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土耳其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土耳其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中东,最大资源就是石油,除了阿拉伯半岛的庞大石油资源之外,伊朗也有大量的石油,英国已经发现了,海湾地区第一个油井,就是在伊朗的,也就是在一战钱发现的,并且开始开采了,伊拉克,沙特和科威特的石油,要到1930年前后,才陆续发现,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没有发现阿拉伯半岛的石油之前,除了巴库这个超级的世界级油田之外,中东的核心是伊朗,英国人对于伊朗的重视程度,仅次于苏伊士运河,最少有3个师的英军和6个师的殖民地军,驻扎在伊朗,就是为了防备同盟国的进攻,只不过,在中国实际控制阿拉伯半岛情况下,这些石油很难运出,只是采用快速的小船,偷偷的穿过的阿拉伯海,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到地中海。

因为石油的关系,阿拉伯特别区的最高长官,也提议过,是否可以让驻扎在阿拉伯半岛的军队,对伊朗进行攻击,在土耳其看来,驻扎在伊朗的英军足够强大,他们连俄罗斯都打不过,更别说更强一点的英军,可是在中国看来,哪怕是拿着德军跟英军作对比,驻扎在阿拉伯半岛的50万中**队,也可以轻松的干掉的这些英军,这可是20个师的部队,甚至还有一个装甲部队,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土地,是装甲部队最佳的活动场所。

可是这个建议,被总部否决了,杨元钊当然知道,伊朗石油资源发达了,甚至在后世,伊朗都是世界上数得着的产油国,可是伊朗的民族问题比阿拉伯半岛更加严重,即便到了后世民族问题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阿拉伯半岛已经实际上占据了,占据着世界相当份额的石油,就躺在脚底下,这一点这个最高长官不知道,杨元钊却知道,没有必要再招惹伊朗,那样的话,说不定肥肉没有吃上,反而会热一屁股骚,还是扎扎实实的把心思放在建设中东的工作上吧。

中东毕竟是一片沙漠,哪怕中国再怎么的努力,也不过是兴建了20座城市,每个城市平均有42万左右的人员,整个中东也就是840万的民众,到时有50万的驻军,加起来快900万,已经是中国能够在阿拉伯地区驻扎的全部军民了。

以中**队的战斗力,早已经把这里守卫的固若金汤的,特别似乎巴士拉和巴格达一线,只是永固的工事就有8000多个,还有的区域反击阵地,有了这些,中国几乎可以阻挡8倍,甚至是10倍的攻击,即便是未来,中东的石油资源彻底的曝光,也可以在20倍的敌人面前,守上1年以上,这是中**队防守的信心,也是战斗力所在。

中国的崛起,几乎是于世界为敌,如果没有办法的完成的世界霸权的前提下,中国回让中东的石油,暂时埋藏下去,巴库的石油资源,即便在后世,也是绝对的世界级的,这种情况之下,总储量超过80亿吨是没问题的,即便是黄金开采阶段,每年一亿吨的前提下,也足以开采50年以上,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加上中国的储备,10年的时间应该没有问题的,至于10年之后,在杨元钊这么一个穿越者的情况之下,都没有办法在10年站在世界最巅峰,还是在现在,就已经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面,达到了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前提下,美国虽然发达,美国的人均并不是世界第一,人口在哪里摆着呢,可是也属于是前列的,中国的产值,几乎超过了整个世界,除了中国之外的个发达国家加起来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面说,中国拥有了相当的基础。

庞大的石油管道的工程开始兴建了,说白了,就是挖掘好管道,把通过处理之后的钢铁经过了焊接之后,然后埋在土层之中,经过特别的处理,最少是30年没有问题的,30年之后,再对他进行更换,换成已经成熟的塑料管道。

其实类似的工程已经在巴库实行了,巴库的年产量增加,固然是有大量的油田的关系,也跟二次开采有关系,可是没有这个输油管道,从巴库开采出来的石油,就永远是开采量,而不是真正运出来的。

油田区域,不太适合密集的分布铁路,而且装卸也是一个大问题,在中国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找到新的油田,并且让老旧的油田,重新的换发生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放在运输上面。

