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庞大疆域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庞大疆域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澳大利亚被占据了之后,目前中国的版图,已经庞大到了极限了,如果是从地球上面看的话,从中国所处的这个维度来看,最北端的边界到了北冰洋,西伯利亚占据了北冰洋的一个巨大区域,向南越过整个东亚地区,在东南亚跨过赤道,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甚至再往南一点就是南极洲,位于中国这个纬度线之中的所有陆地,都成为了中国的版图,国土面积已经扩张到了极致。

中国原来疆域,在收回了蒙古和一些中亚被俄罗斯占据的领土之后,总面积超过了1100万平方公里,从俄罗斯手中,彻底的占据了西伯利亚,甚至控制了乌拉尔山口,整个西伯利亚就超过700万平方公里,还有在中亚和西伯利亚交界的地,零星一百万左右的,只是在东亚这边,就超过了1900万平方公里,东南亚的300多万,澳大利亚的700万,加上太平洋的诸多岛屿,日本的北海道,众多的领土加在一起,总计超过了3000万平方公里,这还没有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半岛,这一个世界第一大半岛,也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领土,在最近,得到了德国和土耳其的认可,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些也都能够算到国土面积之中。

算下来,总面积超过了3300万平方公里,资源异常的丰富,西伯利亚也好,澳大利亚也好,都不是文明繁盛的地区,真因为如此,他们资源大部分保留下来,这也是世界上探明资源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在可开采的范围之中,资源都探测的差不多的前提下,要么走向恶劣的地区或者极地,要么走向海洋,浅海大陆架就是一个方向,甚至还有专家的预测,未来资源最丰富的,就是南极冰盖之下的南极大陆,那里才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不过说南极远了一点,只是巨大的冰盖,就是困扰矿产采集的关键,更别说在南极之上动作,会产生的影响,一旦南极冰山融化,整个世界,除了少部分地方,其他的地方都会被洪水淹没,这一点,即便到后世都解决不了,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庞大的国土,给了中国巨大的底蕴,倒是中国的人力已经分散到了极限了,快7亿人口的中国,必须要经过休养生息,大规模的扩张人口,才能够把这么一片领土给彻底的控制下来,在澳大利亚之前,杨元钊就已经意识到了,领土面积太大了,也有巨大隐患,可澳大利亚又是到嘴边的肉,总不能不吃吧,可是澳大利亚却是最后的一块拼图,未来中国不会再扩张领土,更多的会采用经济和政治的控制,就如同拉起日本这样的小弟,推动他们占据资源,然后用交易的方法获取。

这也是澳大利亚战争的进度不快,杨元钊一直都没有催促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太快了也麻烦,无论是移民安排,还是工厂兴建,都存在问题,澳大利亚最终拿下,代表者亚洲范围之中没有战事了,中国拥有这世界上最好的条件,只要度过了这段时间,当人口激增之后,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可能这段时间是最薄弱的时候。

不过,中国对此并不惧怕,原因很简单,本身中国所在的位置,就是世界第一等,比美国所处的位置都好,历史上的美国,正是因为位置的关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本土都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用2次世界大战,走上神台,斗败了苏联之后,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现在,这个位置就要由中国所取代了。

中国在过去千年一直都引领世界,也是因为环境,一旦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威胁到的大国,中国的出手,拿下了西伯利亚之后,把苏联崛起的希望基本上打的没有多少了,少了西伯利亚的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是依靠欧洲本土和中亚,苏联虽然依然可以支撑起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是资源什么的,都已经被减弱了许多,跟西伯利亚的资源相比,欧洲地区几乎没有谁很么算得上的资源。

如果只是中国,俄罗斯依然有可能获得发展,可再加上德国在欧洲部分的瓜分,相对于更加坚挺的法国等,还是俄罗斯这边柿子更软一点,未来德国,会在中国的建议之下,在里海和黑海的岸边,继续的行动,把这一片被两个海洋灌溉的土地,彻底的纳入到德国的范围之中,目前德国不缺粮食,可是在战争的时间,粮食谁会觉得多呢?

