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八百四十九章 谋夺西伯利亚

钢铁时代 第八百四十九章 谋夺西伯利亚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readx;要想富,先修路,这一个简单的话语,成为了至理名言,不但后世偏僻的乡村致富的解决方法,一个物产丰富,却交通不便的村庄,一旦贯通了公路,立刻可以实现腾飞,这样的例子,在后世比比皆是,甚至在这个时代,20世纪初,也是如此,美国为什么会发达,几十万公里的铁路,就印证了他的发达,铁路在陆上以难以想象的优势,成为了第一的运力,可以给铁路经过地区带来难以想象的好处。

就拿中国为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什么选择沿海城市为开放城市,原因就在于交通上面,庞大的国土面积,改革开放初期极弱的国家,海运拥有着难以想象的优势。至于历史上面,为什么东北会曾为工业基地,同样是这个原因,在建国之后,东北是整个国家铁路最密集的地方,拥有工业所需要的一切,在哪里发展会事半功倍。

铁路的密集,不能代表着工业区,但是没有铁路,工业区的发展,也不会太顺利,甚至发展不起来。这是个朴素的道理,杨元钊也非常明白,所以从包头开始,铁路密集的在西北出现,西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的工业中心,完成了杨元钊愿望,不但让包头成为了中国的鲁尔,而且是远超过德国鲁尔工业基地,别的不说,现在包头辐射的范围之中,3500万吨的钢材产量,仅此一点,就超越了美国,拿下了钢铁生产第一大国的称号。在这个钢铁等于底蕴,等于基本实力的时代,达成这一点,就让西北能够在诸国林立之中,站稳脚跟。

不过西北发展,在西北的几个核心区域之中,发展的非常的顺畅,从包头特区。到蒙古的南部,山西陕西,这些地方在西北机器和交通的双重支持之下,发展的迅速。已经在短短几年时间之中,赶上了别的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工业中心和基地,但是其他地方,特别是西部的地区。空有庞大的资源和土地面积,一直以来,没有多少发展,原因就在于气候条件恶劣,戈壁沙漠比比皆是,根本就没办法发展,

中国缺少空间,这是后世无数英才证明的,如果中国能够拥有更多的空间,中国的发展讲不可限量。杨元钊很认可这一点。蒙古之战,对俄之战,布局南洋,甚至跟日本正面的一战,都是为了拓展空间布局。

在历史的节点之中,一战是唯一可以借助的地方,只要俄罗斯发生革命,西北就可以拖着这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少曾经被沙俄割据的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回归。甚至可以窥视西伯利亚的,这中间,需要谋划的东西太多了,俄罗斯太大了。曾经的拿破仑,甚至二战时候不可一世的希特勒,都在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面前,吃了大亏,中国也不小,蒙古加上新疆。庞大的国土面积,要想调集兵力,有些太困难了,大量的铁路兴建,就成为了最关键。

本身,这些铁路,杨元钊是打算让生产建设兵团上的,让他们发挥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应该能够完工,但是伤亡和损耗多少,一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是大量战俘的出现,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在战俘之中,有些是受过教育,并且会驾驶的,他们稍稍培训,就是出色的工人,只要注意,不把他们往死里用,依托着部分的生产建设兵团,就能够形成几条施工队伍。

现在,整个东部的平原地区,铁路网络已经相当的密集了,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城市,最少就有2条铁路交叉通过,最多的,甚至出现了八条铁路的米字形的结构,在这个时代,甚至是在后世,8条铁路相交的米字形结构,也可以说无愧为铁路枢纽城市了,这其中,几个新出现的大型铁路枢纽,全部都在西部,这些也成为了的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新增的超级大城市。

首当其冲的就是包头新区,除了新区本身而言,有8条铁路贯通,周围,还有3条铁路环线,让最少16条不同的铁路,会跟新区相连,包头新区,也成为了整个中国,铁路最为密集,联通能力最强的地区。

目前的包头新区,2800万的常住人口,3200万的流动人口,共同构筑了一个超级大城市,要知道,英国和德国的本土,都没有超过6000万人,而西北轻松的做到了这一切,规模庞大的城市和先进的机器设备,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创造这财富。

