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目标哈萨克

钢铁时代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目标哈萨克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只能带走这么点人,跟之前斯大林的期望有些差距,就内心来说,斯大林是想要带走更多的人的,或许可以用点手段,可是很快的,斯大林就想到了,这不太可能,这是在中国境内,以石磊和中国表现出来的那种态度,如果他想要用强,或者用其他的什么手段的话,恐怕连他这点人都带不出去,斯大林很果断的决定,就这么走了,跟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目前进入到俄罗斯作战的布尔什维克军,甚至对于未来新生的俄罗斯都是有巨大的好处的。

没有来到中国之前,按照俄罗斯官方对于中国的介绍,中国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地方,很无知也很大方,俄罗斯在中国获得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算是一个弱小的大国,在任何时候,在中国对外的每一次战争之中,无论俄罗斯参加不参加,都可以从中间获得巨大的好处,150万平方公里,甚至更久之前的收益,让原来跟中国并不接触的俄罗斯,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敌人。

这个是以前的认知,斯大林真正的走入中国,才发现,一切都不对,中国发展的太快了,当然了,2年多的时间,特别是在西北军校之中的学习,斯大林算是了解中国的发展史,这一切都是杨元钊这么一个伟大的领导人在八年前改变的,8年前,在一穷二白之中,杨元钊完成了对中国工业化的改造,这个到目前为止,俄罗斯都不曾做完改造,直接让中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国家。

在8年之前,中国很弱小,连俄罗斯都能够欺负欺负,8年后的中国,当这个睡狮一下子醒来之后,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的头等强国,哪怕是地处边陲,跟俄罗斯城市相连的这些小城市,也有一种俄罗斯大城市所没有的繁华和富裕,仅仅这么一点,俄罗斯就不具备跟中国对抗的能力。

现在,中国把俄罗斯占据的土地,全部都被占回去了,俄罗斯也丢掉了西伯利亚,可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对于俄罗斯国民来说,这是仇恨,可对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来说,这些都可以放在一边,先取得政权再说,至于之后,那就真的要等到之后再说的,要不要收回西伯利亚,还要看未来新俄罗斯的实力,如果新俄罗斯有实力打败中国,那就肯定会打,收回固有的领土,才能够让国家更强大,少了700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跟多了700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这绝对不一样。可是如果俄罗斯没有打败中国的实力的话,那就不能打,中国的强大,真的不是新生俄罗斯能够对付,真的把中国引来,再失去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噩梦了。

在最后还剩下的几天的时间,必须要想清楚接下来要怎么办,斯大林在布尔什维克之中的位置,算高的,却不是最高的,他算是布尔什维克的一个执委,如果把布尔什维克算是一个党派的话,等于是布尔什维克之中,比较高级的那一部分人之中的一个,可是整个执委数量有十几个,斯大林作为最年轻执委,地位可想而知。

在被流放之前,斯大林以30岁左右的年龄,拿到了执委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可是他在所有执委之中,只能够算是最低的一个,是比较年轻的,不说布尔什维克在整个俄罗斯革命之中的地位,就说斯大林本身,他的位置也不高,最多被称之为的最年轻的执委而已,至于他实权,他的地位,不足以影响整个布尔什维克。

现在,斯大林的地位跟之前有巨大的变化,掌控了百万人员,30万的军队,12座城市会还给中国,却会折算成一部分的资金,再加上之前结余的,斯大林手中能够控制的力量,甚至比布尔什维克这么多年发展的总和还要大,甚至比起整个革命党的实力都要强大,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怎么的自处。

现在,中国方面得到消息,列宁同志已经回去了,对于斯大林来说,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前往的莫斯科,加入到布尔什维克的高层,然后在圣彼得堡展开革命,这可能是斯大林进入高层最快的方法,可是却不是斯大林最好的选择,因为他将会脱离目前掌控人员。

