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二十章 制造强国

钢铁时代 第六百二十章 制造强国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地中海,可以说是欧洲崛起的起点,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直接让欧洲从愚昧无比的中世纪,边到了科技为先导,不停发展新世纪,不过几百年过去了,到现在,地中海附近,已经不是欧洲的中心了,可是这里依然是繁忙无比的航道。

从风帆战舰,到蒸汽船,再到现在拥有现代意义的远洋轮船,地中海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的开凿,直接把绝大部分的远东航道,都转移到了地中海之中,这不,5艘船的舰队已经相对比较收缩了,没有在印度洋上,距离那么的远了。

地中海的海上风光,没有舒缓心中的压力,材料上面的所得,依然非常的微小,只是得到了四五个勉强可以使用的材料,却没有在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稍的有些提升。

到最后,杨元钊专心材料上面的心也淡了,这是一个持久的工程,类似之前的好运气,可能要漫长的岁月之中,才会出现一次,还是在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面,顺着那个方向来发展,这样才是正常。在进入到地中海10天之后,杨元钊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甲板上,繁忙的地中海航道,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在穿过了大名鼎鼎的直布罗陀海峡之后,从地中海进入到了北海,欧洲的复地终于到了,这里有两大世仇的强国,法国和德国,过了法国就要到了德国了,他们在里斯本做了最后一次停留和加水之后。直接的航向德国。

当穆默提醒杨元钊,距离汉堡只有一天半的航程的时候,杨元钊终于打起精神,德国终于到了,这一次的德国之行。会让他心愿得偿么?

这一次出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出国,必须借助着出国的机会,夯实西北基础,最少不能低于1910年左右的技术水准。本身,杨元钊还想着借助着哈比的影响力。向德国申请,对于一些重工业企业进行考察,不过德国居然送上门来了,4亿美元看起来非常的庞大,以这个时代的美金的特性。是一笔庞大的资本,可是杨元钊现在绝对不缺钱。

不说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就说德美在世界的影响力,已经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企业,哈比占据了德美的8%的股份,每年有源源不断的西北产品,给他创造财富,每年的收益。就超过了1亿美元,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最富裕的一批人,看起来。哈比是在西北身上赚钱了,但是杨元钊很清楚,没有哈比,西北的产品不可能再欧洲,美国风行的这么的容易,价格和质量只不过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一个准入证,就足以钳制西北。让西北无法进入到更广阔的市场。

日本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是刚刚进入了欧洲市场,可是西北却借助这德美,一举的进入市场,当获得了准入证之后,质量口碑才会凸显出来。现在,不依靠的哈比的网络,只是西北自己,就可以在销售,但是不可否认,没有临门的一角,现在的一切都是空的。

帮助销售之外,另外一方面的重要用途就是,借助着哈比再世界各地形成的网络,西北可以很轻易的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一些先进的研究和前沿的,科技,特别是后者,前沿科技代表着不确定性,代表着可能大量的投入,未必能够得到回报,可是对于杨元钊来说,他最大的优势就是眼光,未来什么方向,什么机器,甚至是什么研究,会是主流,回事获得巨大发展的,他一清二楚,西北没有能力发展这些,或者说科学的底蕴不够,可是从世界范围之中网络这一批先进的人才,再他们没有获得重视之前,把他们网络再西北的旗下,或者再当地形成研究所,一些重要的,甚至直接的把家人学生之类的,全部弄到西北,让西北获得足够新科技水平。

现在的西北,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西北了,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西北已经拥有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迹象,巨额的不动产投入,大量楼房,公路,铁路的建设,让西北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特别是农垦公司,彻底的整合了全部的农田,所有的农田都以公司化,规模化来运营了,不但效率提升了很多,也大幅度的解放了劳动力。

西方的羊吃人运动,是噩梦般的,带着血腥的改变过程,用硬性,用激烈的方法来改变,可是西北,却是渐进的,一方面,旧式的农民没有多少的土地,很多方面不有他们做主,另外一方面,立足于中国,面向整个世界,西北可以提供近乎无限的工作岗位,只要你肯吃苦,肯干,就能够获得一份工作,不但体面,而且可以获得尊重。

一方面,土地不需要更多的人手,一方面工厂对于人力的需求量,是近乎无限的,从一开始,西北的工业化进程就非常的快,从1909年,包头附近的工业化程度是87%,到1911年,统合3省之后,西北的城市化降低到了27%,但是短短的一年时间,有转化了33,达到了60%,要知道,1914年,一战之前,各国的工业化程度来比的话,中国是最高的。

要知道,1913年英国的城市化只有34.6%,这只是英国本土,加上英联邦,数字更低,美国是23.1,德国是21,法国是13.8,日本是12.8,意大利是11.6,奥匈帝国是8.8%,俄国只有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各国水平。

就城市化人口来说,美国是最多的,达到了2250万人左右,可是西北已经拥有了2.2亿人,百分之6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也就意味着,1.32亿,这个数字,恐怕是全部参加一战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总和都多。

城市化水准,并不代表实力,可是另外一个指标,却代表着实力,以英国人均工业产值为基数,100的话,1913年美国是126,英国是115,可是中国,却达到了230,也就是说,以西北的人均工业产值,是美国和英国的2倍左右的,这个数据可就巨大了。

之所以这么高,一方面,西北的起步较晚,就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而言,英法两国是最早的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他们就是两强,可是发展的早了,就有天然的劣势,过去的100年时间之中,是世界科技水平蓬勃发展的10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的很多机器设备都已经迅速的落伍了,可是巨大的更新换代的费用,让英法错过了机会,也也是德美迎头赶上的根源。

现在,更晚的发展中国,却凭借着一体机的逆天发展,用极短的时间之中,复制了大量机器设备,虽然未必是这个世界最先进的,可是搭配却是最出色的之一,加上杨元钊从后世带来的材料,就整体的先进性上面,已经站在了某种高度,这也是西北的人均工业生产能力极高的根本原因,正是凭借着更多的城市人口和人均工业量,西北已经悄无声息的实现了工业制造总量的超越。

现在,整个世界,还没有一个,完美汇总世界工业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的一个机构,甚至西北到底产出了多少价值的东西,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杨元钊知道,去年,包头商会系和德美加起来的出口额,高达75亿美元,完成国内销售,460亿美元。

看起来数字极为的庞大,但是其中的450亿是西北创造的,西北的2.2亿人平均创造了人均消费快400银元的数字,这其中,60%的城镇人口,贡献巨大,人均700的消费,极为的惊人。

除开西北之外的其他2亿多人,只是贡献了10亿美元,也就是20亿银元的消费,平均不过每个人10元左右,还包括了那些先富起来的富豪阶级,和因为西北的关系,不停增长的工人工资。

只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人口庞大,日渐富庶的中国,将会成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内需市场,这一点,从最开始,杨元钊就看到了,他一直就立足于中国,只有中国强大了,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只要解决好生产力的问题的,就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之一。

当然了,更多的还没有计算,为了一战,西北做了不知道多少的准备,庞大的加工能力,直接储存起来,各种军需用品,各种军事设备,甚至是机器,拖拉机,轮船,这些都在潜在之中,增加着中国的底蕴,中国甚至达到了比美国更快的速度。

中国的人民,受到了太多的苦难,现在终于到了云开月明的时候了,就让这么第一步,从德国开始迈出吧。

就在杨元钊浮想联翩的同事,汽笛长鸣,远方的陆地越来越近了,5艘战舰形成的船队,向着远方的港口,快速的而去,整齐而快速的两道水线,向后逐步的延伸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