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392章 这水看来要被搅浑了

钢铁时代 第392章 这水看来要被搅浑了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现在的西北,在威廉二世也好,提尔皮茨的眼里也好,地位上升了,法比安的存在,让他们对于质量方面非常放心,远东那边迅速行程的战舰生产能力,让德国拥有了爆战舰的能力,甚至比英国更强的爆战舰的能力,一个强占的胶州湾,就换取了相当多的硬通货和战舰,虽然是可一不可在的举动,但是主力舰的扩充和公海舰队的增强,却是实打实的。

一次性从西北购买的战舰略微有些多,公海舰队需要船,可不是在短时间下水这么多,算下来人员的需求也是很多足足1.9万人,这不是陆军是海军,这样的需求不是那么容易把满足的。海军本身就是技术装备较强,需要人员较多的一个军中,海军在整个世界上面,也是教育水准很高的一个军中,就说几十年前的中国北洋水师吧的,他们的军官,几乎都有正规的海军学堂的经历,大部分的军官,还曾经留洋,在国外的海军学校之中学习过,普通的水兵之中,也是掌握文化知识较多的。

人员抽调完了,不能说是完美,却也只能够说是差强人意,可要怎么把他们送到远东区,让提尔皮茨有些头疼,好在,斯佩中将的东亚舰队,在一个月之前,按照惯例回归,本来需要轮训的人员之中,全员上岗,又能够添加的岗位上面,一律的上了双岗,甚至是三岗,这样算下来。东亚的回归舰队,可以搭乘5000人左右,这已经是东亚舰队的最大搭乘人员。

在人员抽调上面。提尔皮茨考虑到就近原则,在为数不多的东亚舰队之中抽调700人,这就是5700人,剩余的1.33万人,就需要乘坐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过去了,总不能乘坐邮轮么,那样太明显了。几乎不可能隐藏的住,是一定会被英国方面或者协约国发现的。

1.33万海军士兵。有鲜明特征的日耳曼人,还有着非常明显军人特征,如果乘坐邮轮的话,必定会让英国人注意到。到时候发现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一些比较知名的海军军官,天知道英国人会有怎么样的反应,甚至为此痛下杀手都有可能,要知道,为了保证战斗力,提尔皮茨抽调了3名战列舰舰长以上军官,和多达20名曾经担任过重巡洋舰,驱逐舰队指挥官,雷击舰队指挥官高级军官。一旦遇袭少了1.33万的海军,其中还包括了各级舰长和军官,这对于德国海军。对于公海舰队,都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打击,这可比输掉一次海战,沉没三五艘战列舰来的沉痛。

提尔皮茨为此考虑了整整3天,最终,一个海军后勤部的官员的随口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原来他是负责后勤统计的。正好统计从1909年,公海舰队进入到无畏舰时代之后,军需变化情况,发现从1911年开始,从中国订购的军需物资逐步的增长,到了1912年达到了之前的4倍,进入到1913年,前面6个月时间,就达到了1912年全年的1.5倍,预计全年也会增长到四倍。

为什么会实现这一切,一方面,因为巴格达铁路的贯通,这绝对是对德国一个巨大的支持,德国可以不通过地中海,直接从中东,通行这么一条铁路,甚至拥有了控制在德国和西北手中的一个巨大的新港,巴士拉港,特别是杨元钊从欧洲购买了大量商船,拥有了超过200万吨的运输能力的时候,这一条线的发挥达到了极致,从1912年开始,差不多有80万吨的物资,通过巴士拉港,通过巴格达铁路,进入到了德国境内,而今年的上半年,6个月的时间,居然达到了120万吨,全年几乎可以肯定突破到280万吨的程度,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之前,西北在建设巴士拉港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把巴士拉港,建设成500万吨,甚至是千万吨的庞大港口,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个笑话,甚至连德国也认为如此,巴士拉港,哪怕是在巴格达铁路完全通行的情况之下,最多每年也就是七八十万吨。

