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三十四章 二手货船

钢铁时代 第六百三十四章 二手货船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杨元钊的前来,早就通知了英国方面,他的行踪也没有做出任何的隐瞒,直接是乘坐着英国的渡轮前来,甚至在出发的时候,还由劳伦斯对英国方面发报,劳伦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跟着去,不过他倒是告诉杨元钊,一切都准备好了,外交大臣格雷会亲自的到伦敦港迎接。

渡轮进入到泰晤士河,这跟在德国看到的场景,又有了一定的不同,古老而繁华,这就是英国给杨元钊的第一感觉,不同于后期崛起德国,英国的百年老工厂比比皆是,这或许也是德国能够从工业上面超越英国的根本原因吧。

伦敦的港口,杨元钊果然见到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甚至不止他一个内阁官员,包括商务部长,工业部长,还有海军中将在内,最少十几个军方政界的高官,很显然对方是早有准备的。

对此,杨元钊并不在意,只要重视就好了,他来的任务很简单,在英国看到他想要看到的,在此之前,就是确定一部分的意向,说白了,就是花钱。

格雷也算是早有准备,知道杨元钊来英国是临时起意的,所以拿出了可以购买的货物列表,让杨元钊进行选择,这几乎是欢迎仪式结束之后,进入到礼宾馆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英国人的急切,杨元钊也有些无奈,很显然,如果不完成这些,恐怕想要参观战列舰,可能性不大。

英国也不是纯粹的傻瓜,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一点,谁都十分的清楚。也就是说,杨元钊不拿出点真金白银,恐怕之前答应的也是一句空话,别说看到船了,船毛都看不到的。

到底弄点什么好呢。英国也不是空手套白狼的,面子还是要的,他们拿出来的东西,基本上也是主流的产品,甚至连价格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让利。如果换做4年前,甚至是5年前,不是杨元钊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都会嗷嗷叫着买下来,其中很多的产品。都是想买都买不到的。

从德国已经订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英国方面的这些即便比德国强,也有限,有的不如。杨元钊一阵阵的头疼,正在考虑,要不吃点亏,进口一点机器设备好了,未来的中国。也需要一些机器设备,可是当他翻过后面的时候,看到了一批船舶。都是二手船,价格还差不多,从3000吨到1.5万吨的都有,似乎是更换的船舶,价格也是向当低。

二手船,这倒是一个方向。英国作为航运大国,二手船数量庞大。每年更换的都不少的,现在英国虽然意识到了德国的威胁。未来一定会对德国动手,可是从某种程度上面,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哪一战会打的那么惨烈,在双方看来,准备个半年,甚至是一年的物资,足以打完整个战争了,倒不必考虑船舶的事情,这些二手船舶,也是照例的来卖的,数量较为庞大。

杨元钊手轻轻的敲在桌子上,心中默默盘算,这一笔能够获得多么大的收益,一战的进程,是出乎之前所有国家预料的,英国没想到,德国会采用无限潜艇战,仅仅是4年战争时间,德国潜艇创造的击沉吨位,就超过了1200万吨,整个世界都缺乏运力,不但新船的价格翻着跟头的上升,现在的万吨巨轮,大概就是在90-110万之间,可是到了一战时期,暴涨到170万-200万之间,几乎翻了一倍以上,跟战争有关系的,钢铁,机器等诸多方面,也都连锁的增长。

只要拿到这些的,让他们能够航行起来,哪怕是到时候再卖掉,也可以获得现在投入3倍以上的收益,这简直是抢钱的,杨元钊仔细的看着这些船舶的资料,这一批船,除了少部分是特别旧的之外,其他的还可以,只要经过一定的改造,就可以迅速的散发出生机和活力,

西北不但可以从这一批船之中,获得足够的价值,现在可能1亿买了,未来可以卖到2-3倍,最关键的是,西北一直想要致力于的航运业,也可以进入了,一方面可以在未来一战之中,不受制约,获得庞大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培养人员,中国已经多少年没有主力舰一级的舰队了,虽然还有海军,可是海军的人员相对于20年前,不知道缩减了多少,即便西北不遗余力的培养,也未必能够满足海军的一切需要,真的给几十艘的主力舰,也没有人拿出来用啊。

