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零三节 丢官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零三节 丢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零三节丢官

“这是典型的迁怒于人。日本人自己打不赢战争,怪罪到我的头上。我卖军火怎么了?中国有句古话,杀了人说‘非我也兵也’,打败仗就都是我的错?我还卖武器给日本人呢,他们怎么不说?”

杨潮愤愤不平的向来访记者表示。

这些天他一直待在大石房,一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想到还是惹来了日本人的攻击,日本人发动了舆论攻势谴责杨潮。

不得不说日本人这场战争本来应该能赢的,而且赢的一点都不取巧。

日本人动用了几乎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

他们铺设了一条从圣彼得堡一直到东京的情报网,而且动用了刚刚出现没多久的无线电台,俄国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中。情报网甚至铺到了俄国内部去,不提弗拉基米尔同志正在发动的各种ba工事件,连前线俄军中都有日本的情报人员,他们就是通过俄军内部,才摸清了是杨潮帮助俄军运输补给的。

日本人还利用跟英国的外交关系,让俄国舰队一直处在缺乏燃料的境地中,不得不一直超量装载燃料,据说俄**舰舰队司令的办公桌底下都放着煤包,甲板上也堆着煤炭,军舰严重超载,传说只要坐到船舷上,就可以在海水中泡脚。

日本人还主动运用舆论攻势,在各国收买名嘴,让这些人在报纸上不断的美化日本人,贬低俄国人,放大日本的胜利,夸大俄国的失败,起到的作用十分可观,就连他们主动偷袭发起战争,都被洗白了。

制造舆论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形象,构建国家形象那是长远工程。日本人的短期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通过舆论影响,来削弱俄国人的融资能力。因为制造出了日本必胜,俄国必败的舆论,让俄国人始终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同时日本人则很容易就能出售债券。

可以说从情报上监视俄国,外交上孤立俄国,金融上打压俄国,日本人全面胜利。

但是一次次场外盘的胜利,没有最终体现在战场上,俄国舰队历尽艰辛到底是汇合了。

日本人想不到,他们曾经距离胜利是那么近,只要他们登上203,本来战争就结束了,但是他们未曾占领203,也就不可能知道俄国人竟然会投降,毕竟203之后,俄国人还有完整的永备工事,这才是俄国人在旅顺修建的最强大的工事。

但是这并不妨碍日本人把责任都推给杨潮,说是因为杨潮违背中立法给俄国人运送补给,这才导致了日军无法攻陷旅顺,要杨潮为他们的失败负责。

“我在此敬告日本政府。推诿失败是没有用的。战场上失去的东西,永远都只能从战场上拿回来。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军火贩子生意,我承认,这是有些不光彩。但是跟德国人,美国人,还有法国人做的完全没有区别。日本人单单挑出我来说事,不过是看我好欺负。”

在记者面前,杨潮颠倒黑白,把自己帮助俄国运送兵力,拉低到跟美国人卖钢材,德国人卖炮弹一个级别。

立马就有记者不同意了:“您贸然帮助俄国人运输士兵,这显然是违背国际公约的。”

这是一个中国记者,从天津来的,他的态度是站在日本人一方的,不是日本人给了钱,日本人厉害到已经用舆论掌握媒体界,中国知识分子大都对日本有好感,因为日本人的口号之一就是帮助中国赶走俄国,收回东北。

面对记者的问题,杨潮坚决否认道:“谣言,一切都是谣言。众所周知,我只有一艘飞艇而已,这点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你们可以打听一下,一艘飞艇,能拉多少东西。而你们也都知道,俄国人从德国已经购买了几十艘飞艇。”

“一百艘了啊。对,是一百艘飞艇。”

这时候有记者提醒杨潮,俄国人已经买了一百艘飞艇。

“所以,傻子都知道,成功往旅顺运送物资的,到底是谁。但偏偏说是我,这种违背常识的事情,我相信各位报界的知识人士是不会相信的。当然某些别有用心的造谣分子除外。或者是被日本人收买,或者是对我本人有偏见。”

杨潮的解释,让记者也纳闷了,于是接下来媒体上就开始出现了质疑声,只是质疑就够了,因为有质疑就会有反对,然后大家就会去探究根源,就会将最好的齐柏林飞艇拉出来,就会发现载重吨位都是个位数的,就会发现杨潮要运送数万俄国人到旅顺,需要一年时间,就会明白杨潮不可能直接给俄国人运兵,至少他不是主力。