西北拥有整个世界上,最强的工作效率,液压系统和大型工程机械的普及,让西北的生产建设能力,冠绝于整个世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本身中国人的生产效率,就比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强大的多,要不然,曾经美国大铁路,别人都修建效率极地,华人出现,就让它的速度加快。

出色工人加上合适而先进的机器设备,就拿巴格达铁路为例,建设速度是曾经设计上面4倍以上,德国人计划之中,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之下,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够修成,但是西北却只用了一年多一点,而且一下子就是双线,不但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还加大的通行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现在德国稳坐钓鱼台,跟这一条铁路有很大的关系。

也因为这一条铁路,中国施工队开始进入到德国之中,对于德国的不少的重点工程进行施工,一方面解放了德国的劳动力,另外一方面,从最根本上增加了德国的战争底蕴,无论是基尔运河,还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都对于德**事有极大的促进。

3b铁路成功让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连成了一体,相互之间可以快速的增援,虽然现在,这一点还没有被德国利用上来,可是目前在冬天之中,德国准备的对俄罗斯的攻击计划之中,针对这一点的动作很多,会调动2个方面军,分别进入到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联合这两个国家大军,对于俄罗斯进行三方面的打击,争取快速的占据库伦。

在合理的安排之下,詹天佑和铁路建设局的工程师们,以极大的热情,建设着中国的铁路,强大的建设能力,让中国铁路建设不停的提升,通车里程相对于之前,大跨步的发展,短短的几年,就建成了超过20万公里的铁路线路,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复线和三线,极大的增强了中西部的运输能力。

饶是如此,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铁路兴建有些滞后。比如说西部城市,在最开始,西北要把整个西部纳入到他的体系之中的时候,在战略的高度,才兴建了一个贯通整个西部省份,省会城市的两条铁路,这两条铁路,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修完之后,算是把西北的一些偏远省份,彻底的纳入到了西北控制的范围之中,就国家的完整性上面,对中国来说,是维护了稳定,同时增加了西北的控制范围,可是这一条铁路因此却给铁路局带来沉重的压力。

因为只是一些省会城市,西北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就拿新疆为例,166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省,是很多中原省区的数倍以上,可是人口上面,在宣统年间的统计,不过是200万左右,这其中,条件较好的南疆,一共是180万人,地域更大的北疆,不过是30万人口。

其他的省区,未必有新疆这么的极端,可是人口都相对比较稀少,客运上面比较的稀少,根本无法发挥出这些铁路全部作用,货运上面,西部资源虽然不少,可是有资源的地方,大部分是比较恶劣的地方的,这些地方修建铁路的难度,是之前数倍以上,所以暂时没有力量修建,最终货运也是相当的稀少。

在进一步就困难重重了,这些地方地域广阔,可是自然条件相对比较的差,不少都是戈壁滩涂,或者不适合居住的地方的,虽然杨元钊按照后世的经验,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这些地方,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居住的地方,或者是矿区之类的,兴建了一些工业基地,但是大题上面,这些地方,是比较艰苦的,在拥有了一定的人员之后,再增加,就有些困难了。

正因为如此,一条贯通西部城市的铁路,不但没有给铁路局创造利益,反而为了维护它,铁路局需要每年付出5000万左右的成本,虽然这对于交通旺盛,体系庞大的铁路局而言,不算什么,可是商人追逐利益,在没有足够利益的前提之下,没有人愿意白白付出,哪怕是杨元钊也同样,再三的引导之下,除非是强行的命令,否则,很难引导他们把资金投入到这些地方而来。

现在,有了这些劳力,加上杨元钊庞大的构想,为西北和中国裂土开疆的大前提之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量的低成本的人力的出现,甚至还不必考虑死亡率的问题,只要不是死的太多就可以了,这是天赐的好机会的,充沛的人力和机械能力,萦绕杨元钊野心大规模修路计划,终于可以大跨步的迈进了,一个密集到难以想象的铁路网,即将在西部戈壁滩上出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