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九十二节 富强党大会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九十二节 富强党大会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我知道在坐的很多人,都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感到十分振奋。清帝退位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我也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对同盟会充满敬意,而对我采取的行为感动不解,甚至抱有不满的情绪。”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因为你们都是年轻人吗,心里有些激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们没有分清楚有些事情的性质,那我就必须站出来批评你们了。如果一个拿着国外资助,打着爱国旗号,搞乱自己国家的人,都能被称为英雄,那么这是对英雄的侮辱。”

“我欢迎清帝退位,但是我要表明的是,他们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他们是革命党,我们是工业党,他们是破坏性质的,而我们是建设性质的,我得强调这一点,希望大家牢记。”

大石房会议室中,九十多位富强党干部齐聚一堂,杨潮开场就对最近的事情做了总结。

他必须跟这些人讲清楚,因为对杨潮来说,这些人就是他思想的延续,是他理念的执行者,说句好听的,是杨潮理念的推广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就是杨潮的爪牙,是帮杨潮做他想做的事情,帮他实现他的理想。

所以杨潮必须让这些人跟自己的思想统一。

好在这些人都是精英,而且全都有留学背景,除了一个人之外,全都是欧美学派。

如果说在日本,炮哥的同盟会是老大,在欧美杨潮的富强党就占有绝对优势。

从张之洞执政到现在,清廷总共向欧美送出去了三万人,其中一万两千人都加入了富强党,第一是因为富强党在欧美重点发展。从报纸媒体,到机构组织都十分完备,第二是富强党的理念还是比较能够吸引这些人的。

而在日本之所以炮哥的组织是老大,第一是因为杨潮看不上日本,此时的日本教育水平跟西方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日本人向西方派遣了十万计的留学生。清廷反而大量往日本派遣学生,这能学到什么东西?历史证明,后来对中国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那些人中,比如钱学森了,李四光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欧美学到的学识,即便是在日本留学过,后来也会继续去西方深造,就好像日本大学毕业的精英。第一选择也是去西方留学一样。

所以杨潮更重视欧美,在欧美经营的时间最早,投入的精力也最大。

第二则是因为去日本留学的学生的问题,由于张之洞一向鼓励学生留学,却分不清欧美和日本的差距,所以大量洋务派官员都选择派送留学生去学费更低,生活更便宜的日本;张之洞掌权之后,更是给与留学生以举人、进士的头衔。这鼓励了民间大大小小的富裕家庭。这些有钱人,无论是土老财还是资本家。都纷纷派子弟出去留学,希望得到这样的政治待遇。所以造就了一个大大的留日热潮。到日本的留学生人数,比去欧美的加起来都要多,达到了五万多人。

又因为日本自身的高等教育还不发达,甚至无法满足本国学生的教育,因此去日本上学的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上的都是野鸡大学。是日本民间商人为了迎合中国有钱学生,而烂开的学校,很多日本政府都不认可,是日本教育部整顿的对象。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很多学生连日语都没有学会。倒是学会了一身臭毛病,吃喝嫖赌抽样样俱全。

但是有一点,这些学生,许多都是有钱人家娇生惯养的公子少爷,年纪不大脾气却大,因此是比较容易煽动起来的,所以炮哥才得到了大批这样人物的支持。

当然炮哥的理念还是比较唬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炮哥重破坏轻建设,没玩没了没个头,这让杨潮难以接受,而且炮哥也太不择手段,没有底线了,革命可以,但是依靠一群黑帮革命?这太没有廉耻了,很难让人相信是正义的。

“建设,记住是建设,是脚踏实地的建设才能造就一个强国,而不是永无止境的破坏。造就现在法国的,不是大革命,而是工业革命!恰恰是大革命终结了法国作为一个可以跟英国相抗衡的大国地位,沦落为一个在全世界被英国压制住的二等国家。”

“再说,法国人底子厚,他们可以经得起一拨又一拨的折腾,可是我们却不行。”

杨潮继续说道。

说道这里才算结束,然后开始说正经事情:“我这里有一份数据,300万、88%,这是目前,我们山东在校学生数量,和小学入学率。因为执行教育制度时间还短,目前中学和大学数据暂时没有意义。但是小学是基础,我认为这份数据相当的漂亮,所以我再次表扬我们党的潘逊同志,在不到五年间,他一直默默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自从受命办教育之后,修建了上万所小学堂,其中一千所是达到西方标准的新式学堂,其他所有学堂也都加入了进行数学教育。潘逊同志这种埋头苦干,一心建设的精神,我感觉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杨潮说着,站起来走到一旁的潘逊跟前,向他拱手施礼,躬身九十度。

潘逊一直就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从1908年开始,负责山东的教育事业,然后就开始大力推行新式教育,不断的改建、新建学堂,从上海、天津、烟台等口岸城市,不断的引入师资力量,普及四年小学教育。

但是他能取得如此成绩,没有杨潮的大力支持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潘逊立刻还礼,连说不敢。

杨潮亲自扶着潘逊坐下。

杨潮又接着表扬了李富安。

李富安几年前通过组建出厂税务司,在山东组建了一个工业总局,统管整个山东的工业企业。可以说他做的是不错的,但是也有一些瑕疵。他有一个堂弟,在他考中留学奖学金后第二年,也考中了去法国的留学生名额。学习的是工商管理。回国后,李富安将他招收进了自己掌管的出厂税务司。

但是出问题了,他这个堂弟,仗着他的威势,竟然勾结串联,在税务司中搞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仓鼠集团,贪污**。