杨元钊眼前一亮,直接的看了所有的二手船,一共是127艘,总吨位是43万吨左右,平均每一艘大概是4000吨,最早的是在15年前建成,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每一吨的平均价格在37美元左右,这是新建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价格。

杨元钊直接的划定这些船,不过是1600万美元左右,并且告知英国商务部的官员,只要还有这样的二手船,他都要,船龄久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主体结构不出现问题,其他的哪怕动力系统老旧一点,也没问题。

英国是绝对的航运大国,还真的让他们找到了一批二手船,都是在20年船龄之上的老旧船只,可是价格上更加便宜,总计55万吨,也不过是1100万元,平均每吨只有20美元,快是废铁的价格了,两者相加快3000万了,加上其他的一些项目,凑齐了3000万。

3000万,出售旧船,就获得了3000万,跟白捡的一样,对于英国来说,这些旧船数量太大了,零星可能出售一部分,但是全部出售是不可能的,有了3000万的资金,不但海军部可以增加一艘铁公爵级的战列舰,用来订购现在主流1万-2万吨级的货船,也可以获得20万吨的吨位,这绝对是双赢的结果。

不过跟德国相比,这个还是开始,德国签下的几亿订单,让英国人眼红无比,怎么说,不能比德国差,看样子,西北是想插手航运业,这些旧船,估计也就是做做亚洲的生意,这对于英国的影响不大,英国人的核心和主要地盘,还是欧洲和美洲,亚洲不过是兼顾,即便是手伸过来了,以这些旧船,跟新船竞争,简直是开玩笑。

英国国内,买不到什么船了,到时在英联邦,美国,甚至德国,类似的船还不少,消息传出之后,英国又动用关系,弄到了100万吨左右船舶,美国是70万吨,德国也弄来了90万吨,大家都争先恐后卖船,生怕西北改变了主意。

虽然这部分货船,吨位价格大概都在30-40美元左右,但是有一半以上船只,是10年之内兴建的,就吨位和能效比上,还在主流之中,只要经过稍稍的改装,比如用西北的蒸汽机和蒸汽轮机,取代现在的动力系统,他们必然会发挥出相当出色的作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国看到了一个大量收购二手舰船傻子,杨元钊却提前的囤积了大量的二手货船,等于,一下子,中国的航运水平,从原来的不值一提,一举突破了350万吨,虽然只是旧船,很多的吨位也不高,效率也不高,但是硬生生的拼凑出来了这么一个航运大国。

总吨位是有了,可是未来的改装,组建航运公司,建设航线,运输货物,则需要徐徐为之,过去几年之中,西北也购买了一些货船,培养了一部分的水手,可是总量不过是15万吨左右,现在一下子扩张了20倍,要想吃下它,让它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舰船的采购,在英国这里,等于是花费了7000万美元左右,看起来钱不少,可是最多是让英国盘活那些的老旧的舰船,让他们变成资金,转而建造船只,或者用到更加重要的地方,可是英国寄予厚望的机器,才是重点,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研究工业投入和产出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可是生产制造业,已经有人重视了。

杨元钊也明白,投机取巧的事情,不可能继续下去了,英国也对他宣扬了他们的万吨级货船,价格也很合理,但是杨元钊愣是不敢买,还有2年时间就开战了,大型货船的生产时间,一年多两年,到时候战争一起,天知道英国人会怎么办,总之,二手的,可以直接拿走的,或者现货的可以,其他的,一改不行。

接下来的商议还在进行之中,得到杨元钊的提点,下面的人也都知道,跟英国人在这里耗着吧,慢慢的商议,尽量的弄到一些好东西,估计订单最终,不会少于4亿,说不定会超过5亿。

吃到了久违的好处之后,英国人也开放了参观的权限,英国公海舰队,全面的向着杨元钊开放,至于日本外购的金刚号,更是第一批参观的名单之上,既然是外购的战舰,英国人当然乐的送人情了,在签署了几项协议之后,不用杨元钊主动的说出,要上去参观,英国海军部的邀请函,直接的送到杨元钊的手中,名义上当然是合理的,邀请西北领导人,就外购舰船进行实地参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