最关键的是,粮食代表着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德国也是在跟中国的合作之中,才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接下来时间,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增加人口,甚至德国高层还有建议,直接用经济利益或者国家福利之类的,加强人口增长,只不过在战争之中,因为稳定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实施,可是计划已经在做了。

无论是移民德裔,还是同化德语种族,甚至连中国支持的那些东南亚土著和原属于的德国非洲殖民地的黑人也不放过,只要讲德语,受到了德国教育,拥护德国的,都可以看成德国的一份子,在德皇看来,如果德国在战争之前,总人口是现在的一倍以上的话,德国的战争进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甚至英国是否敢于跟德国开战,都是一个未知数。

鼓励生育,增加移民,这都需要资本,历史上,在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德国的各方面都已经枯竭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巴库的石油开始大规模的生产了之后,德国的经济状态已经好了很多了,中国从巴库获得的时候,除了一部分是用建设油田的费用来偿还的,大部分都是销售的,价格跟世界的石油价格是一样的,中国并没有在中间打上折扣,当产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德国获得资金也就越多。

德国依靠着俘虏的收益,就每年赚取了大量的财富,5000万以上的民工,哪怕按照最基础的每年50美元,就是25亿美元,当人员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之下,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这已经是德国政府最大的财源之一。对于中国来说,直接支付现金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用各种的货物来抵消,这等于说,付出的成本相当的小,特别是占据支付最大块头的军火,军火在这个世界大战时期的利润极高,三五倍都是正常的,更别说其他的畅销产品,25亿,可能付出的成本最多就是三五亿的样子。

可是账不能这么算,中国的成本低廉,一方面是因为技术领先,很多的产品放在德国生产,德国的成本有时候甚至比卖价都要高,这也是德国认可这个价格的原因,殊不知道,中国在工业上面,早已经升级了,哪怕给工人们开出大量的工资,也足以把人工的成本降低到了最低。

这些俘虏放在欧洲这边,可能是累赘,创造不了多少的价值,甚至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一旦怨气大的话,还会引起动乱和反抗,可是放在中国哪里,中国可以灵活的利用到他们,按照中国平均每月60-80美元的工资,给予德国的,只是这些工资的几分之一,中国甚至不用盘剥这些工人,就可以把给德国的钱付出来,这些人为中国创造的价值,最少是十倍,甚至百倍。

中国拥有者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的,生产力的效率,远比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大的多的,每一个单一的劳动者所产生的价值也更大,这些的本身就存在差异,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在欧洲,美洲,非洲,他们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非洲,一些落后的,甚至是原始部落,这些民众,恐怕只能够打打猎,摘摘果子,这样的价值非常的低,在美洲,又有南美和北美的不同,欧洲是好一点,却是陷入到了战争之中,至于中国,早已经形成了一怔道完整的产业链,每一个人都是整个社会庞大机器的一部分,只要融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就能够创造出难以想象的速度,工业的基础在于制造业,在于最开始的机床,可以中国的机床已经开始从普通机床,向着数控机床来迈进了,不但精度更高,效率也是非常的强悍,这一点,只有真正认知中国的人,才会知道。

正是因为强大的工业,中国才能够支持德国,把这一场大战给打下去,正是庞大的工业,才让中国有底气,占据了庞大的领土,把能够占据的扩张到了极致,这些俘虏们,也是在中国生活,认识到了中国远比在欧洲过得好的前提下,大量的加入到中国国籍,中国从战争开始之后,人口大规模的扩张,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他们带来的,中国只有在落后的时候,才会闭关锁国,一旦强盛起来,包容性是相当强的,在盛唐的时期,就有昆仑奴的存在现在,更加开放的中国,是可以容纳这些外国人的,他们也会跟历史上不停融入中国的各个种族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成为中国的崛起的基石之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