李福安发现之后,当时气得要杀了他堂弟,他记得杨潮说的那句话,如果洋人管理的时候不贪,而李福安管理的时候却出现贪污,这是李福安对杨潮的侮辱,李福安同样认为,堂弟羞辱了他。他检查海关仓库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在详细一打听,发现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连底层的铃字手都知道他堂弟是一个蛀虫,他当即拎起一根撬棍,走到堂弟的办公室就开始暴打。

幸好被人拦住的早,他堂弟才没有被打死,但是却打断了一条腿。为此李富安还被衙门抓了起来。险些要判刑,最后他的家人说服了表弟。表示不予追究。大清律讲究民不告官不究,这事才不了了之。

之后李富安痛定思痛,组建了一个庞大的监察团队,开始进行严密、常规性的审计,一度监察团队的人数,都超过了整个管理团队。但是却也在没有出现他堂弟那种问题。

有高效的税务司和工业总局管理山东工业,虽然山东还有其他衙门,但是工业方面的管理,却极为高效,在全国都很出名。吸引了天津到广东等几乎所有口岸城市的工业资本来投资,也被那些资本家将山东的条件带回了家乡,山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让很多资本家都希望他们的省份也能模仿。

“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身体。你可老多了啊!”

李富安工作还是很拼命的,跟他过去在赫德手下一样,这是一个有不一样追求的人。

但是太过操劳,尤其是贪污**的治理难度,远超他的想象,他也开始对赫德理解起来,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赫德那种不允许中国人进入高级管理层的做法。

“廉政文化不是一时半会能建立的。这是文化关系。我们国家历来是一个权力社会,西方则是商业社会,权力讲究的就是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商业行为则必须诚信公平买卖,否则就做不下去。因此我们的社会中广泛缺乏诚信文化,让掌握权力的人不贪真的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只能一方面提高管理者的薪金待遇,让他们可以不贪的情况下也能有体面的生活,一方面还要建立严密、高效的监察团队,让贪腐者没有立足之地。贪腐的成本太高的时候,也就没有贪腐了。过个几年,廉洁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那才是长久之计。”

“但是急不来啊。你现在已经做到很好了,只要坚持住。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要坚信我们总是能成功的。”

杨潮安慰着李富安,他堂弟的事情,让他总以为是自己身上的污点。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啊,你的监察、审计团队中,可是一定不能出现蛀虫的。”

杨潮强调道。

李富安点点头,但是也不敢像第一次那样跟杨潮打包票了,因为他真的不敢在相信人心了,他了解的堂弟,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弟都会被腐蚀,他还能相信谁?

表扬了一下李富安取得的成绩,也对他进行了一些鼓励,杨潮接着批评了一个人:

“我还要批评一个人,王求同志!作为我党的宣传部长,我认为他这几年来是很不称职的。我党的宣传工作,他甚少有开创性的工作,甚至不甚关心。反而一心在做他的工厂。”

王求借了杨潮十万两银子,开办了一个石化工厂,但是就像杨潮预料的那样,前景十分不好,一直都没有盈利不说,还被洛克菲勒的石油出口涨价逼得不断亏钱,十万两银子已经全都倒贴进去了,现在他已经借了一圈钱,却连工人的工资都无法维持,本来就不算大的工厂,现在已经走了一把的技术工人了。

工厂经营不好,王求就越是关心,就越是花费精力在工厂上,至于富强党的宣传工作,已经基本上成了一个花钱找其他报纸写软文的形式了。

王求脸色涨红,但是却无从辩驳。

“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是调整一下以前的一些缺陷。我们富强党目前有党员九千人,全都集中在出过留学人员,却忽视了国内广大的同胞,这是很不合理的。所以接下来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向国内的广大同胞,广大的爱国、有意愿建设国家的实干家发展。比如张謇那样的人,是完全符合我党的理念,也符合加入我党的条件的。”

“同时我们一直把目光聚集在精英阶层,这也是不对的。广大的工人同胞,技术骨干,但凡是接受我党理念的,也都应该吸纳进来。我党不是某一个阶层的党,不是某一个势力的党,我党是全国人民的党,是立志建设国家,造福全民的党!”

最后杨潮将下阶段工作的发展方向定下来,然后又听取了这些同志的汇报工作。

这些人大多数都曾在各个洋人企业工作,杨潮当年给他们的任务是,让他们埋头锻炼三年,只要在技术和管理能上能证明自己的,杨潮就帮助他们创业,现在符合这个要求的,已经超过了三百人。

杨潮让这些人制定项目,编写计划书,然后提交到自己的秘书处进行审核,如果切齿可行,杨潮就将给与他们一笔超过十万两银子的贷款,作为他们的启动资金。

在座的这些干部,其实大多数都在那三百人之列,因为作为干部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更大的锻炼,所以往往在企业中表现的也都比较好,基本上都爬上了中层管理阶层。

所以一个个讨论的十分激烈,都是在表达他们对经济的理解,三句话不离他们各自的专业和行业,可以看出,这些人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成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有条件创办企业了。

亲切的交谈,在每一个问题上,杨潮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尽力说服、影响和感染这些人,让他们跟自己一个想法,一个声音,一个方向。

热烈的开了一天会后第二天,杨潮就坐飞艇飞向了北方。

而杨潮到达北方之前,就已经批准了吴佩孚的作战计划。

1912年5月,黑龙江刚刚解封,春水卷着浮冰向着下游的大海中滚滚流淌。

而沉寂了半年的东北战争,又一次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三十万中国士兵,如同黑龙江的滚滚洪流一般,向着赤塔进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