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东漩涡

钢铁时代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东漩涡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德军的动作,在出动的当天就被杨元钊知道了,不是西北的情报机构真的很强大,甚至深入到了德军的体系之中,而是因为对方故意让西北知道的,这也难怪,这么的示好,哪怕是必须要做的,也需要让盟友知道的,在德国看来西北除了军力上面的优势,在工业生产和军工生产上面,也相当的好,可以给德国巨大的帮助。

杨元钊当然清楚这一点,甚至哈比也专门的发送了秘密电报,告知杨元钊这件事情,德国是什么国家,一战主要国家之一,同盟国的核心,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战的同盟国,如果少了德国,什么都不是,其他的土耳其和奥匈帝国都是猪队友,空有庞大的军队和良好的工业能力,却没有丝毫起上作用,就这样德国就独立对抗英法,甚至跟英国打了一场战术上胜利,却战略上失败的海战,一直到美国参战之后,才败在了协约国的手中。

德国的主动示好,一方面,代表着西北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棋子,进入到了德国的视野,这样说很无奈,却非常现实,连走上棋盘的能力都没有,更别说经改变棋局了,后世历史上的民国就是如此,名义上的参战,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也毫无地位的,甚至出现了作为战胜国依然被瓜分利益范围奇葩决定,引发了1919运动,铭记在耻辱柱和历史上的。

杨元钊对德国公使穆默和武官博尔多表达了感谢之后,就没有什么了,该干什么干什么,俄国恐怕不会吃下这么一个亏。接下来的仗还会打,可是有德国的帮忙,不会出现百万以上的战斗,这样西北和蒙古的安全就有保证,他就更加的有精力的把心操在其他的方面。比如继续的调整工业的,让体系更加的细化,生产效率和性能更强,甚至在考虑未来中国的出路,说话不及,已经是1912年的中期了。1914年只有2年的时间了,必要的布置,还是需要布置的。

上海,这个远东冒险家的乐园,似乎变得更加的繁忙了。因为西北的关系,实业救国和轻工业,开始在中国普及,中国远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庞大的人力资源,在拥有了工业化的装备之后,开始展现了力量,中国人很穷,这是世界上公认。但是那只是普通的百姓,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还是很富裕的,上千年的出超。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勤劳的人们,中国人累积了庞大的财富,这些财富,虽然被一点点的掠夺和降低,剩下的还是庞大无比。

之前,只是列强们的取款机。只要拿出产品在这里倾销,就能够获得收益。现在,在西北的支持下。几乎所有的轻工业,都可以顺利的生产出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之后,后续吃螃蟹的就次第出现了,从1909年开始的投资热潮,一直都没有停歇。

从布匹开始,火柴,水泥,蜡烛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全部都有生产的企业,低廉的价格,彻底的把外资给赶出中国了,甚至现在,连一向热闹的军火,都被西北货占据,列强们市场彻底的被剥夺了,中国人在占据了市场之后,甚至在德美和部分美国公司的牵头下,开始向外扩张,欧洲列强的根基是自由贸易,所以即便有关税的制约,都不会太厉害,否则,就动摇了资本主义的根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润的地方,从来都不缺乏冒险者,甚至现在,有德国人和美国人这样的先行者,一些在上海设立洋行的外国人,也看到了,进口外国的东西不能获得收益,反倒是出口中国的产品有收益。

资本家有足够的利益,他甚至可以凌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法律,什么国家利益,远东的洋行,除了少数,大部分都是冒险家开设的,他们来到远东是为了挣钱,又不是什么大宗的军用物资和敏感物资,不过是一些轻工产品,大不了,不用商标就好了。

商标是西北比较关注的,可是其他工厂主们都不看重,只要有利润,有订单,贴牌就贴牌,有钱赚就好,就这样,无心之中,西北货和中国货开始出现在了世界各地,虽然西北是以商标和品牌为主,更大数量的其他产品,则用外国公司的牌子,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各国的市场,赚取的利润,已经无法计数的。

