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八十二节 辛亥是一种革命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八十二节 辛亥是一种革命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清廷老臣张之洞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已经好几天看不了各地的奏折文书了,一看脑袋就发胀。

但是前线传来的一个个消息,还是让他感到满足,四十年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的国家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虽然这一线曙光不是他直接带来的,而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年轻人,以一种激进冒失的方式带来的,他依然很高兴。

张之洞面对杨潮的时候,有时候不由得想,当年他跟李鸿章这波人是不是错了,洋务运动的方向没有错,但是步子迈的太浅了,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大踏步前行呢?

但有曾国藩在,他张之洞不行,李鸿章也不行,曾国藩那一座山挡在他们面前,他们只能仰望,谁都没有足够的威望强行翻过那座山。

虽然感觉到身体不太好,恐怕活不过这个年头,但是张之洞还是很高兴自己没病没灾,这算是善终,可以躺在自己的床上,床边围满了孝子贤孙,在所有人的悲哀中慢慢的闭上自己的眼睛,这种死亡又有什么好怕的。

但是他还这有点怕,或者说是不甘心,眼看着国家在上升,眼看着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就要见到结果了,他却要死了。

嗨,操心这些干什么,后面的事情,是杨潮那些人去操心的,他该跟李鸿章一样,临死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身后事,而不是这些功名之类的东西了。

看到一个幕僚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电报纸,张之洞知道又有消息了。

“大人,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可是前线的问题?”

张之洞不是太在意,杨潮在前线坐镇。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即便是暂时的退却,他宁愿相信是杨潮那小子又在给老毛子玩诡计,说道阴谋诡计,尽管吃了一辈子洋人的亏,但到现在。张之洞都不太看得上洋人的外交手段,不过是仗着实力强横胡乱拨弄罢了,抡起合纵连横怎么比得上中国人呢。

“不是前线,是武昌出事了,新军造反了!”

“什么!”

张之洞大惊,立刻拿过电报看起来,武汉新军造反,湖广总督瑞澄贪生怕死,带着大小官员都跑了。这份消息,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还是铁路公司的员工弄清楚情况后,冒死发出来的。

昨天?

一想到昨天杨潮在前线浴血奋战,一天时间连破俄军三道防线,将俄国援军打退,继续对俄军正面反攻,以期在三个月之内。将战线推进到俄国国土上。

而武昌竟然出事了,新军竟然出事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武昌,自己一手打造的新军,张之洞的手开始抖了起来,一种难以压抑的羞愧感和愤怒冲上的头颅,立刻眼前发黑,身子站不稳。手摸着椅子扶手缓缓坐下去,可是突然就跌倒了,从椅子上滑了下去,在幕僚老大人老大人的叫声中什么都听不到了。

“什么?武昌新军造反,占领武昌城。总理大臣张之洞晕厥!”

杨潮坐镇哈尔滨,几乎在收到俄军退却到满洲里的消息的同时,杨潮又受到了北京的消息。

此时战争的态势是,俄国人一部十五万人被杨潮军队分割包围在齐齐哈尔,另一部十万人被逼退到了满洲里,而赤塔一直往西到伊尔库茨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所有的火车站,转运点,铁路桥梁,全都被飞艇轰炸,俄国远东交通彻底瘫痪,杨潮已经开始计划如何消灭满洲里和齐齐哈尔残敌的计划了,这时候武昌起义了。

杨潮还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改变了那么多东西,怎么就无法改变这个起义呢,杨潮不是反对武昌起义,而是觉得不是时候,在先稳定后改革和先革命后建设两个选项中,杨潮毫无犹豫会选择前者,对社会破坏更小,对国家更为有利。

原本的武昌起义之前,不是四川先乱起来吗,现在川汉铁路稳步推进,什么保路运动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发生,怎么武昌还是乱了。

其实很多东西确实改变了,但是更多的东西并没有变,武昌起义本就是一场意外,是因为满洲军官欺压汉人士兵引起的,是一场兵乱,而不是有什么政治抱负的起义,只是很快就被同盟会给利用了,这些打了军官,甚至杀了军官的士兵,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投靠同盟会,硬着头皮跟着造反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革命,让杨潮有些措手不及,张之洞的昏厥,更是让杨潮感到流年不利,坏事情都攒到一块了。

这时候英法美三国联合调停,希望终结东北战争,可是原本就希望跟俄国人和解的杨潮,却突然拒绝了调停,反而要一心作战下去了。

杨潮心里明白,英法美三国是看到中国发生了革命,跟俄国人一样,所以认为到了调停的时机,认为中国人此时不会太讲价钱。

可正因为如此,杨潮反倒更要打下去,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之前,就不能跟俄国人坐在谈判桌前,否则得不到该得到的,还会有很多后遗症。

