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六十三章 无线电报

钢铁时代 第六百六十三章 无线电报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在科伦坡港勉强的停留4天,在驻扎在科伦坡港的英国总督的一再催促之下,庞大的船队才开始,在决定要走了之后,英国方面不但送来了足够的给养,也送来了大量新鲜食材和当地特产,态度跟之前截然不同。

数百艘各种各样的货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持续的向东,波涛汹涌的海浪,击打着船身,带来阵阵的摇晃,杨元钊平静的坐在船舱之中,看着外面不停冒起的浪花,微微的有些发愣,此时此刻的他,看不到有丝毫有病的迹象,眼神之中,精芒不停的闪烁。

英国人的态度,很明显,是有问题的,越来越多的海盗,似乎代表着某种的迹象,虽然他相信,这些列强不会直接出手,西北还没有得罪他们到了那种程度,可是不得不防,万一他们痛下狠手呢,列强们,能够达到今天的这个程度,那个不是双手沾满血腥,都是在无数的争斗和丛林法则的竞争之中,走到今天,在关键的时刻肯定敢于下手。

特遣小分队离开船队,已经有7天左右了,从离开的地方到科伦坡港,3天时间,磨磨蹭蹭最终在科伦坡港呆了4天,已经是最大限度了,不过长时间的停靠不行了,还有别的方法,航速因为杨元钊的私下动作,降低了2节左右,从原来10节左右,降低到了8节,不是不能降低下去,这个船队之中。不是西北这边的海员,人多嘴杂之下,很多手脚都不方便动。真的被别人发现动手脚,反倒是比较麻烦。

杨元钊在出海之后的2天时间,不是白呆的,英德的驱逐舰,都是在外围,在船队的内部,他是可以做动作的。借助着联络舰队,跟其他的四个部分都联络了。最少无线电是布下了,一共12台大型无线电收发机,被布置到了12艘最大的船只上面,遍布每一个船团之中。

西北的无线电。领先整个世界,因为特拉斯的存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惜暂时没办法把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加进去,这个无线电机,跟世界上其他的无线电,没有太多的区别,后世的杨元钊不是无线电爱好者,最多有一个多功能的对讲机。范围极小,少了基站的存在,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杨元钊相信。特拉斯的天才和他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一定会让无线电真正的变成实用性的,甚至制作出2战层次的,真正可以用到作战上面的无线电发报机都可能。

可惜杨元钊还是不敢,有的东西,他随便的可以拿出来。比如这个时代发展的比较的蒸汽轮机,各种新材料。这都没问题,甚至是后世的一些材料也可以,那些都不容易被看透,不容易模仿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这种划时代的东西,暂时还是不方便拿出来,西北的底蕴还是太差,连基本的研究员都凑不齐,这些东西拿出来好处有限,一旦被列强们发现,最大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电子产业,是20世纪中后期和21世纪初期,整个世界发展的重点,基于这个领域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第一次以蒸汽机为主体的工业革命,中国还是封建落后的清王朝,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革命,也从1870年开始,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于是先后坐上了这个末班车的,西北从1908年才起步,虽然因为一体机的逆天作用,算是奠定了中国电气革命的基础,可是只能够算是缩小差距,不能够称之为赶超。

即便是这一次,从德国获取了关系到尖端重工业的部分的机器设备,也不能够做到完全电气化改造,一些最顶尖的,实验室里面的前沿研究,杨元钊不可能获得,一些最顶尖的设备,他也不可能接触的到,他这么做,只是尽可能的夯实中国的基础,让中国拥有全门类,全项目的工业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只能追赶,不能超越,那么这个至关重要的第三次革命,西北和中国绝对不能错过,要做一个先行者的身份,比别的国家提前20年,甚至是30年进入和研究,按照后世的标准,第三次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跟前两次有所不同,设计的方面和深度,都远超过前面两个,对于国家和经济的影响和改变,也极为的深远。

一体机和穿越,西北已经拥有了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敲门砖,基础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到了前列,一体机无法分出同位素,却可以解决核材料的提纯问题,加上后世广为人知方法,达成武器级别放射(性)元素,必须要浓度达到才可以,浓缩这玩意,重水工厂和离心机的建设,这都是后世人人都懂得的,这就减少了不少的弯路,不外乎是耗能,美国为了核(武)器花费巨大,峰值54万多人,25亿美元,加上庞大的足以占去整个美国发电量一半的电能。