也因此,作为远东最大的商业金融区的上海,还身兼了中国最大的码头的地位,上海开始繁华了许多,外向型的港口经济,船舶运输,外贸批发之类的商行和洋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成为了中国另外一道的风景线。

十里洋行还在繁忙,一条条汽船,从上海开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西北交付的军用和准军用的物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从西北第一批交付的东西,还没有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到的德国国内,在上海已经收到了包括穆默在内的众多德国高层的检查,数量足够,质量相当好,全部资金已经打入到了西北的账户之中,甚至,后续的订单也次第的而来。

德国需要有一个工业国,帮助生产物资,现在不但有了,生产成本即便加上运输的成本,依然比国内低,这在平常,并不合算,毕竟没有计算劳动力的成本和失业率,但是在现在,大战即将到来,德国人甚至一个人掰成两半用,有了中国的帮助,他们当然是把人放在最关键的地方去用。

一艘艘的货船,会通过中国,绕过印度洋,地中海,抵达大西洋,去填充德国的库存,而在这一个沿线的中间,就是亚洲西部的中东了。

中东在后世人的印象之中,是一片富裕的国土,坐在黄金上面的国度的,脚下的黄沙之下,就是液态的黄金石油,可是那时20世纪中叶,甚至是后期才有的地位,现在的中东,还是一片沙漠的,到处都是游牧部族,穷到了掉渣的国家,除了而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而控制的国家之外,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

当然了,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伊朗,伊朗之所以受到列强们重视的,那是因为从1908年开始,中东地区首先在伊朗发现了石油,虽然不是大油田,却非常有价值。

现在的中东,不是那个遍地黄金的石油王国,后世强大的石油国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沙特,只是一个在沙漠上的游牧部落,储量最大的沙特,要到1938年才开发第一个油田,现在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谁也不知道,在茫茫黄沙之下,会隐藏着这样多的工业血液,从石油开采的历史上面说,首先是欧洲,当年俄罗斯巴库,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90以上的石油产量,渐渐的,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石油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撒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还有墨西哥的石油开采,一批新兴的巨富开始出现,后世大名鼎鼎洛克菲勒集团,就是依靠石油,成功的超越了曾经的美国国家钢铁集团,成为了第一富豪,而排名第二摩根虽然是银行业为主,也开始积极的介入到石油领域。

杨元钊很清楚,这一片不毛之地,会埋藏着多少的工业血液,此时的他,连中国的事情都没有办法完全做主,更何况是把触角伸到国外,他知道很多的东西,却无法利用,最多只是在国内建立一个基础。

修建巴格达铁路的关系,超过15万的中国铁路工人和数千的铁路机械,通过海运抵达了伊拉克的,庞大的人员和物资,足以看到列强们的海运之强悍,20世纪是一个海洋世纪,只有彻底的占据了海洋的国家,才能够称之为世界之王,后起之秀的德国,在航运上面,只有英国的几分之一,但是就算这样,临时抽调的一部分舰队,就足以把15万人和机械物资,运送到数千海里之外。

先期抵达的人员,开始跟德国进行交接,因为跟德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去德国的留学生也多,回国的人员也多,跟德国之间的交流,完全没有一点的问题,从1903年开始,到1912年初步的达成约定,9年的时间,没有进行多少,可是测量等工作早已经完成了,中国铁路建设兵团,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测量的基础上面,进行核实,顺便的,根据西北机动车辆比较多的情况之下,进行一些细微之间的调整。

这个过程进行的比较的快,短时间就完成了大部分的调整,除了少数需要再做一次测量之外,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可以开始了,抵达伊拉克的中国铁路兵团,也开始了最初的建设工作,车辆和人员,开始沿着巴格达铁路进行分配了。

前期的测量,或许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大批人员和机械的到来,立刻引发了关注,当英国弄清楚德国要干什么的时候,几乎是大惊失色,一个包裹了欧洲各主要强国和部分亚洲国家和近乎全部中东国家的漩涡,就此成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