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秘密潜行

钢铁时代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秘密潜行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20世纪末机械水平,都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长途奔袭,更别说这个时代的美国,美国人用尽了努力,尽可能的把坦克行进的范围减小,整个中部大铁路,包括加拿大方面,都被美国人征用了,足足用了12天的时间,美国完成了2万辆的坦克,从美国腹地转移到温哥华区域,超过数千公里的庞大旅程,数百万吨的重量,单单坦克本身,可能只有几十万吨,可是坦克不单单是本身就可以了,武器装备,备用物资,甚至是人员,在这些全部运过来,耗费的运力是庞大,甚至一度的影响到了整个美国运输网络,一些地方的原材料和物资出现了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美国的经济结构。

美国国内的铁路网非常的庞大,可是单纯一次调动力量,在一个区域之中,向另外一个区域,这考验的不是整体的运力,而是一个铁路网最小运力的极限,这一点,美国铁路网跟中国相比,差的太远了,一些地方甚至是复线,车辆的密度也不够,前者是因为美国的铁路已经空置了,一部分老旧铁路还在拆除的名单之中,后者,则是因为,运行图的关系,美国的运行图还处于比较稀疏的阶段,一辆列车跟另外一列列车,相互之间的距离,最少也在40分钟以上,大部分都在一个小时以上。

铁路运行图,是铁路安全运行的基础,他的密集程度,代表着铁路承载的最高能力,原则上说,如果有的话,火车跟火车之间相隔几米也算是安全距离,这是理想状态下,铁路最大范围的使用,除非是在自动化控制和机车的性能达到最高的程度,可以随时停止列车,并且在最短的时间之中反应过来,这样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极限状态下。

在目前,列车之间的距离,更多的是一个国家,统筹和控制的精华的,美国只能够做到极限在40分钟的间隔,可中国的运行图,相隔的时间可以缩短到5分钟,甚至是3分钟的范围之中,最短的两个火车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到5公里左右,这就是技术和计算的领先。

使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系统,不但可以精准的控制到列车的运行,精确到秒,还可以迅速的反应列车的问题,列车定位技术和无线电技术最发达的中国,已经实质上面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今年,列车运行图的时间间隔再一次的减少了5%,别小看这5%,这代表这整个中国铁路的运力提升了5%左右,这对于本就庞大的中国运输数据,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了,这个提升幅度,最少在千万吨,甚至可能达到亿吨的高度。

美国没有计算机,很多的数据,还是在手工计算的程度,甚至因为没有三大工程的关系,他们无法统筹一些东西,可能也感觉到铁路运行图还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可就是看不出来问题在哪里,毕竟一个遍布在几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上面的运行图,如果一点疏漏都没有,那是绝对不可能,也只有当真实的计算和经验超过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找出这个问题。

中国也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从美国国家铁路公司聘请来的总工程师,让中国铁路从一开始,就吸收了美国铁路运行几十年的经验,计算机的加入,还有杨元钊从后世带来的零星经验,让中国的铁路飞速发展,已经有了后世20世纪末的样子了,就容积率来说,中国铁路的容积率和总运输量,是同样里程的美国铁路的6倍以上,更别说中国的铁路总里程,早在悄无声息之中超过了美国。

美国的铁路网也是非常发达的,特别是东西海岸,在太平洋铁路贯通的前提下,运输量在加大,美国为了这些坦克,不惜停下来了一些客运货运,不计一切代价,用了12天的时间,以每天1万辆坦克的速度,把这些坦克运到了温哥华。

温哥华之前,有庞大的铁路,可以供坦克运输,所以从美国腹地,到温哥华,2万辆一辆都没有掉队,从温哥华下车,在温哥华稍稍集结一下,就沿着温哥华的公路,继续前进,为了迎接坦克的到来,美国的工兵和施工队,一直都在温哥华的附近工作,把一些可以使用的公路进行加固,主要是一些破损的部分和桥梁,以前只是几百公斤,最多一两吨的车辆,可是现在25吨的坦克,对于大部分桥梁都有巨大的压力。