可以说,能量是分离和浓缩武器级原料的关键,没有能量,任何的行动都是徒劳。二战时期,德国没有发展出核(武)器,一方面是科学发展的断层和方向错误,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德国本属于战区,能量根本无法保证。

西北或许在电气革命的科技尖端领域,并不能够称之为世界顶尖的,可是在人海战术和量能上面,绝对称之为世界第一,从特拉斯来到西北的,交流电就成为了西北的标准配置,在别的国家还在直流的时候,交流方便性和便于输送的特点,就成为了西北最大的优势,加上超凡的生产能力,西北在电力这个领域的生产和装机能力,是世界第一的。

从第一个电厂,到现在,装机容量超过了日本,俄罗斯,法国,英国,直逼德国,甚至当今年年底,12座最大的火电机组群会在西北最重要的12座城市完成,到时候,西北的电力机组装机总额,会是之前1.8倍,在电力上面,正式的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的程度。

核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电子和计算机更是,从21世纪带来的全部电子产品,除了少部分,比如说计算器,电子手表之类的,被拿出来一部分用于计算领域,另外一部分作为精确的定时装置,用在了军事领域,剩下的,全部都保密,一丝一毫都没有露出来。

杨元钊拿出的这些大型无线电收发机,不是西北制式的,或者是军用的。无线电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只要的构造,通过特拉斯,杨元钊这里有一份清晰的文件,了解了其中的东西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适合使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放大器和收发器上面,他还专门跟着特拉斯探讨过,正是这些粗浅的知识和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强悍的作用,让杨元钊勉强的弄出来了一些怪模怪样的无线电收发器,基本上可以达到800公里的范围,如果所处位置更高,范围也会扩大。

这些东西本只是兴趣所在,最多算是对自身能力的一次检验,却没想到,在这一刻起到了一点的作用,800公里,无法笼罩整个马六甲海峡,整个海峡全长1080公里,却可以在未进入到马六甲海峡的时候,联络倒吉隆坡的办事处。

通信的发达,改变的不只是一点,是整个方面,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还依托着有线电报的时候,无线电报,特别是功率强大的无线电报,足以把几个地方的力量结合到一起,这是西北最大的优势之一。

杨元钊缓缓的站起来,走到另外的一个房间之中,这是曾经邮轮上面的特等舱,也是最大的一个住房,杨元钊本身不准备住这里的,可是法比安等人认为,杨元钊是整个船上最尊贵的,必须要住这里,否则他们谁都不会住,所以他就住下了,现在这里被改装成了信息室的,所有的收发机都摆放在这里。

12个无线电员,这是目前凑出来的全部,包括了7名军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军校之中,学过部分无线电的收发,也被赶鸭子上架一般的过来,其他的人中间,也只有4个人是专业的电报员。

整个船队,最终凑出来的,也只有20个电报员,其他的4个船队部分,也各自留下了2名,他们在一个转门的频道,随时可以跟别人联系,可以在短时间,清晰的知道,几个船队之间的动静。

12个无线电员,其中的4个分别跟其他的几个船队想联络,剩下的8个人,都在不停的呼叫属于吉隆坡电台频段。800公里的距离是理论距离,在海面上没有多少遮挡,天线安放的位置,也是位于整个邮轮的最高处,差不多有30米左右,可是海上的风浪很大,阻挡电磁波的东西也不少,杨元钊手工合成的划时代的电台,可靠性跟真正的军用产品相比还是差点,抗干扰能力还是不强。

从昨天开始,就开始不停的呼叫,可惜一直都没有结果,杨元钊知道急不来,只能够耐心的等待,可是时间越发的接近,哪怕是他,也忍不住荒了起来,只有一天多的时间了,到底马六甲的情况怎样。

“有信号了!”突然一个信号员突然兴奋的说道,巨大的声音,惊动了房间里面的人,也惊动了杨元钊,杨元钊三步并两步的走过去,想第一时间看到,到底是什么信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