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三十章 双赢结果

钢铁时代 第六百三十章 双赢结果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重新进入到一体机目的,不是货船了,一款定型的万吨级货船,足以让西北的造船业吃饱,甚至为了保密,他不准备向江南造船厂提供最终的万吨级巨轮的图纸,会调整一部分的图纸,让性能和使用西北的材料降低到最低,至于蒸汽机,太古3000吨货船已经用上来,又不是西北最顶尖,用用也无妨。

这一次进去,是为了研究的战舰,从德国得到了这么多战舰的图纸,货船的成功,让杨元钊信心大增,他准备用心,争取弄出来一个新锐的战舰,可惜,哪怕有评分系统,战舰那边,也给了他当头一棒,相对于普通货船,战舰的体系更多,民用跟军用之间,差别简直是天上地上的鸿沟,借助着之前复制的小型炮舰,结合着制作万吨级货轮的经验,勉强改装了一个炮舰,可是评分还不算太高。

饶是这样,些微的突破,也让杨元钊兴奋无比,不管如何,这是他亲自设计和改装的结果,对杨元钊的推动力巨大,他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了这个改装的过程之中,从小船之中,慢慢的总结经验,周围没有专业人员,进度不快。

杨元钊并不着急,战舰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达成意向之后,德国会最少派出10个设计师,共同的前往青岛,对于造船厂进行指导,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德国的设计师的水平,也就是民用的水平,一些辅助性质的军用设计师,却可以让青岛的造船厂开工,拥有简单的战舰生产能力。最起码2000吨级的驱逐舰,4500吨级的轻型巡洋舰,这是之前就已经商量好的。

一个皮埃尔,可以让杨元钊直接设计出3000吨左右,性能出众的远洋货船。这些人最起码能够让杨元钊逐步的提升吧,再说了,有些方面,或许一个简单的提点,就会让设计师茅塞顿开的,这里面杨元钊可以发挥的作用很多。

很多时候。设计师的水平是不成问题的,他最起码可以判断出一个系统是否合用,是否能够利用上去,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不足。可是拥有一体机的杨元钊,拥有怎么样的发散性思维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两者结合之后,必然会非常出色。

一个晚上的时间,杨元钊都在激动和排列组合之中度过了,第二天,甚至也要求休息一天,除了睡觉之外。继续的投入到对炮舰的改装之中,逐步的积累经验,这让跟随者他的工作人员很高兴。终于在繁忙之中,有了休息的时间。

不过第三天,杨元钊就又开始了固定的参观了,不过只有熟知杨元钊参观路数的人,才知道,杨元钊的速度明显的加快了。一方面战舰那里进入到了瓶颈,另外一方面。他也想及早的建设中国的海军。

在参观的项目之中,杨元钊主动的提出。减少对万吨级货轮的参观,也对,1万艘船,其实大部分都是重合的,只有少部分的不一样,当这个数字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参观只是无用功,只有很微小的提升,在杨元钊能够设计出分值超过150分的战舰的前提之下,杨元钊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参观,一些重合度和创新能力不足的船只,可以选择不去。

机器也是一样,底层的机器重合率更高,在设计上面有一定的专长的很少,不是为了尽可能的丰富图纸,争取早一天的解锁机器,杨元钊甚至会略过大部分的初级机器,直接的参观一些重工业的机器,弥补西北整个工业体积在重型工业机器上面的不足。

浮光掠影的看完了北方的城市,杨元钊又一次的来到的柏林,之前离开的时候,柏林的大部分军工厂和重工业工厂已经参观完毕了,这一次路过柏林是为了前往柏林西南方向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重工业最为集中的地方,超过6成的大型机械,都放在这里,这里也是德国绝对工业发动机和心脏。

曾几何时,在刚刚抵达包头的时候,杨元钊的意愿不过是让包头成为东方的鲁尔,成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4年的时间,从1908年到1912年,借助这一体机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借助着几十年开眼看世界之后,积累下来的资源,也同样借助着中国让人难以想象的人力资源,终于成立了西北这个奇特的地方,就工业的总量和生产能力上面,西北已经彻底的超过了鲁尔,可以说整个世界,能够跟西北的工业加工能力相比的,少之又少,但是西北依然不是鲁尔。

