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差别作用

钢铁时代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差别作用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任何的舰船,都有独特的作用,比如说潜艇,他是在水下作战,一旦到了水面上,别说是同级别的舰艇,就算是一艘小小的炮艇,都能够打得过它,航母也是一样,他的主要的作用是飞机,在夜间,飞机没办法起飞的时候,让航母跟战列舰在战列线上面对决,输的一定是航母,甚至当战列舰成功的突破了航母层层阻隔,进入到炮击区域的时候,航母沉没的危险性就大大的上升了。

在特定的领域之中,不一定最强大的舰船,才能够发挥总要的作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护航航母看起来战斗力很不起眼,甚至无法跟上大舰队作战,可是在特定的领域,比如说护航方面,却拥有着驱逐舰和巡洋舰所不具备的优势,他本身的速度就是跟商船差不多,甚至连船体都是商船的船体,只是做了军事化的改造,增加了抗沉性,就经济上面,比之一般的军舰要少很多。

杨元钊介入到了航母的发展之中,全部都做了正航航母,忽略了护航航母和轻型航母,这等于说让中国的航母发展,走了一点点的弯路,好在及时的发现,用护航航母替换护航战舰,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舰艇,无论是驱逐舰,还是巡洋舰,最终是编入到航母作战群之中,这可以增加航母作战群实力,至于商船护航,护航航母护航已经足够了。

有反潜飞机的存在,护航航母几乎是潜艇的天敌,潜艇不必担心,即便是小型的破交舰队,只要不是主力舰队,护航航母都可以对付一二,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可以歼灭这些破交舰队,毕竟战舰再怎么的快,也就是30多节,换算成公里不到60公里,可是飞机哪怕最慢的速度,也超过了120公里,类似中国这样,使用了大发动机,专门针对流体力学方面进行了优化的飞机,最慢运输机,也会超过350公里,这远比战舰跑的快的多。

护航航母飞机数量,最终确定为30架飞机的规模左右,太多的话,会让护航航母的吨位大幅度的上升,护航航母,吨位不必过大,太大了也浪费,真的当飞机数量超过60架的话,稍稍扩张一下,就是一个100架左右的正航航母,这没有意义,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舰船来做,护航航母就是护航用的,哪怕他拥有着强大的攻击力,除非必要,他不会接入到战略决战或者是舰队对决之中,相对于正航航母来说,它太脆弱了。

30架到40架之间,是最适合发挥出护航航母战斗力的搭配,其中,12架战斗机,为2个中队,这个防护着一定程度攻击是足够了,三四架其他种类的飞机,剩下的都是反潜飞机,反潜飞机主要的任务是反潜,这也是护航航母最主要的功效,可是如果来的是破交舰队的话,反潜飞机也可以起到轰炸的作用,在战斗之中,也可以携带炸弹进行轰炸,本身就是轰炸机改装的,去轰炸,不过是回到了老本行,不能说是更加顺畅,却不是不能作用。

14架飞机2个中队的编织,一个中队可以投射50吨的航空炸弹,按照一个反潜飞机炸弹吨位在7吨左右,在下规模的战争之中,哪怕碰上了一个战巡也可以对付的,至于真的是航母和战列舰的主力舰队过来,那就根本不是护航航母能够对付的,在护航上面,不可能考虑每天都是主力舰队过来袭击,那太累了,也不现实。

正航航母大部分都是特混舰队方式活动,规模较大,一般而言,很难突破固定的防线,真的当特混舰队都威胁到商船航线的时候,在没有歼灭这一只特混舰队之前,大规模的商船航运,是不可能进行,毕竟无论是商船,还是货物,都造价不菲,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商船必须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航行。

中国航母发展,哪怕是绕了一点点的弯路的,却不算致命,只是一些后勤上面,护航有了就行,甚至对于中国的生产能力来说,只要选定了目标,建造起来相当的快,可能几十艘护航航母,半年多,最多10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完工。