只有加固的桥梁,才能够让25吨左右坦克前进,进入到温哥华以北的区域的话,就非常困难,这里没有明显的道路,之前为了补充美军后勤修建的道路,对于超过二十吨的坦克而言,有些太简陋了,一些普通桥梁无法承受坦克的重量,甚至一些地方无法使用桥梁,只能够越过河流而过。

从温哥华到朱诺,几百上千公里,几乎是原生态的状况,这对于美军而言,这是一个新的体验。

为了保证坦克队伍的安全前行,随同坦克部队有一只由汽车修理专家构成的维修队伍,他们带着足够的部件,一点损坏,就会修理,即便是这样,也花费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让2万辆坦克之中的8000辆左右的,来到了朱诺防线之外。

跨越一千多公里,而且大部分都是比较恶劣的环境,一连串的河流,山地还有沼泽之类,在这些几乎是原生态的土地,坦克通过的故障率相当的高,2万辆最终只有8000辆抵达,原因很简单,一路上出现故障,能够修的就修理,不能修的,就拆开重要的部件,特别是发动机,损耗率是最高,在这样填补之下,几乎丢弃了4000辆坦克,还是彻底放弃结果。

对于美军而言,他们的目的非常的简单,必须保证8000辆以上的坦克抵达朱诺的前线,只有8000辆坦克,才能够对于整个朱诺前线进行全面得的进攻,现在只有8000辆,这是最基本的数量,三分之一的废弃,让美军真正认识到,这么一款坦克在远距离行军之中的薄弱环节,看样子,未来的坦克设计之中,需要加强这一点,可靠性上面,还有修理的难易程度,必须要做好调整,以增加维修的效率,或许这样,能够让损失减少一些。

在这一次长途行军之中,美国收获了很多,甚至一些对未来坦克的修改,也已经有了新的指标,这些都会在下一代的坦克指标之中明确出来,如果在同时的情况之下,坦克发动机的性能,能够获得提升的话,下一代的坦克的各种性能指标一定会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美国人在这一次长途行军之中,获得了很多的收获,这些都是后话,必须要取得这一战的胜利,时间不等人,天知道中国会不会发现他们的坦克长途奔袭,到时候真的给日本人装备大量的火箭筒,到时候,即便他们弄到再多的坦克也没有用了。

过去的一个月之中,美军一直都没有攻击,要换成中**队,肯定会奇怪,会去侦察,可是日本看来,只是他们的强大造成的,他们继续的守住,在他们看来,最多4个月的时间,阿拉斯加将会迎来冬季,到时候,他们在固定阵地,甚至是地堡之中,冬季到来,阿拉斯加的冬季比起西伯利亚的不遑多让,在固定的阵地和营垒之中,比野地里面的美军好的多,最先退出战争的永远不会是他们。

美国人的动作非常的小心,也做的相当的到位,特别是到了朱诺附近,哪怕加大损失和减少效率,也要昼伏夜行,以防备被对手发现的,如果说,在普通的情况之下,8000多辆坦克,还是得到了西北发动机加强的坦克,对于日本的防线将会是毁灭性的,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把400多万人的防线彻底的击垮,可是消灭个三成,那是没有问题的,120万的损失,恐怕自诩为武士道的日本,也承受不了,说不定就会崩溃和哗变。

可是美国人把一切都给算清楚了,昼伏夜行,也可以避免侦察机的侦查,可是坦克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声音,在白天或许被各种杂音掩盖,可是在夜晚,一片寂静之中,这个声音很远就可以听到,几千辆坦克,或许在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听不到声音,一直到了百公里之内,哪怕是黑夜也无法遮挡,最关键的是,日本把特种部队分布在周围,防备美军的偷袭,一个分散到200公里之外的特种部队,在意外之中,发现了坦克的踪迹。(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