一体机的限制,西北的工业能力,加上国外对于高端工业生产设备的保护,西北只是在量上达到和超过了鲁尔和世界的规模,在质上,在科研人员上,在高端工人的总数上面,还是略有不足的,比如万吨级别的自由锻压机和水压机,一些大型断面的加工工具,可以加工战列舰船桨和主轴大型加工机器,这些都是西北最缺乏的地方。

现在,北方的造船厂,已经补充了后者,可以加工战列舰船桨和主轴的大型加工机器,来到鲁尔,会让西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万吨级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的。杨元钊有这么一个机会,亲自的走入到鲁尔,近距离的接触这个德国传奇工业基地,得到的图纸,对于西北接下来的提升和扩建又绝对的帮助的,未来战争,依靠的可不是一只强大的军队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真正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召集能力还有就是国家的任性,个人的能力,在某一方面,被削弱很多了。

路过柏林除了顺路之外,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询问的目前谈的如何了,杨元钊离开之后,把事情都交给了下面的人员,大方向已经定了,具体的细节,却需要处理,这一点他不担心,下面的人比不上德国的专业外交官,也是西北培养出来的精英,在西北全面的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要达成基本的意向应该不会太难。

搭乘杨元钊的专列停靠在了柏林车站,杨元钊早就提醒过众人,不要过于宣扬他回来的事情,可是德国本身的渠道,还是把他回来的消息给传了出去,威廉皇储不顾是在夜里,专门的亲自迎接,这让杨元钊哭笑不得,举行了一定的仪式,并且参加了威廉皇储举行的欢迎晚宴。

足足耽误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到回来之后,杨元钊才有功夫看下面人的汇报,不过柏林这边,结果令人满意的,跟德国之间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大半了,在订购产品上面,杨元钊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让他们在许可的范围之中,尽可能的订购高一点的,这点包头方面占据了足够的优势,在之前预案的基础上面,新的方案比之前的机器最少好了一代,只不过数量却少了,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效率更高的机器,价格当然更贵,这恐怕也是德国大方的根本原因。

德国推动西北进入到的德国国内,进行基尔运河和铁路的兴建,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新式机器虽然会有泄漏的问题,却可以最大规模的获得财富,这对于德国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内阁和科学院,工业部,对此争论不休,大多数是担心这些机器设备流入到中国之后,会对德国产生影响。

最终,还是首相站出来,按照对西北的了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西北的工业增加能力非常的恐怖,机器制造能力,已经超过了包括日本,俄罗斯,法国在内的一系列强国,虽然德国在机器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能够保持多久,那就不好说了,万一到时候西北研究出来了类似的东西的话,这些机器不但不能够创造财富,德国还需要付出真金白银出去。

首相提出的观点,让众多跟工业有关的大臣,这才注意到,西北的工业实力的提升,简直是从一穷二白之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求购的产品,也不过是稍稍高于西北原有的,谁知道西北会不会获得突破,一旦获得的话的,用机器换取真金白银的机会就不在有了。

杨元钊和西北不知道,他们在不经意之间,就解决了购买更高级德国机器的最大的问题,所有的内阁大臣在短时间就达成了一致,同意卖给西北更高一层次的机器,双方可以说是皆大欢喜,西北得到了数量庞大的机器订单,德国得到了真金白银换取工程。

双方简单备忘录已经签署完毕了,一个个机器的订单,都门类完善的列出来,其中还特定要求了交货的时间,不能够超过1914年6月,这是杨元钊特别要求,他很清楚到6月之后,会发生什么,英德之间的矛盾在加剧,他这么一个蝴蝶,扇出翅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天知道会不会影响一战爆发的时间,所以提前了2个月以上,防止到时候交货的时候,德国以战争开启,临时征用了这些物资。

各大参战国的尿性,杨元钊从后世的很多材料之中可以看出来,这一笔机器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为了填补一体机生产能力,只专注于高精尖的设备,这些基础的,就交给德国生产,潜移默化的增强德国,也算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