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一十八节 上海审判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一十八节 上海审判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审判武士英、应桂馨的过程十分曲折,目前已经到了传唤洪述祖的阶段,洪述祖却赖在北京不肯来上海。

杨潮多次致电袁世凯,希望他能将洪述祖抓捕归案,交由上海自由市审判。

袁世凯却以证据不足,不愿意抓捕洪述祖,反而要求尽快审理陈其美等人。

陈其美刺杀陶成章那件事还没有结案,以前陈其美在日本没有办法,这次他跑到上海闹事,结果被抓住了,这就可乐了。

袁世凯专门派出司法部总长王宠惠来参与审理陈其美和杀手蒋光头。

光头哥在刺杀了陶成章后,立刻立刻潜逃日本,成了陈其美的心腹。

但是这件事情脉络清晰,陶成章也是同盟会元老,陈其美他们的事情很快就被挖出来,是一起同盟会的内斗事件,当事人也都没有否认,而是在各自找理由,比如光头哥和陈其美一口咬定,当时陶成章也想暗杀他们,所以他们才以杀止杀。

这就是一群青帮liu氓的逻辑,充满了江湖味道,还自以为自己的江湖逻辑是合理的。

但是不合法,王宠惠按照现行法律判处陈其美和光头哥死刑,两人8月被枪毙于黄浦江边。

杨潮看到报纸上,面露惊恐和迷茫的光头哥行刑前的照片,也不由感慨起来,一个枭雄就这么死了。

以谋杀罪枪决了陈其美和光头哥后,炮哥在日本上蹿下跳大骂不已,发动舆论谴责袁世凯残害革命功臣,但有个鸟用,打又打不过,骂两句能干嘛。

而且报纸上并没有同情陈其美。杨潮和袁大头支持的报纸很快就鼓动了风潮。枪决了炮哥手下骨干陈其美后,报界是一片赞扬声,表示此举是彰显了法律的尊严。

炮哥也不是吃素的,他鼓动起一股审判洪述祖的浪潮,并且直接就把矛头打在袁世凯身上,直言是袁世凯指挥洪述祖暗杀了宋教仁。

这时候大头哥发现也保护不住洪述祖了。只能将他交到了上海,让王宠惠、伍廷芳等人组成特别法庭进行审理。

洪述祖这个人,他父亲就是淮军官吏,在官场上很有能量,光绪年间,介绍洪述祖到刘铭传手下任中军参谋,是标准的淮军出身,跟袁世凯出身相同。

因法军劫军火事件收受法军2000两白银,被判三年监禁。买通狱卒越狱逃至武昌。 逐出湖北又在其父旧交岑春煊手下任汉口清文局坐办,勾结洋人伪造地契卖给洋人,造成外事交涉。

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缉拿,洪述祖又通过世交时任清警部侍郎赵秉钧向张之洞求情,结果洪述祖被逐出湖北,后又跑到上海租界。

亥革命爆发后,得到袁世凯的赏识。在袁世凯得到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委任洪述祖为内务部秘书。并授予三等嘉禾勋章,成为袁世凯嫡系。

很显然这就是一个人渣,勾结洋人出卖军火,勾结洋人伪造地契,却屡次都能平安脱险,这人是个胆大妄为,而且背景很硬的官二代。

上海法庭公审。在各路记者的见证下,慢慢事件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洪述祖交代,今年3月,他来到上海,找到旧友。青帮成员、江苏驻沪巡查长应桂馨。允诺应桂馨事成之后,奖现金五十万元,授二等功勋的许诺,应桂馨又找了青帮兄弟,兵痞出身的武士英做为杀手,在火车站强杀了宋教仁。

案发不久,凶手应桂馨、武士英先后在租界落网,供出主凶袁世凯、谋划者赵秉钧、直接指挥人洪述祖。

洪述祖当时确实出现在上海,因此有重大的嫌疑,所以法庭有权力传唤洪述祖问询。

被法庭审判之后,洪述祖供认不讳,但是他表示他只是受命行事。

显然洪述祖对他被袁世凯抓捕送到上海来很不满,认为自己被袁世凯抛弃了,他打算给自己脱罪,把袁世凯他们拉出来。

“你说是袁大总统指使你的?”

王宠惠阴沉着脸问道,他阴沉着脸不是他不高兴,而是他有些紧张了,审判一国总统,在在国外都不常见,而且根本无法问询,因为元首是有豁免权的,只有卸任之后,才有可能被法庭审判。

所以只要洪述祖能证明是袁世凯给他的命令,那么是不能抓捕袁世凯的,洪述祖也就没有了罪过,这个理由也是王宠惠他们这些法官用来说服洪述祖的理由。

“我方当事人有证据!”