斯大林深深知道,来到中国的几年,应该是他实力增长最快的,不但发展了几十万的党员,这些党员基本上都是他控制的,算是他这边的势力,只有依托着这些,他的未来才能够更进一步,离开了他们,他最多是一个执委而已,斯大林没有杨元钊看透的历史,他不知道,未来他将会走上苏联领袖的道路,并且在二战之中,成为了三巨头,共同对邪恶轴心作战。此时此刻的他,连接班人都不是,更别说权倾一方了,能够仰仗的,就是手头上的这些人员了。

在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了之后,斯大林还是决定走另外一条路,按照中国的说法,支持他立足中亚哈萨克斯坦,那是一个最少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以农业为主,没有多少俄罗斯力量,只要占据了那里,中国承诺会帮助修建铁路和建设城市。这样一来,斯大林可以稳扎稳打的控制哈萨克斯坦,争取占据原来属于与中亚的这些区域,在控制了牢固地盘的情况下,并且把地盘发展良好之后,再跟位于首都的布尔什维克高层联络。

这样下来,就会跟中央脱节,甚至会引起党内同志们的猜忌,只不过在目前的状态下,斯大林没得选择,之前很多时候,他考虑的更多是革命的问题,如何在最关键的地方,发起革命,把沙皇的政权推翻,就算完成任务了,真正掌握城市之后,他才发现,革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有建设好了,让民众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未来新俄罗斯发展,就跟中国这样,根本就不用弄什么阴谋诡计,只用良好的生活条件这一点,就足以吸引住俄罗斯民众。

无论布尔什维克说的再好听,把未来描绘的多么好,大部分的民众都会看现状,如果是在俄罗斯国内民众受到的欺负太多了,他们很自然的就会反抗,就会投身到革命之中,可是在中国,面对着安逸和平等的条件,哪怕这里是异国他乡,也有这么多民众,宁愿留在这里,都不愿意回归家乡,去推翻沙皇的暴政,解救更多的人。

斯大林清楚的,要完成基础建设,需要更多的钱,这一点从12座城市的投入就可以看出来,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所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可是他的好处也是在巨大的,如果说在哈萨克斯坦,拥有跟中国国内的俄罗斯城一样的城市的话,恐怕愿意回来的人就更多了。

这就需要弄到更多的钱,来到中国,斯大林才知道,钱的重要性,没有钱,就万万不能的,要知道,斯大林在这些年,除了掌握了大量的军队之外,也在中国的支持下,获得了一定的资金,城市本身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再加上一些被抽调,为中国工作的工人,这部分,中国也给了一部分的资金,在待遇上,跟德国差不多,每年50美元,每一个人相对于国家来说不多,可是数量庞大,到现在为止,每年最少创造5亿以上的价值,可是抛开城市建设的花销,还有练兵等必要的花销之外,斯大林掌握的资金高达8亿美元。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亿万富翁可以被称为富可敌国的前提下,甚至在战争之前,庞大的俄罗斯接近千万的军队,可能一年的花销,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甚至连布尔什维克从成立开始到现在,花费的这笔钱,都没有这笔钱多,可是在几年的管理之中,斯大林很明白,这笔钱有用,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跟随他离开的,只有100多万的人,这部分的人员,他们自身创造的价值不大,甚至原来依托城市创造的价值也在消失,至于劳工的费用,一旦他们离开,也无法享受,那么只有继续的掠夺,无论是实物还是资源,否则的话,8亿美元,很快就可以用完了。

现代化的军队,在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越来越依赖资金,就拿目前布尔什维克的军队来说,50万军队的维持费用,可能相当于原来俄罗斯的十倍,在战争时候,耗费就更大了,如果不能找到一个持续财源的话,问题可就大了的,即便中国帮忙兴建城市,带走的人员之中,很多已经熟悉了城市的运作,只要城市和工业兴建起来,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援了。可在此之前,就只能够依靠8亿的资金了,这笔钱看起来很多,可真正用起来,就相当的少了,为此,斯大林只好厚着脸皮,在中国这边化缘了,他相信,只是落掉自己的脸皮,可却能够让布尔什维克获得更多的好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