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七十八章 渔船设计

钢铁时代 第六百七十八章 渔船设计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几个月之前,杨元钊走的时候,是从上海走的,临走的时候,还处理了江南造船厂的一些事物,可是几个月左右,江南造船厂的模样,彻底的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看着像是作坊式的发展模式,逐步的有了一个企业的特征。

来自于西北方面的企业管理和标准化,让江南造船厂的精神面貌大大的发生了变化,调走了一部分熟练的工人,可是来的,是更多的,技术更加出色的工人,让江南造船厂的技术水平得到稳步的提升,一个个的工人,一个个的船坞,一个个的机器设备。

杨元钊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无数设备,几个月的实践之中,已经完全的安装完毕,基本上,就民用的标准而言,江南造船厂可以生产一切的船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设备完全可以自产,而且性能出众,价格较低,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体的造船成本又压缩了20%左右。任何情况之下,压缩成本,都代表着利润的提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聂云台都是兴致勃勃的。

西北的工厂除了带来人员之外,还带来的技术,特别是在杨元钊之前一手主导的并行工程和认证工程,这个世界上都是刚刚起步的体系化研究工程,越是大型化的工厂,越是表现强悍的。

之前的江南造船厂不能够称之为大型,可是现在,扩充了大量人员和机器之后。绝对够得上这个称号了,来自西北的人员,经过了近距离的观察。特别是一点点的落实,借助着实际情况,减少中间环节和运输过程,虽然还没有达到最完美的形态,这种情况之中形成的体系,每一个人都可以全力以赴的,在8小时。甚至是6小时的工作之中,达到之前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效率。

工作效率提升了,时间减少了,连带着的成本也就降低了,在现在主流的船舶价格还在每吨180-230美元左右的情况之下。江南造船厂的成本只有每吨85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以230美元每吨的价格情况下,利润高达2.8倍,而且船坞的使用率,船只的下水速度等等,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这些又极大的加强了船坞的使用率,以5000吨级船坞为例。之前的江南造船厂,5个月生产一艘船,一年下来。只有1.2万吨的生产能力,而现在,3个月,甚至一些前期不必要的工程,可以不在船坞之中进行,有可能在年底的时候压缩到2个月。只是这一点,船坞的使用率就达到了3万吨级。足足比之前提升了2.5倍,正等于是一个船坞当成2.5个来用。

这些都是钱啊,聂云台也感觉极为的兴奋,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把属于增加和他们聂家的资本,放在江南造船厂是最佳的选择,强横的生产能力的,出色的质量,让他们接受了更多的订单,太古在见识过了西北船只的质量和进度之后,主动的要求增加订单,除了太古之外,还有诸多洋行和一些外国商团,把订货的放在了江南造船厂,都是5000吨级的货船,订单最少已经定到了明年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正因为杨元钊在欧洲大肆购买旧船,一些本不在淘汰标准的船,因为杨元钊挥舞着钞票,被淘汰了不少,既然淘汰了旧船,那就需要买新船,首先要买的就是主流的1万吨级货轮,可惜目前世界都在扩张运力,加上英德之间的军备竞争,要争取不容易,这时候这些船主就退而求其次,选择5000吨级的货轮,虽然落伍了一点,可是胜在便宜,操作也相对简单。

杨元钊的订购旧船的活动,不但让他获得了大量可以直接使用的旧船,而且还让江南造船厂获得了海量的订单,目前看来的,最少有12万吨左右,这倒是要给无心插柳的举动了,未来,当江南造船厂的船坞全部到位,所有的万吨级,两万吨级,甚至众多5000吨级的全部到位之后,江南造船厂的船坞总量会达到惊人20万吨左右,到时候,江南造船厂才会迎来真正制造狂潮。

在杨元钊前往德国的时间之中,万吨级船坞已经回来了,聂云台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着力放在这个船坞的建造和准备上面,万吨级货轮,看起来单位的收益率比不上5000吨级的,在船坞的利用率的,生产成本,还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关键是市场,目前世界上主流的传播,可是的1万吨级的,这是远洋货轮的标配,5000吨级的市场,已经少了不少,如果不是这一次二手船事件造成的运力缺乏,根本不会有这么多5000吨级的船舶订单的。