然后输油管道就应运而生了,从某种意义上面,这个输油管道加快了油田石油的运出,可是3b铁路的运量,加上装卸情况,制约了这个,一天60万吨已经是一个极限了,目前在月产量超过了1300万吨的时候,这个极限已经彰显了的,1300万吨,平均每天就接近45万吨,这已经是极限运量的七成以上,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巴库的石油产量,还会在这个基础上面,继续攀升,因为已经有一批的不算特别大的,却出油快的油田被开发出来,日产量的稳步的提升,预计下个月的月产量,就又会增长100万吨。

这样的话,几个月之后,当月产量超过1800万吨的时候,怎么办,是继续加大产量,还是停下来,缩减产量,理论上的60万吨,有很多的问题,不是每一天都可以达到的,另外一条路,一条可以承载相当石油运输的输油管道,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当然了,还有另外的一个解决办法仓储,如同曼谷那样,兴建5000万吨,甚至更高的仓储,这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是实际上,即便有人提出这个办法,也会被否决,中国之所以兴建输油管道,之所以加快对巴库的开发,原因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在短时间,把巴库的石油开采出来的,真的建立储油仓储的话,存进去的石油,未必一定是中国的。

相对简单的工程,哪怕巴库到巴士拉的距离超过了1000公里,可是输油管道这玩意,比铁路快多了,真正费事的就是一个钢管和焊接,用挖掘机开挖足够长,足够深的管道,然后依次的放下输油管道,完全可以用分段施工和上人力的办法,只有通过一些比较深,比较大的河流的时候,才需要在底部,耗费一点功夫,可是这个,也比修建桥梁好办的多,这样的话,稍稍规划一下,6个月的时间,就足够完成第一期工程。

第一期的工程,管道日运输量,会达到30万吨左右,直接就分化了3b铁路的压力,然后第二期第三期全部贯通之后,哪怕巴库的月产量达到2500万吨,也足够通过管道运输,液体加压,可以让石油可控的通过1000多公里的区域,然后无论是注入到巴格达还是巴士拉的仓储,都比留在巴库好的多。

伴随着中东正式归属于中国,中国对土耳其的援助也到位了,本身,中国就已经为军工,提升了庞大的生产能力,50个师的军火,对于土耳其,奥匈这样的国家来说,可能是天文数字,或者好多年才能够生产出来的东西,对于中国而言,一个月不到就可以了,甚至在战备仓库之中,直接的拉出来装船过来就可以了。

为了中东,中国相当的大方,3亿美元直接的到位了,而且还给土耳其多种选择,美元可以,德国马克也可以,甚至连奥匈货币,甚至土耳其货币都可以,中国遍布在同盟国的商品,足以让他拥有这些货币,哪怕是真金白银之余收下的。

不过土耳其却野心勃勃,把这3亿美元直接换成了50个师的物资,并且要求中国方面加快派遣教官,他们准备整编100个师,2100万人口的土耳其,如果整编100个师,都是德国标准的话,需要280万人,这几乎已经是超过一般性动员了,可能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壮年男性,都要参军了。

中国比较关心的进行了劝说,可土耳其执意如此,而且已经完成了50个师的抽调,只等教官和武器前来,就可以整训了。

土耳其的目的,不用怎么去调查,就知道,要么是俄罗斯方面,要么是伊朗方面,甚至伊朗方面还要更大一点,无论是获得伊朗的石油,还是打通中亚,跟中国接壤,都不会让中国损失什么,反倒是增加了同盟国的力量,如果土耳其真的有100个师比较可靠的军队的话,同盟国在欧亚结合部的实力将会发生改变,这跟中国的战略意图没有抵触的地方,中国付出的只是价值6亿美元的军火而已,在军火飞涨的今天,他的成本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以此换取战略方面的有利,这是一个好买卖的。

在稍稍犹豫了之后,教官队伍直接出发,他们会从阿拉伯军区抽调,会跟随着第一批50个师的军火一起抵达土耳其,就地开始为期6个月整训,争取让土耳其军队1917年春天之前,拥有足够的战斗力。

战争的局面,在1916年底,再一次的发生了变化,同盟国再一次因为中国而加强,对此协约国还一无所知,他们正在1916年的恶劣局势而头疼的,欧洲,美洲,甚至是大洋洲全部乱成一团,他们到底的未来在何方,这恐怕是协约国的领袖,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