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五十一章 海军起步

钢铁时代 第七百五十一章 海军起步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舍尔他们达成了目的,亲自的操纵了这么一个几乎达到五万吨的庞大战舰,他们获得了这么两艘超级战舰,几乎超过了这个时代任何在船台上或者下水的战舰,是第一个真真正正的超级无畏舰,完美级,高速战列舰,如果唯一有些缺憾的是,这一艘船的防空差了一点,这是天生的不足。800

这个时代的海军,还认识不到防空的重要性,可杨元钊知道,一战暂且不说,飞机的性能还没有达到威胁战舰的程度,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技术装备的水平日新月异,飞机的载弹能力和功能性的深入,空中已经成为了新的杀伤所在,一艘没有防空的战舰,几乎是先天不足。

在幻想级上面,杨元钊已经尽量留下余量了,可惜这是一艘基于大炮时代的战舰,一切的设计上,都向着炮击战靠拢,如果强行的设置防空,幻想级的实力就大大减少,总不能考虑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弄一个四不像出来,还不如强化某一方面的优势,未来大不了让这个战列舰推移,专门为航母作战群设计防护巡洋舰好了。

幻想级一次次的高速冲刺,俺早训练科目一次次的重复着,大炮不停的怒吼,射出的一发发的炮弹,几千发的炮弹,就这么的炸鱼一般的随便依次打出去。期间,甚至因为炮弹不足,还由补给舰送过来两次,在兴奋之中,水兵们都有些精疲力尽了。位于指挥和炮台之中,负责收集数据指挥系统小组。也搜集到了足够的数据,他们都把数据记录下来。用无线电报,传输给了位于青岛的基地,上百名程序员和软件专家,开始就这个进行了一系列的编程,减少无谓的计算,加强计算效率的,逐步的完成这个控制系统。

现在整体的系统,已经初步的完成,相对于人力操纵。这个反应速度块了12倍,准确度也提升了60%左右,已经能够作为实战使用了,可为了保密,还有接下来的有关双船,甚至是四船控制计划,那需要更快的运算速度,更大软件设计量,更多的模糊计算的方法。但是一旦完成,当双船,三船,甚至是更多的船。完成了一个体系之后,牵扯的炮火更多的情况之下,威力和命中率也会有巨大的提升。( )说不定交错射击之下,在最密集的火力区域命中对方的话。甚至存在一击击沉的可能性。

当然了,这需要的工作量巨大。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这个系统会在未来中国舰队之中使用,不会使用到德国舰船上面,那里面,只是一个简化的单独瞄准系统,就这样也能够让这一艘船的战斗力大增,独特的光学瞄准技术,更快的反应和指挥系统,会让火炮的精度更高,彻底的避免感觉和幸运所带来的不确定型,坚定的向着敌舰压缩空间。

在第一批,第二批,差不多2000多名的德国水兵抵达一天之后,这两艘船回到了青岛船厂,在船坞之中,会进行简单的保养,主要是舰炮的更换,动力系统和船底,因为耗费较少,只用稍稍的清理一下,可是火炮却必须要更换了。

10天高强度的训练,几乎把20门15寸的舰炮给打废了,看着被连续大口径火炮发射,微微有些变形的大炮,舍尔也忍不住感慨,真的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训练,在德国从来都没有训练的这么狠的,甚至在炮管出现了一定的毛病的情况之下,炮手们依然凭借着经验,进行激发,一方面证明了炮管的质量,另外一方面,在特殊的情况之下,这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这在德国的时候,绝对不可能这么浪费。

8000多发的炮弹,让舍尔也了解了这一艘战列舰的威力。也让他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一艘船的强悍,在回归到青岛造船厂的第一时间,就给海军部发报,从他的亲身经历之中,仔细的描述了这么一艘船的威力,现有的战列舰,一对一的情况之下,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即便是设计之中的巴伐利亚级,再不经过大规模的改装之前,也未必是这么一个战舰的对手。

