傀儡。呼吁各方不要选李富安上台,但是也不支持米青,因为米青在广东杀了太多的炮哥党了,他们站出来呼吁有识之士起来竞选。

可中国的实力版图中,还真的是找不到名望足以跟杨潮抗衡的势力了,北洋那批人倒台的倒台,隐退的隐退,已经完全退出了这个时代。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冯国璋站出来,大概都没人敢投他们。

说到底还是杨潮的自律。让各方都十分舒服,杨潮照顾了足够多人的利益罢了。

但杨潮为什么要明里支持李富安,暗中却又支持米青呢?

米青自己也想知道,趴在杨潮怀里问出了这个问题,她就要走了,临走前在温存一番。

“一个伟大的组织是不能没有敌人的。当你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就要聪明的给自己找对手。要做到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的时候,你就无敌了。所以合适的时候,得学会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革自己,死不了人。等别人革你的命的时候,你就死的很惨了。”

杨潮抚摸着她的胸口回到道。

“你的意思是自己给自己找对手。所以故意在富强党内部制造分裂?”

米青疑惑,富强党是太强大了,这些年当别的党派在上层勾心斗角,都纷纷拉拢社会名流的时候,富强党则扎根实业界一步一步的经营,而随着一大批民族资本阶层的崛起,富强党培植起了一大批自己的势力,极为团结,远不是那些拉拢名人的党派所能比的。

可如果仅仅是这样,就制造分裂,却让米青感觉说不过去。

“无论是你当总统,还是李富安当总统,其实将来你们所作的无非是行百步还是行五十的问题,肯定都会前行,所以你们分裂成两拨,也不过是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区别。即便富强党分裂了,也依然能够问问抓住政局。”

其实美国两党中,相互之间的理念严重的同质化,只有极个别细分的观点有区别,还是他们自己专门跳出来引起舆论注意的,仔细观察他们的施政理念,无非那几点而已,保护美国利益永远是核心。

而富强党中无论是李富安上台,还是米青上台,实业救国的理念依然会继续推行下去,只是一个激进,一个稳妥罢了。

这两方哪怕分裂成两个组织,也依然是最有战斗力的,远不是张謇那种立宪党能比的,他们将分别成为社会的激进派和保守派,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牢牢把握住中国政治的走势,而不让社会逆流。

“所以你其实并不看好我,你只是让我出来出丑罢了。”

米青瞪了杨潮一眼。

杨潮狠狠的捏了她的胸口一下:“胡说什么呢。你上台自然比李富安上台要好。因为现在的国民开始变得激进了,需要一个女人给他们降降火气。你是女人,施政柔和一些,是能被人接受的。而李富安也许会在这种汹涌的情绪中走向极端。”

米青这才小猫一样偎依在杨潮怀里,杨潮是支持她的,这很重要,哪怕她会输,也不会那么失落了。

“再说了,你竞选成功了,我的第二步才能走出去,所以你必须成功。”

“什么第二步?”

“清理垃圾。”

“什么垃圾?”

“政治垃圾。”

“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你看着就好。”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夜都没有睡觉,一直等到天亮,米青重新穿起了青衫,还得戴着一顶礼帽出去了,她将去保定做演讲,接着会去天津,然后沿着津浦路南下,到了广东后,会去广西,然后云贵。

而潘训会去跟蔡锷沟通一下,只要蔡锷支持,云贵基本上就会支持,四川也能有一部分选票支持。然后潘训会在北京跟两江、湖广的议员进行沟通,跟山东、东三省和上海的议员进行沟通,争取一部分选票。

与此同时李富安也积极行动,他的资本更雄厚,金钱只是一个方面,但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让他可以在报纸上整篇整篇的宣扬他的政治理念,李富安表示,一旦他当选,将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建设,将山东模式复制到全国。

这个红枣的吸引力还是很高的,中国人又不是傻子,刚开始还没人在意,可是日俄战争之后,中国的精英人物的目光就开始盯住山东了,当然这些精英的目光不在山东的富庶上,他们最关心的是,山东如何靠着一己之力,从俄国人手里夺回了东北。

他们发现山东悄无声息竟然拥有了亚洲最庞大的军事工业,能够生产的火炮、枪支比日本更先进,比日本的产量更高。于是挖掘山东模式的秘密就开始了,可是这些人挖掘山东,却比不上山东的变化大。

当他们以为山东只是军事工业强大的时候,杨潮又开始引入美德资本,一开始引入资本还被人诟病,大家还看不清好坏,有叫好的,也有谩骂的,但是一场东北战争,虽然在杨潮的运作下,看似日本人抢走了胜利成果,但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可以跟俄国人正面交锋的国家,叫好的人就越发多了。

这时候还只是叫好,还没有人说要学习,因为老百姓没有得到什么实惠,而且当时受到国外舆论的影响,一些精英也认为一下子引入几百亿马克的外国资本,实在是太让人担心了,他们也感觉山东经济会崩溃。

但是接下来的一战,不但没有让山东经济崩溃,而且一下子让这个经济体成了全世界都不容小觑的重工业中心,大发战争财的同时,轻工业疯狂扩张,强占了英日的市场份额,城市化急剧推进,在这种大环境的增长下,猪都能挣钱的时候,做足了准备的山东自然吃的是盆满钵满。

中国人最讲求实际,此时已经没有人在批评山东发展模式了,反而兴起了一阵阵的学习声音,就好像甲午战争后,都嚷着要学习日本一样。

但是山东是通过借德国那个冤大头的贷款,其他地方可找不到资本,资本这玩意,你要么借过来,要么只能自己积累,没人愿意十年如一日的慢慢积累,都想一口气吃个胖子,所以此时李富安提出要在全国推广山东模式,一些省份的精英阶层还是十分期待的,而这些人偏偏就是掌握舆论的一群人。

但掌握舆论的未必掌权,东林党当年掌握舆论,却干不过阉党就是证明。

李富安显然没有看到这一点,良好的舆论环境,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了。

也跟他完全没有把米青放在眼里有关系,在他看来,米青到各省去游说,完全是徒劳,没看到各省的记者根本对到他们省去的米青不感兴趣,反而都跑来北京采访他李富安吗。

所以李富安几乎没有什么实地行动,一天光忙着应付各地来的记者了,他认为掌握舆论就是最好的宣传。

但是李富安不知道,舆论是把双刃剑,你以为你握的是刀柄,但其实往往握的是刀刃。

李富安不知道的是,很多记者看似关心的问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其实是不安好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