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一十二节 到达旧金山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一十二节 到达旧金山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一十二节到达旧金山

“杨先生,杨先生,请问——”

“杨先生,请问——”

“请问——”

一个个围在杨潮身边,拿着本子,笔,高喊着各种问题的记者,脸上露出热切的表情。

国民警卫队可以挡住那些平民百姓,可是挡不住这些无孔不入的记者。

杨潮微笑着不住的点头,就是不回答任何问题。

伊莲娜站在一旁,冷着脸:“一个个问,举手再问,你们美国人连起码的礼貌都不知道吗?”

她客串了杨潮的新闻官,这场面她熟悉,因为每每她也是这群争抢着问问题的没礼貌的人中的一员。

好吧记者们终于平静下来,纷纷举手。

伊莲娜大权在握的架势,随手指了一个人:“你问。”

那人赶紧问道:“请问杨先生,您真的是昨天的吗?”

杨潮笑着点头:“我想这不是个问题,全世界都知道。”

记者疑惑:“可是按照时间计算,到现在才不过30个小时,30个小时横渡太平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潮还没有回答,伊莲娜就打断他:“先生这是第二个问题,请允许其他记者提问。”

接着她就又指了另一个人,在第一个记者不甘的眼神中第二个记者得意的发问:

“请问杨先生,您的飞艇在30个小时内横渡太平洋,这肯定创造了一个记录。您是有意创造记录的吗?还有您的飞艇跟齐柏林的飞艇有什么不同?能帮我们介绍一下吗。当然我也好奇您为什么能在30个小时内横渡美国,齐柏林先生的飞艇连横渡大西洋都做不到,而相同的时间内,齐柏林先生恐怕只能横渡一下英吉利海峡。”

这个记者很狡猾,利用问问题的机会,一口气问出了三个问题。

伊莲娜在一旁暗自琢磨,是不是该改一改规矩。

杨潮已经开始回答:“首先对于记录我并不清楚,我只是想进行一次环球航行,目的吗当然不是创造什么记录,而是希望开拓国际飞行运输,在这个目的上我跟齐柏林先生是相同的。但我们的飞艇有什么不一样,大家可以看到,我的飞艇结构跟齐柏林先生的有些区别,流行线更好,飞艇两侧的凹形槽也不是装饰,而是导流槽。狭长的身躯,流线的结构,让我的飞艇最快时速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公里。”

杨潮的时速引起了一阵惊呼,这可比这世界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快多了,就是美国人刚刚发明的飞机都比不了。

等大家平静下来后杨潮继续道:“当然,这不是我这么短时间内横渡太平洋的原因,因为一百五十公里只是最高时速,巡航的时速往往只有一百二十公里左右。但是很巧合的的是,我们在九千到一万米的高空发现了一个气流层,刚好就是从日本吹到美国的。这个气流层帮助了我们,可以让我们以五百公里以上的速度巡航。我不知道这个气流层是常年流动,还是只是短时间,但是很幸运它帮了我们。”

北半球位于西风带,懂点地理常识的都知道,但是西风带上的气流可不平稳,但是一旦飞到9千到1万1千米的高空,气流就会平稳起来,后世的国际航班就在这个高度飞行。

二战时候日本人就是利用这个气候特性,从日本放飞气球轰炸美国的,日本人的破纸气球甚至都能飞一两百公里的时速,而杨潮的气动性飞艇,把速度提高个两三倍也不是问题。

“至于齐柏林先生,我个人对他充满了尊敬,因为他是飞艇的发明者和飞艇运输的创始人,我的所作所为,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齐柏林先生的致敬!”

杨潮最后的致敬没有人感兴趣,大家感兴趣的是哪个气流层,这些记者也是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懂地理的竟然也有。但是记者知道,美**方就未必知道,美国总统就未必知道,而且就算知道,以前也绝对想不到飞艇可以利用这道气流。

第三个记者果然就问道:“如果那道气流层是常年流动的,您认为这是不是说明,对开拓美国和亚洲之间的空中运输有极大的帮助?或者您觉得有没有可能应用到军事领域?”

杨潮道:“当然,一定会有极大的方便。至于军事问题,很抱歉还没有考虑过。”

看到聪明的记着都直接提出军事问题了,杨潮就不多说什么了。

外面的人群越来越多,国民警卫队有些拦不住了。

杨潮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摆摆手:“各位很抱歉,美国的民众太热情了,我想这里已经不适合我们进行访问活动了,大家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到旧金山的酒店中继续聊。”

将现场交给美国警卫队,同时叮嘱飞艇上的船员关上门,等人群冷静下来在开门,然后杨潮在美国人的保护下,坐上了一辆汽车,向旧金山市区开去。

一路上都能看到往郊外方向赶的人群,还有开汽车的,坐马车的,甚至骑马的。

由于杨潮意外的提前到了美国,因此刚才那里并不是聚集了太多的人,记者也只有十来个而已,就这些还只是先期过来探路的,很幸运他们碰上正在降落的飞艇。至于国民警卫队,他们是来提前演练的,美国人早就判断,杨潮的飞艇会引发人潮。