提尔皮茨接到了电报,愕然之中隐隐有些得意,这一个合作意向,是在他推动下这才成型的,本以为只是收获几艘合格的战舰,却没想到西北拥有如此强悍的生产能力,居然刚刚接触到战舰,就把威力发挥到了这样的程度,这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果说法比安的说法,还有可能是设计师对战舰的自夸的话,舍尔的意见,几乎是一锤定音的,他相信这个学生,他的意见,也从侧面上印证了很多关于幻想级的数据。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提尔皮茨就向威廉二世报喜,不管其他的船怎么样,这五艘幻想级战列舰,已经超越了巴伐利亚级,成为了未来公海舰队最强的一只战列舰编队,如果那个猎户座,速度上能够追的上幻想级的话,完全可以成立一个高速战列舰编队,转门用来迂回和对付战巡编队,这种能够跟主力战列舰掰腕子,速度追的上战巡的,简直是战巡的天然杀手,当数量相差不大的舰队碰上的时候,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德国海军部认可了这一艘船,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要求这一艘船入役,这一个交易基本上完成了,这些战舰出色的性能,舍尔满意,海军部和威廉二世也极为满意,专门用电报吩咐舍尔这边,只要西北这边,可以让船尽快的入役,一些方面不必太过拘泥,可以做出不少的让步。

正是这个命令,让一贯严格舍尔放宽了很多的尺度,答应了西北这边的条件,给与西北这边更多的名额。从最开始,交易这一个战舰的时候,德国方面不可能抽调到足够人员,最终只是1.9万人,能够勉强的开行这些船,不可能发挥出整个舰队的全部功效,西北趁机提了要求,在补充了舰队的人数之外,还可以拥有一部分的见习人员,最终得到的数字是1.4万人的上舰名额。

有关这个数字,从最开始的计划开始,就争夺了很久,西北这边一直都想要增加名额,德国一直都没有吐口,当战舰上,人员超过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下,会造成人员拥堵,并不适合海试。

这一次,夹着幻想级强大的优势,经过了几轮磋商,特别是舍尔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增加到了1.8万人的。别看这4000人的增加,这代表着4艘战列舰的满员和8艘以上的重巡的额定人数,对于西北而言,战舰从来不是问题,焊接和大量新工艺的出现,让西北的造船时间大大的减少了,从铺设龙骨到下水,最多也就是9个月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到下一批战舰下水,9个月的时间,如果1.4万人,还需要再找到接近一半的人员,才能够把战舰开走,而现在,减少了不少,1.8万人如果勉强的话,已经可以开走,补充一些不太重要的岗位,让新人进行磨合,有一比二的新老比例,这样的舰队,更容易的形成战斗力的。

杨元钊很清楚,这些人是西北在短时间能够找到的,所有海军的人员了,这包括了北洋水师的老底子,旧清庭的水师舰队,还有一部分海员转化来的人员,再继续抽调的话,很容易影响到远洋航运业。

大规模推行的渔业,现在已经行程规模了,现在,整个中国海疆,有超过3万艘大小不等的渔船,从事渔业的渔民几乎达到了百万,可是渔民是渔民,虽然跟战舰有想通的地方,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海军,只有真正的海军学校,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合格的海军军官战士,特别是一些高技术领域的,必须通过理论和实习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够培养成功。

杨元钊一贯关注军校,否则不会在西北陆军刚刚兴建的时候,就下手寻找蒋百里,成功的把陆士三杰邀请到了青岛,也投入巨资,在蒋百里的帮助之下,建立了一个军官学校,这成为了西北历史上,画龙点睛的一笔,哪怕后来,西北经过了几次危机,连续几次的扩军,军队的实力都没有因为迅速扩充而大幅度下降,西北军校功不可没。

海军不是陆军,海军军校,也不是陆军军校,中国曾经拥有马尾海军学校,也培养了一大批的近代海军军事人才,北洋水师之中,说得出名字的舰长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于马尾海军学校。

可是甲午海战之后,打垮了中国人的海军梦,马尾还存在,却已经式微了,哪怕是北洋,也只留下了三艘海级的底子,别说是重建军校了,就算是维持住海军,在换装之后,还能够成功发挥出海军战舰威力,都很困难。

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杨元钊就只能够把目光投向国外,本来是想要从德国找到一个合适的校长,然后拉起班子的,谁知道,还没有等真正成型,负责接触青岛事物的西北官员,突然告诉杨元钊,在青岛,有一个现成的军官学校,是海军方面。(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