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政府工第作报告

钢铁时代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政府工第作报告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1914年,3月13号,也就是全体会议的第九天,经过了一天的休息之后,闭门会议开始了,启用了最大的2万人的会议室,因为这是西北第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杨元钊权衡再三,还是把属于西北的媒体,和一部分的军人,工人,学生代表,引入到了其中,让他们共同感受西北的强大。

这些代表的总人数差不多万人,加上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和代表,2万多人把力量挤得满满,代表们前排就坐,剩下的就坐在后排,主席台上,是12个位置,他们分别是在西北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一批人,也是整个西北权利的掌控者。

刘澍在做最后的准备,虽然,成为了西北的政府首脑之后,他也历练出来了,别说是万人,十万人的会场都经历过,但是他此时却异常的激动,19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在五年计划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可是只是一个基本的数据,要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稿子,不单单是要有数据,还要有介绍,必须让人如同实景一般,观看到过去一年之中西北的成果。

哪怕作为政府首脑,哪怕作为为数不多,对于西北极为了解的领导人,当一份1913年的答卷,摆放在刘澍的面前的时候,他除了激动还是激动,很多事情他都知道,甚至一些重点项目的数据,可是加在一起形成的数据,特别是跟世界主要列强做了一个横向的比较,他才能够真切的发现,原来西北是真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空口白牙,平白的吹嘘的。是真的强大。

关于每年的数据统计,是从1910年开始的,1908年的时候,只是一个西北商会的统计,到拥有了地盘之后,数据也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数据,是分成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体系,有些甚至还不会拿到刘澍这里,他根本就不知道。

4年来,西北的数据变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2年的粗放型,只是考察钢铁产量。发电量,工业总值和增加值,逐步变成多个方面,多个领域,从城市化进程的,工业总量,分类工业量,到不同门类。不同的类型的。

因为庞大,所以整理工作的也变得比较的关键。数据汇总从原来的进入到新年之后的1月份披露,到现在的3月,基本上都是隔过了农历新年以后,新的政府报告和工作安排,让整体的布置非常有体系,加上五年计划。终于赶上全体会议之前,最终完成了全部门类的统计。

数据,在后世的大受弊病,数据造假,造卫星等东西。直接影响了很多人对于数据的观感,对于一个庞大的,拥有快5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没有什么比数据,更能够直观的表现问题了,这也是杨元钊强烈要求的结果。

刘澍最后整理了一下仪容,准备跟别人一起出去,而手中的纸,看起来平常,却重达千斤。1913年一年,从1908年,西北起步开始,西北的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不是原来那样,一穷二白,连最基础的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的弱国和小国,5年的时间,西北扎扎实实的成为了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工业国家。

杨元钊坐在主席台的正中央,他的左手边是刘澍,代表着政府的首脑,右手边,则是冯玉祥,代表着军方的力量,然后其他的人,分别坐在两边的,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了几下,刘澍走上了发言台,在做政府工作报告。

刘澍首先总结了过去 一年的成绩,关于工业的具体总数字,放在了最后,先是分类的介绍,第一个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工业数值基础钢产量,钢产量,一向是工业国家的支柱,进入钢铁时代之后,就一直非常重要,在冷兵器时代,钢铁代表着武器,代表着铠甲,代表着盾牌,这些都是一个军队的最基础的实力。

很难想象,一群衣衫褴褛,拿着木棍和农具的,能够打败一队训练有素,浑身上下都武装在兵器铠甲之中的战士,除非是有其他条件,或者是人数超过了无数倍,在十倍的差额之下,武装到牙齿的一方,肯定是获胜者。

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伴随着战舰,火炮,枪械,这些钢产量直接表现的地方,钢产量的重要性急剧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面,钢产量 已经是国家的根基和底蕴了,在不少国家的基础数据之中,第一个就是钢产量。