“段祺瑞听令,率你部三万人,并张国柱部、牛辅部各三万人,继续包围齐齐哈尔。”

“吴佩孚听令,命你带主力开始攻击满洲里,一千架飞艇全归你节制,日夜不停的轰炸,炮击。我不想听到任何困难,任何伤亡和借口,我只要满洲里。攻占满洲里,先将战火烧到俄国去。齐齐哈尔继续围困,反倒不用着急。”

哈尔滨指挥部中,杨潮不断的下达命令,部署完之后,将前线的指挥权分给段祺瑞和吴佩孚之后,他立刻就赶回北京,此时他需要在哪里处理朝政,尽快将国内局势稳定下来,然后在重新启动下一波攻势。

这就是为什么杨潮要尽快攻陷满洲里,因为需要在下一次重启攻势的时候。直接就在俄国国土上开战。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一时间先进宫,拜见皇帝载沣。

载沣此时也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武昌起义那可是造他们满人的反的,讨回来的瑞澄过分的夸大了叛军的实力,更是让八旗子弟人心惶惶。

载沣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原本的历史上,跟袁世凯达成协议,让袁世凯付出后,他就退隐了,以摄政王之尊,拱手将权力交给了袁世凯,哪怕到最后袁世凯逼迫他儿子退位,他也没有出头。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他是皇帝。当康梁集团失败,将皇权的虚弱彻底暴露,载沣也能痛快的接受张之洞领导,接着推出宪法,他乐得当一个虚君皇帝,可是南方的同盟会连这个虚君都不让他做,而张之洞一听到消息就晕过去了,朝廷群龙无首。老大臣一个个凋零,连杨士骧前年都死了。

载沣能用的大臣。眼下也就一个端方,还有赶回来的杨潮。端方第一时间,就已经自请去南方镇压反叛了,端方也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曾经长时间在湖广为官,那些造反的新军都是他练出来的。可以说都是他的旧部,他去了后,剿抚并用,应该很快就能平息事端。

朝中吗,幸亏杨潮紧急从前线赶了回来。

“爱卿。如何是好。前线急迫,国有叛乱,可否议和?”

载沣张口就问,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了,虽然眼下占优,但是如果俄国人要价不是太过分,大清就认输一回,让俄国人先跟日本打,等大清收拾了山河,在杀出关外跟俄国人决战也不迟。

“启禀皇上,议和一事万万不可再提。国内汹汹,若再议和,怕是要激起民变。”

载沣一听也有道理,更加着急了,这样复杂的局势他可应付不来,否则原本的历史上,也不会请袁世凯出来,让权给袁世凯处理了。

“皇上,当务之急是延请名医,先给张相治病。而且该做下一步打算了,该选一个新的内阁总理了。”

杨潮毫不避讳对张之洞病情的不乐观态度,他早就知道张之洞的身体在衰败,1909年的时候就知道张之洞活不过三年了。

能拖到今天才死,已经是因为他这几年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可是武昌起义这种事,还是让他承受不住了。

原本历史上,张之洞就是被载沣气死的,这个时空载沣没有机会,张之洞大权独揽,这次完全是被武昌的事情气的。

选新的内阁总理,这谈何容易,现在能用的大臣中,载沣心里有数,一个岑春煊,这人有能力,但是人称官屠,到哪里都会掀起官场风波,得杀一大波贪腐的大臣,虽然平时是大快人心,但是这时候显然不利于稳定人心。另一个是端方,端方要去平叛,暂时脱不开身。

难道要让杨潮这么年轻的大臣做总理?

载沣不由犹豫起来。

“皇上起用袁世凯吧!”

载沣正在犹豫的时候,杨潮开口了。

载沣不由一愣。

起用袁世凯?

可袁世凯是因为跟八旗起冲突才倒台的,起用袁世凯能稳定人心吗?

载沣没有立刻同意,也没有一口回绝,他得好好想象,还得跟自己几个弟弟商量一下,他始终只相信身边的人。

但是很快就传来了坏消息,启程南下平叛的端方,在火车站被刺杀。

这一下子就把载沣打懵了,端方这样的大臣竟然被杀了,这是天要亡大清啊。

与端方被杀消息一起来的,还有各种局势恶化的消息,收到湖北影响,湖南也乱了,九江也乱了,接着陕西新军也发生了起义,短短几天时间,好像全天下都造反了。

此时杨潮再次提议:“皇上,起用袁世凯吧,只有袁世凯能收拾局面。”

这次载沣没得选择,只能同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