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二十八节 俄国没钱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二十八节 俄国没钱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正在建设的企业据统计是四千三百多座!”

斯托雷平很有兴致参观杨潮的工业区,参观完规模已经堪称庞大的青岛、烟台和东营三座城市。

杨潮向他介绍说道。

100亿马克最后撬动了300亿马克的投资,杨潮向那些德国企业提供三分之一左右的无息贷款。

不过4千多座工厂中,1千座是中国人自己投建的,基本上都是富强党成员申请贷款后投建的,至于从其他地方来自主投资的,数量还比较稀少,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没有资金的话,该怎么解决?”

斯托雷平对杨潮的工业建设十分欣赏,但是他知道杨潮是一个大富豪,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黄金甚至超过整个俄国的储备。

“其实生产这种东西,说白了十分简单,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将劳动力组织起来从事劳动自然就是生产了。无论是政治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一样。就好像强制奴隶劳动,和用工资雇佣工人,不过都是生产的一种组织方式罢了。”

听到杨潮的话斯托雷平微微皱眉:“您是一个社会zhu义者?”

杨潮笑道:“不是,我坚持市场经济决定问题,因为副作用更小。经济最好还是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没人喜欢强制劳动,但是给他们钱的话,就很快乐的干活了。”

斯托雷平明白了,杨潮的意思是,他有钱可以花钱让人劳动,而没钱的话,就只能用强制的方式了。

但斯托雷平可不想强制劳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鼓励私有化。鼓励市场发展的。

“我想知道如果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扩大生产!”

“市场!其实市场才是经济的最大推动力,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没有市场就活不下去。找市场,想尽一切办法找市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在自己的大石房中。杨潮向斯托雷平宣扬着自己的理念。

这让斯托雷平震惊的同时,也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他突然感到,杨潮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好像就是出于这种目的,当时杨潮治下的工业企业可吃的脑满肠肥。

“可是如何扩大市场呢,您知道,我国的工业实力还很弱,工厂生产的产品根本就无法跟英国德国美国的产品竞争。国内市场即便是用高税保护。也抵挡不了这些国家产品的侵袭,更不用说开拓其他的市场了。”

“合作!”

杨潮说道。

“通过合作,绕过关税保护,为本国的商品找到有利的地位,然后通过出口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增长。像中国和俄国这么大的国家,人力、国土和资源都不缺的情况下,工业还赶不上法德这样的国家。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作为一个掌握权力的官员。我感到很羞愧。”

斯托雷平点点头:“我同样感到羞愧。但是如何能通过合作找到市场呢?比如贵我两国之间如何给相互的企业找到市场?”

杨潮点点头:“很简单,互通有无,以各自优势产业相互弥补。鼓励双边贸易,让各国有优势的产业都可以得到成长。举例的话,俄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而我国的铁矿却很低劣。我们的铁矿石长期都要进口美国的。如果通过某种方式,让俄国的铁矿石价格更低的话,就可以让俄国铁矿石比美国铁矿更有竞争力,让他们得到中国庞大钢铁厂的订单。当铁矿赚取了利润后,就会招募工人。增添机器,扩大生产,又会进一步降低价格,如此往复就会越来越有竞争力。当一个个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时候,就是国家竞争力强大的时候。”

斯托雷平听得入神,不知不觉斜着身子,紧盯着杨潮的眼睛。

“可如何让俄国的铁矿石价格比美国矿石更低?美国铁矿的机器更多,我国的铁矿里更多的是在用人力,美国铁矿石出口用船运,而过我的铁矿石必须走价格更高的陆路。所以我国的铁矿石出口到德国尚可,出口到中国的话,没有什么竞争力。”

杨潮笑道:“很简单,两种办法,相互合作!双方的政府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双方达成更好的合作。比如我可以向俄国的铁矿提供一批采掘设备,让俄国矿主可以提前得到更好的机器,而不用慢慢积累,但是作为回报,俄国矿主将用铁矿石抵偿设备的贷款。这样就提前提高了铁矿的生产力,至于还款肯定比他们积累的时间要快。这种先提高生产力,抵偿贷款的方式,提前提高效率,等于是缩短了积累的时间。积少成多,越多这样的合作,俄国的竞争力就会变得很恐怖。”

斯托雷平点点头:“可以尝试一下。那么其他方面呢,我国绝不甘心只做一个矿石出口商。”