下面的代表们都屏住呼吸,早就知道西北非常的强大,可是有多强大,谁也拿不出确切的数据来,现在,这个数据来了,之前就有人估算着,西北的产量到底多少,有说三五千万吨的,有说七八千万吨的,有的更是大胆的超过亿吨,可是那都是猜测,在刘澍手中的这份报告之中,却清晰的记录了钢产量的真实数据。

刘澍稳稳的坐在主席台上,平静的吐出了钢产量的数据,1913年整年,西北完成粗钢生产18900万吨,生铁生产79亿吨。

数字不大,可是在数字的背后,分别是万吨和亿,这两个数量级,代表着庞大到不可想象,这是19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上面的数据,这个数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呼,要知道,1908年,中国的钢产量数字,连这个零头也算不上,也就是汉阳铁厂的8万吨铁和4万吨钢,而现在翻了数千倍,这已经不能说是大发展了,只能够是奇迹了。

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可是一个个的分类,却得出了差不多的结果,西北经过了6年的发展,逐步调整,形成了以白云鄂博为中心的白云鄂博钢铁集团,太原特种钢铁集团,蒙古钢铁集团,上海钢铁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在内多个超大型企业,以龙头带领,发展极为迅速。

5大超级钢铁集团,白云鄂博是超大型的钢铁集团,依托着白云鄂博的铁矿石,由于靠近西北,很多的技术改进项目,可以得到很快的应用,白云鄂博钢铁集团,也是第一批完成了大型氧气吹顶转炉改造的钢铁企业。

从1908年,1909年,西北的钢铁起步,第一个就是规划2000万吨的白云鄂博钢铁集团,白云鄂博独特的环境和庞大的资源,推动了钢铁的大发展,有了第一个联合钢铁企业之后,复制起来就容易了。

从1910年,到1912年,白云鄂博钢铁集团进行了3期工程的 改造,在原有的2000万吨的基础上面,更进了一步,完成了3期的改造,第一期扩充3000万吨,第二期扩充5000万吨,目前白云鄂博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年产钢铁在亿吨的恐怖的托拉斯工业结合体,生产的粗钢,不但是其他的钢铁的原料,也是整个西北大规模建设的基础的。

1913年8月份左右,最后12个氧气吹顶转炉的改造完成,白云鄂博已经形成了9成以上的转炉化,剩下,12个最庞大的,总量高达1800吨的大型平炉,主要是直接铸造大型钢铸件使用的,而且那个也进行了氧气吹的改造,生产效率大大增加了。

白云鄂博钢铁集团之所以能够超过亿吨的生产能力,也就是得益于的氧气吹顶和转炉的改进,相对于平炉几倍的生产效率,钢产量的暴涨,其中的**成,就是技术改造获得的提升。

刘澍的报告在继续,钢产量不单单是一个冰冷的数据,还有很多别的东西,白云鄂博这个最大的钢铁基地,是中国钢产量的核心,拥有者牢不可破的地位,不但强调了亿吨的数量,还专门的提到了美国在1913年的,全年的钢产量。

美国作为曾经的世界工业第一大国,钢产量也是冠绝群雄,3180万吨的产量,是德国的2倍差一点,是英国的四倍多,可是只是一个白云鄂博,就相当于3个半的美国,这样的数据,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下面席位上面,伴随着刘澍一口一口的数据,一连串的掌声响起,在座的,除了来自白云鄂博的代表,或者是跟钢铁,跟重工业领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的代表,知道一些关于白云鄂博的奇迹,剩下的,还是第一次听说,一节12米的钢轨,不过是50公斤,亿吨的钢铁代表着什么,白云鄂博亿吨粗钢之中,除了三分之一,提供给特种钢或者合金钢的企业,进行更高级的钢铁的熔炼,剩下的大概一半,就是钢轨钢和建筑用钢,正是白云鄂博的出色产能,支持了西北在1913年的大规模建设,遍布在整个西北,各种的高楼大厦,建筑工地,公路,铁路,桥梁,这些都离不开钢铁的支持,甚至整个黄河流域的改造和大量水设施的兴建,其中也使用了大量的白钢钢铁,钢铁形成的骨架,支持了西北的大跨度发展。(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