可是现在看来,西北早有眼光,今年通行到德国的货运总量可能会达到240万吨,可是通行到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就有差不多30万吨和120万吨,更别说还有少部分进入到了巴尔干半岛,仅仅是这些,巴士拉港转运能力就达到了400万吨左右,这还没算通过巴格达港,向西北运输的货物300万吨,这样算下来,年吞吐量几乎达到了700万吨,快要达到饿了千万这个数字,这一点这个在远东边陲,看起来根本就不起眼的这个小港口,居然是世界上排号的庞大港口,这是西北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正是这个看起来完全没有联系东西,让提尔皮茨想到了办法,巴格达铁路和日益兴盛西北航运,让提尔皮茨感觉到眼前一亮,中国目前拥有超过的300万吨的海上运输能力,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超过200艘船,活跃在从中国到巴士拉之间的航运线上,德国从中国进口的资源和各种的工业产品都是通过这里运输的,当然了,还有一部分,通过土耳其进入到地中海,销往英法等国。

1.33万人,如果分成200艘船的话,可能一艘船上,最多就是一两百人,至于巴格达铁路,更是运力充沛,目前双线已经完工了的90%左右,在西北的机车和指挥之下,整个铁路的运输量,完爆之前东方快线。

这运输的是军人,又不是什么富商或者是普通的平民,他们在纪律上面,非常的出色,在列车的选择上面,完全可以不考虑客车,乘坐着货运的直达列车,在各地的转运车站上车,直接进入到车厢之中,一直要到巴士拉才下车,而且不是在商港下车,而是在军港下车,这样保密性就相当的高了。仔细的考虑,并且在海军部参谋们细细的研究,发现可行性非常的高,比之前草草的定下来的几个预案,都强的多,也不容易被发现。

提尔皮茨是一个有决断的人,既然发现了方案,就紧急的联络西北,在专门架设电报网络之中,直接联络到了包头,接到了提尔皮茨的电报,杨元钊是又惊又喜,早就清楚德国同意了西北在开战之前收回胶州湾,这里会成为西北真正迈向海洋的第一步,当西北提前一步占据了胶州湾的前提之下,没有任何人能够夺走它,密集的陆基大炮构筑的青岛要塞,又加上了训练有素的西北陆军,几乎不存在任何被攻陷的可能性,除非陆军如同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之中那样,陆军大败退守要塞的情况下。

西北国防军,是杨元钊来到了包头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它成立的时间不长,却军功卓著的,不但瓦解了外**立的突发情况,也抵挡住了俄罗斯百万大军的入侵,让西北成为了让世界侧目势力。

作为西北唯一可以依靠,实打实的通过战争崛起的力量,杨元钊从最开始对于西北陆军的投入都没有减少,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都尽可能的满足,现在陆军已经发展成为了,拥有125万军队,2000架飞机,其中还有西北二号这种划时代的轰炸机,超过7万门大小口径的大炮的一支陆军,最关键的是,他受到的是现代化的训练,平均服役时间超过了3年,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

德国派出了规模庞大的海试军队,这让杨元钊看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军中,海军崛起的希望,德国一共会派来超过1.9万人,并且允许不超过1.4万名的中国海军人员上舰,其中6000人还是真正的海军岗位,虽然只是低级岗位,却对西北帮助很大,西北通过海军学校,从北洋挖人,从马尾曾经的毕业生和参加过北洋水师的人之中找到人员,可是西北海军的盘子依然不大,加在一起,不超过1.5万人,这些人,真正能够成为战列舰水兵的寥寥无几,更别说舰长,总舰长,分舰队长这些专业性强的岗位,一只舰队,从下水到成功入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哪怕西北节约了火炮方面的海试项目,用计算机寻找出最佳的火炮安装方法,可是其他的项目,最少也要6到8个月,在德国海军的帮助下,全方位的参与到德国海军的海试之中,这对于中国海军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杨元钊看来,甚至未来战争爆发了,他也愿意有选择的进入到德国舰队之中,去继续加强实习,这一批的军舰下水之后,下一级别和批次的军舰生产,会在三到五个月之后开启,以9个月的周期来说,海军最少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提前的海试和熟悉,这对于中国海军形成战斗力,非常关键。

杨元钊的亲自关心之下,参谋人员跟德国进行联系,进行了时间上面的对比和驳接,尽可能满足德国方面的需要,甚至为此不惜的延缓了一些船的船期,这让提尔皮茨非常满意,而整个运输和方案,也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顺利的完成了,最终这个运输和海试的方案被定位为代号希望行动,没错,这既是德国公海舰队的希望,也是中国海军初生的希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