洪述祖的律师已经将一叠电报纸呈交到了法官面前。

王宠惠拿起电报,当着所有旁听人员,大批上海名流、洋人领事、以及袁世凯秘密派来的一些眼线的面,开始一一念诵这些电报。

电报的内容让袁世凯的眼线不由变色,他们没想到洪述祖这个家伙,竟然保留了来往密电,不是已经让这家伙销毁了吗。

主要有一份洪述祖致应桂馨的密电:“冬电到赵处,即交兄手,面呈总统,阅后颇喜,说弟颇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进行。”

这是洪述祖告诉应桂馨袁世凯知道了应桂馨的计划,希望尽快施行刺杀计划。

二月二十四日洪述祖致电:“来函已面呈总统、总理阅过。以后勿通电国务院,因智(称赵秉钧)已将密本交来,统归兄一人经理。”

这是要求应桂馨以后发电报不要直接发到国务院去,以免暴露,同时其中牵扯到了赵秉钧。

三月十三日洪述祖致电:“毁宋酬勋位, 相度机宜,妥筹办理。”

这是洪述祖承诺用勋位酬谢应桂馨刺杀宋教仁。

三月十四日应桂馨发电:“梁山匪魁四出扰乱(指宋教仁在各大城市演说指责袁世凯),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

三月廿一日应桂馨密电:“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

这是汇报已经成功的刺杀了宋教仁。

洪述祖的辩护律师以这些电报,尤其是以其中一些从国务院中发出来的电报作为证据,证明是袁世凯主使,赵秉钧同谋,洪述祖负责联络,应桂馨、武士英出手刺杀了宋教仁,洪述祖在其中只是一个沟通往来的作用,算不上主谋。

因为洪述祖提供了新的证据,王宠惠以法庭需要重新取证调查为名,宣布暂时休庭。

很快全国报纸就报道了这些证据,全国掀起了一股批评袁世凯的声音。

袁世凯和赵秉钧也没有想到,洪述祖竟然敢保留着这些密电,当即出面否则这些证据,一面跟王宠惠联系。

这些证据是不是真的自有法庭取证调查,王宠惠这种人是有理想的,是不会受权贵操控的,而那些电报是不是从国务院发出来的,以这个时代的科技,还是有能力分辨的,因为电报局电报往来,都是有记录的。

可就在这个紧要时刻,赵秉钧突然死了!

赵秉钧是怎么死的,中毒死的,谁下的毒?没人知道。

赵秉钧四千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七窍流血,但是死前意识清楚,交代家人,死后把他安葬在皇陵附近:“以葬身陵麓,近先帝为嘱”。

由于赵秉钧死前,没有供认袁世凯,这就成了一桩悬案。

同时给上海的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洪述祖的证据,只能证明他跟应桂馨有直接联系,只能证明他参与了暗杀宋教仁事件,甚至连赵秉钧有没有参与,也只是洪述祖的一面之词,根本就没有铁证。

跟后面的袁世凯,就更没有直接联系了。

王宠惠以证据不足为由,无法起诉赵秉钧,就更不用说袁世凯了。

最后定罪,洪述祖三人以暗杀宋教仁为名,判处谋杀罪名成立,执行枪决。

由于证据不足,对袁世凯和赵秉钧免于起诉。

这就是正确的法律程序,是完全合法的,但是炮哥是不能接受的,或者说有一大帮人,都不能接受,因为很多人都相信袁世凯是有罪的,认为法律是不公的。

炮哥在报纸上大肆造势,要求袁世凯下台,要求袁世凯为宋教仁的死负责。

炮哥的呼声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因为所有人都认定,肯定是袁世凯密谋杀害宋教仁,眼看审判将他牵扯进来后,又谋杀赵秉钧灭口,所以要求袁世凯下台的声音很大。

“尊重法律,相信法律!”

杨潮对此评论道。

法律就是法律,只讲证据,不讲人情,也不考虑民间的感情,不受舆论的挟制。

不过袁世凯这一手确实玩的狠,但是却是一招败笔。

“袁世凯时代结束了!”

看到这个结果后,杨潮不由叹道。

袁世凯的时代结束了,因为通过这两年观察,杨潮发现,袁世凯骨子里还是一个老派的人物,一个纯粹的中国式的政治人物。

赵秉钧可以为了袁世凯去死,典型的中国式主公和死士关系,相信袁世凯肯定会善待赵秉钧的家人,但是袁世凯此举也将众叛亲离,因为作为一个传统封建势力的老大,他已经护不住手下人的时候,手下也就不会追随他了。

而且这一年多来,袁世凯的各种手段,都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先是国会政治运作中,身在北京,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袁世凯,竟然输给了宋教仁这种人物,显然对代议政治,袁世凯完全没有经验。

当出现危险的时候,他还是用的那老一套,暗杀、谋杀等等。

袁世凯跟炮哥一样,为了自己的权力,也是倾向于用刀子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