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五十节 皇帝病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五十节 皇帝病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解散了国会后,袁世凯颁布了一部《?中华民国约法》作为宪法,《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凡一切内政、外交、军事、制定宪法和官制、任免大权,统由大总统独揽,这样的大总统比过去的皇帝权力一点不少。

但袁世凯就是想当皇帝。

1月份他带着百官到孔庙祭孔后,北京就传出来袁世凯要当皇帝的说法,显然这是袁世凯放出来试探民情的,结果冯国璋立刻从江南赶到了北京,当面询问。

袁世凯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切都是谣言,他表示他大权独揽跟皇帝有什么区别,而且他们袁家人都短命,皇家又大都没有好结果,所以他不可能到死了给家人招灾引祸。

所以袁世凯心里是清清楚楚的。

袁世凯不断的做准备,比历史上更积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杨潮鼓动的结果。

他的洋人顾问们纷纷在报纸上发表看法,表示中国这样的历史背景,最适合帝制,说这话的是他的美国顾问,日本人则表示中日两国国情接近,中国跟日本一样,都适合帝制,适合君主立宪,他们的说法也得到英国人的认同。

除了造势之外,袁世凯就是跟洋人签订条约,出卖的是各地的路权、矿权,英国人连西藏修铁路的权力都要了,也不知道他们还真打算青藏铁路是怎么的。

前条约自然为的是得到借款,但也有希望得到各国承认的目的,甚至后一种目的更强烈一些,为此袁世凯始终不肯跟日本交恶,甚至把一批从日本人手里抢走的工厂又还给了日本人。

袁世凯还在地方上收买士绅,在各省都组建了什么请愿团。请求袁世凯早定国体,登基为帝。

袁世凯要当皇帝的势头,全国都看清楚了。

杨潮没想到袁世凯的渴望如此强烈,动作如此之快,为了配合袁世凯,他又放了日本人一马。暂时没有动手,打算等袁世凯登基的时候,给他一个大礼。

袁克定5月份就到了山东,先是暗中试探杨潮的态度。

杨潮早就猜到了袁克定的来意,甚至很恶心的穿上载沣当年赏赐的黄马甲来表示对帝制的支持。

袁克定很快就由暗转明,挑明了如果袁世凯登基,杨潮会不会上表。

杨潮表示当然会支持。

袁克定又表示希望杨潮进京,这样是对他爹最好的支持。

杨潮告诉袁克定他怕啊,袁大总统可是会搞暗杀的。不过如果袁大总统成了袁皇帝他就不怕了,他一定亲自去北京道贺,毕竟君无戏言吗,当了皇帝后袁皇帝就不可能搞暗杀了,那样太掉价。

同时杨潮还假惺惺的劝说袁克定要优待清室,装作一个对满清怀有迁就的传统大臣。

袁克定心满意足的走了,还带走了杨潮给载沣进献的十万大洋支票,袁克定把这看做是杨潮因为支持他爹。而对载沣这个废帝产生的内疚之心,对杨潮更加放心了。认定这是一个心向皇权帝制的传统人物,而不是炮哥那些叛党。

有了杨潮的保证,袁世凯这就彻底放心了,这几年他运筹帷幄,将革命党的势力打压的窝在东南几个省份,又编练了300万新军。其中200万是他新编的模范军,领军人物还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心想对云南有绝对控制力的蔡锷也支持他了,全国可能反对他的也就是一个广东,至于冯国璋那些人。尽管有些不情不愿,袁世凯还是可以放心他们不会站到对立面,不会直接反对的。

所以袁世凯感觉到时机已经到了,他要登基为帝,复辟皇权。

杨潮冷眼看着袁世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基业葬送,甚至还在后面推波助澜,因为他知道该自己站到前台了。

袁世凯倒台后,中国有能力收拾山河的,除了杨潮还能有谁。

原本的历史上,是段祺瑞出山,北洋势力完全压制住了革命党,而这个时空,段祺瑞的资历、实力能跟杨潮比?

袁世凯一倒,肯定就是杨潮,遗憾的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没有看到这一点。

当然,袁世凯也没有太多正确的信息让他做判断,他儿子上蹿下跳,甚至印假报纸给袁世凯看,让袁世凯以为认同帝制的人还是大多数,他也想做一个开国之君,开启一个袁家王朝,因此更愿意选择性的相信这些假消息。

其实天下人对帝制还是共和九成以上的人根本就没有特别的感觉,老百姓可没有那么高的政治热情,最关键的还是社会精英,南方新兴起的资本家,传统的老士绅等等。

说到底袁世凯要当皇帝,支持与反对的人只是五五开,大多数是不在乎。

因此决定成功与否的只有实力,奈何袁世凯以为他有300万大军,但其实能有多少战斗力,他就不知道了。

5月,袁世凯成立“帝制筹备处”,5月底蔡锷就悄悄离开北京,跑到了云南。

用了一个月整顿力量,6月初,蔡锷就打起了护国的大旗,要为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蔡锷的老师梁启超,更是不支持袁世凯,早在年初他就辞官跑到了天津的法租界,天天在报纸上跟那些帝制派打对台,发表对袁世凯不利的消息。

蔡锷一回到云南,梁启超也立刻就去了,跟自己的学生约定,“事之不济,吾侪死之,决不亡命;若其济也,吾侪引退,决不在朝。”

梁启超到底比他老师康有为有种,也比炮哥那种远距离革命军有骨气,抱定失败就死,绝不逃亡的决心,成功了他就隐退,也不当官的气节,积极帮学生蔡锷谋划军机。

要说革命党的武装力量中哪只军队最有战斗力,毫无疑问是蔡锷打造的这只滇军。

以云南讲武堂军官为班底的滇军,也是辛亥革命中唯一一只成建制起义的军队。

当蔡锷准备停当,云南行军士气高昂的开往四川,护国战争打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