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三十七节 土地问题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三十七节 土地问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回到北京,杨潮召集了农商部、财政部、国防部等几大部门讨论。

首先是国防部长段祺瑞就苏俄问题做了简短的回报,然后杨潮让大家讨论。

“沙皇失败的关键并不在武器弹药上,而是粮食,沙皇军队缺乏粮食,就在当地征集,可是这惹恼了农民了。而沙皇的士兵大都是农民,结果苏俄一反击,沙皇的军队就崩溃了。我以为俄国的农业改革,对我国有很大的对比意义。”

杨潮感叹着。

但是其他人却很奇怪,他们认为俄国的农村跟中国的农村完全是两码事啊,俄国人是原始公社制度,中国完全是私有制度,怎么能扯的上关系,他们却不知道杨潮把后世的习惯给带进来了。

俄国人的农村放在全世界也是最独特的,他们实行的是一种村社公有制度,这很奇特,历史研究认为是原始公有制遗迹,欧洲中世纪时还有残余,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就都已经废除了,法国和英国废除的极早,德国是拿破仑战争之后改革的。

而沙皇俄国却一直没有改变。

俄国农奴制时代,掌握农村的是大贵族,大贵族住在庄园中,有的跟农奴住在一起,有的则是农奴单独住在一起,农奴居住的地方叫做村社,类似中国的村子。

村社有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公有,农民每家都能分到土地,称为份地。但是村社从属于大贵族,农民必须先给地主家的农庄耕作完后,才能耕作自己家的土地。

后来在1856年左右俄国被英法两个资本帝国暴揍一顿,发现不实行资本主义不行了,于是沙皇亚历山大开始改革。当时的做法是,废除了农奴身份,农奴从此没有给地主免费干活的义务,只需要跟做自己的份地就行。

同时还允许农民赎买份地,将公有份地变成他们的私产,可是赎买价格太高。一开始还有富农这么做,慢慢的就消失了,只有一部分最肥沃的土地变成了私产,大半村社土地依然是份地。

到了尼古拉沙皇手里,俄国农村基本上是地主庄园,富农私产和公用份地组成的结构。

而且村社份地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农村耕地,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因为每个人都能分到土地,根据人口变化。有的地方10年,有的地方12年,有的地方甚至1年就分一次,后世的中国农村人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农村就是这么玩的。

这种方式保证了公平,但是却始终制约着俄国农业,因为份地被分割成一块一块小地,无法进行规模化耕种。也没有人去改良土壤,去进行水利建设。

所以斯托雷平继续促成改革。要积极推动农村中的富农去收购份地,希望组建大农场,像美国那样经营农业。可是农村问题严重,农民不愿意把公有土地分了,因为大多数人其实买不起土地。就好像后世中国政府说要把农村的土地征集搞开发,总是有农民起来反抗。

俄国也面对这个问题。

斯托雷平城里了银行鼓励富农。他认为那些富农更懂得经营,而村社里的农民则完全是混吃等死,交税不足有村社帮忙,村社也帮不了那就只能拖欠,俄国坐拥世界最庞大的耕地。粮食却始终不够自己吃,这很成问题。

但是斯托雷平的改革伤害到了这些农民的利益,他们不想自己的土地被分,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极为麻烦。因为农民不愿意私有化,你怎么办?你告诉他们可以分了公家的地,可是他们不愿意分。

农民不分地,土地就还是公有的,就不能变卖,富农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土地。

斯托雷平强硬推行,组织工作队下乡去分地,这是你家的,那是他家的。

土地分了之后,就可以买卖了,许多人为了一瓶酒就把自家的土地给卖了,因为他们那是公家的地,卖了后他还能在分份地。份地倒还有,但是已经没有那么肥沃的份地了。于是贫苦农民更加贫苦。

但是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农业整体增长了,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于是农民始终在聚积不满,所以才有革命。

而苏俄上台后,许诺农民把富农和地主的土地都归还农民,也就是归还村社,这得到了绝大多数贫农的支持,虽然形式不同,但说到底还是农民和地的问题,这就是农业社会最大的问题。

因此苏俄始终得到了农民的支持,而沙皇打回去后,倒是没有动农民的利益,可是没有粮食的时候自然要去村社里征集,征集粮食的哥萨克可是最没有素质的野蛮人,又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麻烦的是,进入欧洲之后,沙皇军队中征调了大量的农民,这些人慑于沙皇的权威不敢反抗,可是当苏俄军队一反攻,他们立刻就逃跑,逃回各自的村社里去,不想给沙皇卖命。

俄国农民也有俄国农民的狡诈,他们不给沙皇卖命,也不想给苏维埃卖命。

可是苏维埃可比沙皇狠多了。

沙皇的逃兵被抓回来,最多来一个十一抽杀,而苏维埃的军官们则是逃跑就杀的。

不但如此,苏维埃的军官也被控制的更严格,弗拉基米尔派出军事委员会,跟后世的政委可不一样,不是做思想动员的,而是监督军官的,因为弗拉基米尔手下可没几个会打仗的,因此他们大肆使用当年沙皇军队的军官来带领军队。

弗拉基米尔手下大将托妞说:“红军的组织原则,跟沙皇军队的组织原则,在形式上是极为接近的。”

但是如何防止军官投降呢,碰到沙皇的时候,很多军官确实不敢动手,苏维埃的办法是,抓人质,将这些军官的家属作为人质,他们不好好打仗,首先前线的军事委员会可以立即对他们执行枪决,他们要是敢反抗,他们后方的家属统统杀掉。

就是这样,由农民组成的没有斗志的沙皇军队,跟由工人组成了,军法严酷的苏维埃军队打了一年,最终组织更严密,更无情的苏维埃获胜了。

让杨潮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要不要出兵帮沙皇,不帮沙皇的话,以后可就要跟苏维埃接壤了,帮沙皇的话,就得直接出兵了,因为沙皇军队显然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而苏维埃却越打越勇,越打越多。

“各位认为,我们该不该出兵?”

杨潮想听听手下们的意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