杨潮笑道:“这只是一个例子。凡是有合作可能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政策的牵线搭桥,大大的提高效率。而这样的行业,在我们两国应该会有很多,绝对不止铁矿一家。”

“再比如纺织产业。俄国拥有庞大的土地,和比较丰富的劳动力,但是相对于中国就差了很多。所以俄国人更适合种植棉花,当然不是现代的棉花产业,而是大产业,规模化生产,用机器播种。而我国的土地就较为稀缺,不可能将宝贵的土地用来种棉花。这样两国之间就有相对各自的优势项目。俄国大产业的棉花出口到中国,中国丰富的劳动力加工纺织品。再比如石油,俄国有用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可以出口到我国。当然俄国是不甘心只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国的,我国的煤炭也十分丰富,也可以出口到俄国。”

“但是俄国是一个相对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俄国不可能自己生产所有的东西。我个人以为,俄国只要发展出大规模现代农业,开发自己充足的矿产资源,其实就已经可以变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但是同样俄国也需要一些自己的工业项目,比如军事工业就必不可少,这是国家强大的基础。以钢铁工业、军工产业为核心,从矿产到冶炼,到加工军工,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这样俄国会变得极为强大。”

杨潮的讲解让斯托雷平脑海中呈现出一副清晰的路线,以矿产、冶金、军工产业为核心,带动机器生产,组建庞大的规模化农业、矿业,足以让俄国成为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国家。

“我们这样的大国,只要组织好了,十年时间就能发展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实力!”

杨潮的话很触动斯托雷平,是的,他只需要时间,二十年也许太长,十年就好。

之后斯托雷平又去东北参观张謇他们开垦出来的庞大农场,一台台拖拉机冒着黑眼奔驰在同样黝黑的土地上,播下一粒粒种子,农场一望无际,虽然此时只是平整的连片土地,但已经让人能想到秋收后那饱满的粮仓了。

铁岭一带正在建设的庞大钢铁工业,也让斯托雷平很羡慕,俄国人的钢产量只有4百多万吨,而中国人这些工厂投产之后,就将拥有1千多万吨的产量,他也想在俄国推动钢铁工业,可惜没有资金。

看完钢铁厂后,就近就去看一座座矿山,用大型挖掘设备生产,产量相当有保证。不管是煤矿还是铁矿,矿工穿着整齐划一的制服,带着全套的安全装备,跟俄国那些光靠贫苦农民工人开挖的矿产一比,斯托雷平感觉自己就像当年彼得大帝去西欧旅行时候看到的一样,心里产生一种紧迫感。

“我们东北这里就类似俄国,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矿产丰富。所以我们在这里鼓励大农业,我们的力度可比贵国大多了,我允许有能力开垦土地的富人,免费得到大片的荒地进行拓殖,现在我们这里建立了一百多个大农场,用拖拉机开荒、耕种,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这些大农场才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开了一亿多亩良田,跟我国前一百年开垦出来的土地比肩了。”

“同样鼓励开矿,最先进的采矿设备,一个人平均顶得上手工开挖的四百倍。然后通过出口大量的矿石、煤炭,换取工业化的积累资金。将来等我们的工厂开工,直接向工厂提供原料,一条龙的产业。东北即将成为我们的匹兹堡、伯明翰!”

坐着飞艇回去的时候,斯托雷平一直沉默不语,静静的看着窗外。

当他在山东看到齐柏林—杨潮飞艇公司的时候,当时就震惊到了。

回想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可以让俄国随便揉捏的角色,这才几年时间,他突然发现,俄国竟然已经需要仰视中国了。

飞艇公司那种先进,简直是他无法想象的,长达四十米的巨大铝合金板被压制成框架,送到组装车间进行对接,然后焊在一起,安装气囊,蒙上蒙皮,一艘艘飞艇就被生产出来,然后飞到天上,丢下一颗颗炸弹,俄国的铁路就在炸弹下哀嚎。

还有四方机车、兵工厂,以及迪塞尔的柴油机厂,但是那巨大的,可以一次性加工缸径一米的巨大机床就让他震撼了,更震撼的是,杨潮告诉他,能加工多大的气缸,就能加工多大的炮管。

可是斯托雷平知道,这一切都是用黄金堆出来的。

杨潮有钱,俄国没钱。

但仅此而已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