杨元钊抵达之前,关于这一次的目的,已经通过信件,告知了聂云台了,按理说,在整合船坞,行程生产力的过程之中,是不方便做别的,杨元钊郑重的下达命令,让他必须要考虑这个。

很简单拖网式渔船,这个法国人皮埃尔不但真的是听说过,实际的做过,他当年所在的造船厂,是法国最大的民用渔船和远洋渔船的生产船厂之一,作为主工程师,他甚至策划了10来个不同档次渔船,可惜脑子里面的存货,跟杨元钊的这个要求的有较大的差别。

杨元钊要求皮埃尔设计的,有两个种类,一个是2000吨级以上,大型远洋渔船,这些渔船都是自重700-1200吨左右,载重量在1000-1500吨,拥有500吨级冷藏库的大型远洋渔船,这是从来都没有遇见过的,这个时代的海洋捕捞,还是在近海的,远洋之中,天知道那里有鱼,都是通过渔场进行的,有一些存储,甚至简单的加工,可是冷酷,却没有。

正因为熟知造船业,也见识过冷库的作用,皮埃尔很清楚500吨的冷库,足以让大部分的船只,在外面有数个月的活动。

另外一个则是1000吨级以下的,拥有200吨左右的冷藏库的小型渔船。

这两个都是远洋渔船,还有一些要求他设计的300吨一下的小船,不用皮埃尔亲自出手,只用最后的把关就好了,哪怕是小船上面,也有冷库的存在,一个150吨的小型渔船,拥有一个10吨左右的小型冷库,50吨的小型渔船则是3.5吨左右。

冷库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保存,一些比较珍惜或者少见的鱼雷,他们的腐烂速度特别快,这个时候,没有冷库的情况之下,只能够白白的扔掉,可是有了冷库,一方面,可以在海上停留的瞬间更长,增加渔民的效率,另外一方面,也增加收入的。

冷冻机,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在这个冰箱刚刚问世的时代,皮埃尔也接触的少,可是他清楚功用,在知道了预留的大小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了。

冷冻机在世界上,属于是新锐产品,可是对于西北来说,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基本上吃透了空调和的冰箱的压缩机原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由杨元钊借助着一体机来满足的情况之下,后来,大部分的情况之下,都是由专门的来生产,西北的机床的出色加工能力,加上越来越上升的专家队伍的,实用性的民用冰箱和空调,已经出现,船用冷库,可以容纳的空间,比家用的要宽大的多,这样设计和布局更加容易,只要解决了电的问题,这根本不是问题。

特拉斯随手的画出的柴油发电机的图纸,在每一艘船上,都可以用到,剩下的只是一个渔船的设计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吨位的能力,合理而完美的设计每一个功效的作用,方便操作和捕捞,这是渔船最重要的功效。

杨元钊抵达的时候,皮埃尔还在紧张设计之中,他和手下设计师,已经连续不断的设计了一天左右了,杨元钊拒绝了聂云台四处看看的提议,决定直接的前往设计室,渔船对于整个渔民海军计划,特别的关键,早一天成型,后续的银行拨款和投资的工作就可以进行下去,以50吨的渔船为例,只要有足够材料,足够的人员,可能十几天,甚至更短的时间之中,就可以见到实物,借助着实物的宣传,也可以跟着进行。

自甲午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主力舰了,在世界列强从1万,到2万,再到3万,现在已经奔向4万吨的时候,中国的最强战舰不过是三四千吨,这在甲午时代已经是勉强被成为主力舰的时代,在快20年后,甚至只能够进入到舰队之中做防护,战列线都走不上去,这是一种悲哀,他无时无刻不期待着中国海军的崛起,心中的急迫感,让他感觉分秒必争。

设计室内,杨元钊没有惊动正在绘图的皮埃尔和助手们,稍稍的看了一下进度,就在外面等待,差不多3个小时之后,皮埃尔兴奋的声音传来,杨元钊和聂云台对视一笑,终于完成了,差不多有一天多的时间,不知道皮埃尔会拿出来一个怎么样的渔船出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