中国在过去的8年时间之中,在造舰上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1910年前的中国,在战舰的生产上面,只是3000吨级别的,还会老旧的铁甲舰,新式战舰和商船都没有办法兴建,拿江南造船厂为例,接到过一些订单,可是完成那些订单,基本上就是外购各个子项目,江南造船厂更多的是一个组装的过程,中国没办法生产发动机,船用钢铁,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单元,最多只能够整合一下,生产一下内部装饰而已,即便造出来的船只,大头也被上游的那些生产企业赚走了。

可是西北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中国得到了杨元钊的动力和钢铁,并且基于这个,对于江南造船厂进行了改造,西北远超过世界水平的动力,让商用船只不但吨位减少,耗费减少,速度也稍稍加快,在商船之中,任何一个小比例的耗费减少,都会带来一个大的改革,更别说如此规模巨大,你跑一趟花去1000美元,我跑一趟花去800,就算是同等价位的情况下,都比你赚得多,在一定情况之下,还可以降低运费争夺订单,耗费少的几乎占据了天然的优势。

依托着动力和江南造船厂原有的基础,兴建起了商船系统,借助着商船积累经验,逐步的向军舰的领域转移,这中间正好出了德国,在德国的帮助之下,兴建了一个完整的造舰体系,就一如现在美国获得英国的技术那样,英国没办法把技术发挥到极致,一旦转移到美国人那里,顿时就如同破茧成蝶一般,美国的造船产量跟造船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开始暴了战舰海。

当时中德之间的合作同样是如此,德国提供的技术,被中国化腐朽为神奇,一旦完成了基础的舰船制造,中国的一体机和材料上面的优势,直接把远景变成了现在,提升幅度极为明显的。多亏了德国当时不是世界第一,他是为了挑战英国的地位,引入了中国作为臂膀,否则话,中国即便有杨元钊,有一体机,要摸索出来战舰的制作方法,不走个几年的弯路,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德国的帮助下,积累了最初级的造舰技术,然后逐步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制作出了幻想级这么一款完美的战列舰之后,中国迅速的转移,从战列舰的大炮时代,转而走向了航母,因为有造舰的传统,在航母领域的积累也相当的强大。

护航航母说白了是小型化的航母,甚至大部分可以用民用船只代替,只是加强了水密,速度,还有机动性能的,上面的甲板远比的普通的航母要短,不可能飞超过20吨起飞重量的飞机的,一般都是18吨左右,基本上,都是中型和********,侦察机,反潜飞机,还有轻型战斗机,这些已经够了。

可是即便这些,对于的小型舰船,潜艇,还有一部分的陆地单位,都有极强的攻击力了,再说了,护航航母了,从来都不是为了战线作战,故而的速度什么的,不用太高,比起普通的商船快一点就可以了,有什么比飞机还快,只要跑不过飞机,这些船就跑不掉的的,主要是承担一些陆地压制任务,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的昂贵的舰队航母,接近陆地,被一些有的没有的被击沉。

设计工作很快完成了,最出色的设计是可以容纳36架飞机,分别是6架侦察机,18架反潜飞机,12架的战斗机,在特定的时候,战斗机可以替代侦察任务,6架侦察机,会被6架轻型轰炸机代替,以加强航母的作战能力。

中国在航母上面的积累,再加上护航航母要求不高,随便的确定了一8万吨的商船船底作为船底,然后确定了一些中心位置,水线位置之后,就形成了一款方案,然后中国最少有上百个额船坞可以兴建这种。

因为涉及简单,再加上使用人员较少,未来中国在海上的护航工作,绝对不能够算是少额,所以,所以第一批,完成了的30艘的订单的,如果投入的效果较好,就会接连进行第二批,第二批没有确定的数量,可能是一倍60艘,也可能是两倍到三倍,直接上100艘,左右这种航母的价格也不高,比起重巡都大大的不如,以中国的财力,完全可以对规模的兴建。

在完成了护航航母的定型,未来中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繁忙的海岸线上面,将会有大量的商船船队,为了保护好这些船队,30艘的护航航母有些不够,按照计划之中,护航航母会两艘为一个单位,一共是15个护航编队,未来会增加到40个左右,是具体的情况而增加,不会拘泥于一定数量,总之够用就可以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