打蛇打七寸,杨潮就是要打在这个要害上,来化解舆论对自己的不利。

杨潮还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的,因为他是要脸的人,俄国人不要脸,所以杨潮都不敢要他们的卢布,英国人、法国人是要脸的,所以英镑、法郎就可以大行其道。

“我是一个生意人,我不希望别人抹黑我的形象,所以拜托各位记者朋友,一定要本着媒体业的良心,为我澄清这个事实。”

杨潮相信这些媒体人一定有良心的,因为他们怀里揣着厚厚的红包。

舆论攻势对杨潮是没有用的,但是日本人的政治攻势就要命了,他们要求清政府逮捕杨潮,并且将杨潮交给他们审判,这时候英国人也站在了日本人一边,向清政府施压。

而俄国人也没有保杨潮,德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法国人更是不在乎杨潮的死活,倒是美国人私下跟杨潮说,如果杨潮愿意去美国,他们愿意提供庇护。

就看清政府了,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官员拉出来,交给洋人买平安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他们还真的做得出来,尤其是日本人和英国人都出面的情况下。

“想弄死我,没那么容易。联系一下龚照清,请他帮我发一批货到天津。告诉袁世凯,我送他三万支步枪,三百门大炮,一千挺机关枪!”

杨潮让张念立刻办理这些事情。

他知道袁世凯收到这么一份大礼后,会知道怎么做的,杨潮可是听说袁世凯悄悄招了不少人,他四镇北洋军兵力达到了六万人,每镇一万五千人,远远超过了一万二的兵额。

多出了一万多人,自然缺少武器,而这段时间,袁世凯就是有钱,也没法在市场上买到军火,因为日本人和俄国人已经把市场清空了。

袁世凯自然会想办法拉杨潮一把,听说袁世凯跟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关系很铁,如果能说服英国人,自己受到的压力就少一分。

但这其实并不是杨潮的目的,眼见日俄战争要到关键时刻了,杨潮可是希望袁世凯能有一只随时进入东北的军队的。

袁世凯果然通过英国人活动,英国人提出了一分新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在上海由各国出面审理杨潮。

同时袁克定秘密来到大石房,跟杨潮进行了沟通。

“原来是盛宣怀!”

让杨潮没有想到的是,背后上蹿下跳的人物,竟然是这个盛宣怀。

“英国人想要烟济铁路,以及济郑铁路。”

烟济铁路早就通车了,济南到郑州的铁路,也已经修建了一半,明年就能通车,掌握了这条铁路,英国人就等于掌握了一条从中国腹地河南到烟台出海口的通道,那么河南以及跟河南水路相通的陕西、山西也就成了英国人的囊中之物。

看重这条铁路价值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只有英国人吃的下,可是有人真的能容忍英国人吃下这条铁路吗。

杨潮立刻就去了青岛,跟德国人总督秘密会面,表示如果英国政府持续施压,自己很有可能将烟济铁路卖给英国。

青岛总督果然坚决反对杨潮卖出铁路,并且表示德国人也愿意买下这条铁路。

德国人绝对不愿意看到山东境内有一条其他国家经营的铁路,尤其是英国人。

但是杨潮告诉德国总督,这是政治压力,跟金钱无关,如果德国人不采取行动,他只能向英国人妥协了。

德国人随即就展开了行动,驻胶州德军开始进行军事演习,并且照会清廷,要求在胶济铁路的中心位置潍县驻防军队,目的是防止有人破坏铁路设施。

同时德国政府强烈表示,绝对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并且宣布,要派两艘德国主力战列舰到青岛。

清政府一下子就慌了,他们做出的第一个对策是,罢免杨潮。

一封旨意,将杨潮身上的登莱青胶道、烟台海关道、山东通商大臣等职务,一抹到底,借此给英国人、日本人一个交代,同时诏杨潮即可进京。

“给马腾飞发电报,告诉他,那一百万两银子,他想怎么花都可以。收买到奕劻、那桐这些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载泽、载涛这几个王爷帮忙。”

杨潮慎重考虑了一下,他进京就可能被清政府逮捕,送交日本人和英国人,但是不进京他就成了叛逆,只能逃亡了,以后跟炮哥混?

杨潮想了想还是决定冒险,当年这些八旗贵胄连袁世凯都能放过,就因为收了袁世凯的银子,现在未必不能保住自己一条命。

“对了,让马腾飞必要的时候,去请示一下袁世凯!”

干这事,袁世凯才是行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