现在这群往飞艇那边赶的人群,则是刚才收到消息后过去看热闹的。

这是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对科技感兴趣的人比后世多了太多,这是一个梦想的时代,这时代的人普遍认为科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因此这时代就会出现一个疯狂的科技概念,比如用大炮把人打到月亮上去。

这年头时不时就有人想挑战一下科技的极限,可是就连最疯狂的人也不过是想挑战一下横跨大西洋而已,而且第一艘飞跃大西洋的飞艇要到1919年才会在英国出现,同时第一架横跨大西洋的飞机也是那一年,是一艘水上飞机,同样是英国人搞的。

但是横跨太平洋却连想都没人敢想,一万五千公里以上的距离,扼杀了所有人的幻想,所以杨潮成功后,才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这时代也没有其他媒体,大家都喜欢看报纸,报纸是所有人唯一的资讯来源,识字的人也都习惯看报纸,所以知道杨潮跨洋的人还是很多的,仅在美国不敢说有一千万人,起码八百万绝对有。

看着疯狂的人群,杨潮不由感慨,幸亏自己见机撤的早了,否则被他们围上来,就脱不开身了。

至于飞艇,杨潮倒不是很担心,这些人还不至于去破坏,而且飞艇的坚固度杨潮有绝对的信心,关上门别说砸了,就是拿炮轰,都不一定轰的开。

旧金山皇宫酒店,1875年由美国银行家威廉姆建造,酒店分为三层,全石质建筑,总共755个房间,一建成就轰动欧美,是现在加州乃至全美国最豪华的酒店。

这座酒店的总投资额达到了500万美元,在1875年这绝对是一笔巨资了,也只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才有这么大的巨额资本可供利用,只有完成工业化,社会上有巨大剩余资本的时候,才有建设摩天大楼的条件。

酒店名叫皇宫酒店,也确实不愧皇宫之名,走入大厅,就看到大理石的地面,水晶的吊灯,以及两排,一队一队树立的大理石圆柱,每一处都雕梁画栋,每一处都精雕细琢。

跟杨潮一起到酒店的那些留学生,一个个也有些傻眼,他们此时还穿着传统的儒服,带着瓜皮帽,帽子下垂着一根黑油油的辫子,一个个仰着脖子看着高大天花板上的大吊灯。

“孩子们,美国最好的酒店,住一晚五百美元,嗯,也就是六百两银子。”

一个个少年不由得张大嘴巴,六百两银子啊,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却只能住一晚。

当然杨潮不用付一分钱,这就是名人的优待,酒店老板一听中国人要横跨太平洋飞行,立刻表示愿意提供所有随性人员的住宿。

这些留学生只会住一晚,明天就会坐上开往纽约的列车,去上大学了。

但是杨潮将在这里住十天,会见各路英豪。

杨潮他们是坐车过来的,但是那些记者竟然也不离不弃的跟了过来,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坐马车,有的骑自行车,甚至有人奔跑过来。

因此酒店刚刚给学生们安排了住宿,杨潮就在酒店金碧辉煌的大厅中,等到了记者们,一场采访又开始了。

记者们的问题花样繁多,杨潮都一一作答。

伊莲娜在一旁慢慢感觉到不自在了,因为好几个记者竟然把问题问到她跟杨潮的关系上,当然她第一时间就发声澄清,但也不由得有些羞恼,可是真正让她感到不自在的是,她自己心里竟然也隐隐有种期待。

忙了一天才应付完不断赶来了各路记者。

杨潮终于在一间宽大的,带有一个大浴缸,推开门,后面就是花园和游泳池的房间中休息了。

第二天,经过一夜的发酵,杨潮一天一夜横跨太平洋的消息就已经彻底点燃了美国人的激情,风头一时压过了正在朴茨茅斯进行的日俄谈判,这种横跨大洋的疯狂举动,自然是比政治事件更吸引人了。

不过今天,杨潮可不打算在接受采访了,而是接受各类人物的拜访。

银行家、企业家、工厂主以及华人代表。

在美国人当地政府的配合下,伊莲娜帮忙筛选。

华人代表被排在第一位,有十多个当地有影响力的华人。

旧金山唐人街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华人聚居区,美国的华人很大一部分就集中在这里,虽然华人遭受歧视,但是靠着吃苦耐劳还是有不少富翁的,但是即便是富翁,社会地位也不高,因为他们不善于争斗。

这些有影响力的华人,正好就是善于争斗的,而他们的身份,一般都是帮派份子。

也就是说,这是一群黑帮大哥!

其实对于美国唐人街杨潮还是有兴趣看看的,杨潮对到美国华人把自己的聚居区,起一个灭亡了几百上千年的王朝名字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何种心理。

只是时间有限,十天时间根本不够杨潮从事活动了,因此只能在酒店里进行了。

很快十三个西装革履,戴着美式礼帽,脑袋上还吊着一根辫子的大哥们就走进了杨潮的房间,仿佛怕人不知道他们是黑帮大哥一样,所有人的西服都是黑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