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全力保障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全力保障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抛出了一个石化项目,一个仓储项目,直接让克拉运河的计划再无任何的阻挡,从上到下都已经知道了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甚至还有中央级别的媒体,给这一个项目预热造势,声势浩大,一下子,几乎大半个中国都知道了这么一个项目,对于普通的升斗小民来说,可能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对于一些有心人来说,这就是发财的机会。

中央的每一个举措,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克拉运河不单单是克拉运河本身,还牵扯到了物流运输,甚至是一系列的配套,甚至是石化项目都传的沸沸扬扬的,这些后知后觉,没有足够的前瞻性的第二批投资者数量更多,只不过他们单独一个的资本不高,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

不过没等这把火渐渐的熄灭,王荣民就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项目,还是一个超大型的项目,就是钢铁联合体,这个钢铁联合体项目其实也是东南亚的钢铁项目,本身是会放在马六甲,那里距离澳洲更近,从西澳发现了大量的铁矿石,远景储量接近50亿吨,这是一笔的让世界都颤抖的铁矿石,由于开采方便,品味较高,即便是通过水运运过来,成本也比中国品味较低的,而且复杂的铁矿来的容易。

可是克拉运河的出现,让中国看到了别的选择,马六甲这边,算的上是稍稍外围一点的,还是一个岛屿的,将来有人可能突破中国的防卫圈,这里会是第一道的前线,可是如果放在泰国,那不一样,外围是克拉运河和另外一侧,泰国这边最少有几百公里的纵深,而且的西奥那边的矿产,不必绕行东奥,或者是走马六甲,直接通过克拉运河运到泰国腹地也相当的方便,通过泰国,可以通过铁路辐射整个中国,无论是仓储还是冶炼都非常方便。

最关键的是,东南亚也有大量高品位的铁矿石,比如说的石溪铁矿,这个远景储量超过5亿吨,即便是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占据一个相当的地位,本身就有这个根基,只要港口通畅,再有西澳这边铁矿石,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铁矿,从一开始,就只重工业的象征,在目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钢铁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当然了,类似中国这样,以亿为单位的,钢铁已经不能够称之为力量的,要看转化为军工方面的到底有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中国朝气蓬勃的建设,特别是海岛,澳大利亚甚至是西伯利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各个领域,甚至是各种的产品之中也会使用到钢铁,钢铁成为了重要的商品的,从来都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只要投资到了,产出的物资基本上不愁消耗的,包头钢铁基地才几年的时间,不但完成了成本的回收,还大量的支援了其他地方的建设,对于任何一个省份来说,一个庞大的钢铁基地,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

说实在的,物流和石化项目,都是杨元钊想到的,钢铁项目,还真的没想到,后世的新加坡在最初,也只是石化基地,钢铁项目是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被开发出来之后,大量船只途径新加坡让他看到了商机,给杨元钊第一个想法就是石化,铁矿石还真的没想到。

不过铁矿石从不再从达尔文出发,而是从西北角,这里可以兴建大型的海港,然后绕行苏门答腊岛从克拉运河的进入到泰国湾,这样算得上比较的顺利的,也绕开了东南亚繁忙的航道,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钢铁石化,运输,这将会成为中南省未来的三驾马车,王荣民也相当的聪明,他以河内为一个中心,作为一个超大型的编组站,以万象和曼谷为另外的两个点,这三个点讲会支撑起整个中南省,沿途一系列的工业带计划的,把目前处于农业之中的中南省,变成一个工业的基地,平均的分布各种的项目,石化钢铁是集中在港口城市,可是其他的一些配套,却分布在内陆地区,以点带面的带动,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可是有了中央的首肯,这一切成为了可能性的。

王荣民的计划,相当的庞大,不是胡说八道的空想的,在他出色的控制之下,精准的把握到了运河贯通的时间,一切都是基于运河,甚至在整个中南省,地方配套的铁路建设就有许多的,很多本身应该是集约化的工厂,分散开来,进入到了整个中南省的每一个地方,通过的区域交通带来的便利,进一步的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未来会让整个中南省都向着工业化的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

物流,钢铁,石化,三大项目,就如同三个炸雷一样,彻底的炸响了中国的发展,热钱开始向中南省汇聚,石化项目的主体项目,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投资的,可是基于他的附属项目,比如说使用石化的新材料的棉纺织的,丝袜,还有其他的一些塑料的项目,这些投资就可大可小了,面对着一个专门为工业生产投资的机会,消息灵通的人士都看到了机会,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可是积少成多就是非常可观的。

说实在的,从王荣民上交了这个计划之后,杨元钊最关注的省一级的主官,就是他了,综合性开发,因地制宜,甚至是交通带动发展,这是后世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带来的,就算是新加坡,依托着马六甲,也是用了近百年的时间,跌跌撞撞,才走出了后世的一条道路,王荣民居然能够看到这一点,不但利用到了,还非常出色的利用到了,单单一个克拉运河,只能够证明的王荣民有眼光,且运气很好。

可是后续提出的一系列的计划,证明了他对于克拉运河的优势是清清楚楚的,借助着这个运河,他把能够设计到的都给涉及到了,并且牢牢的把握住了主动权,这种能力在中国高层之中是少见的。王荣民的提案通过之后,在中组部的建议之中的,就建议把王荣民调到工业局的,统筹整个中国的工业,不过却被杨元钊拦住了,他希望再看看。

工业局的发展,在全局的高度,应该是比中南省的省长要搞,可是中国的工业,已经走入到了一个固定的渠道,换任何人前来,最多也就是微调,不可能发生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克拉运河对于中南省,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项目,如果王荣民没有能力,只是提出了这个运河计划,没有候选的发展,不能够合理利用起这个运河的巨大优势的话,把他调过去,也无所谓,不能挡住他提升的脚步,可是如果王荣民能够更进一步的话,对于杨元钊来说,那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中南省在克拉运河的帮助下,获得长足的发展的话,对于整个的中国,对于东南亚地区,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工作的,跟西伯利亚不同,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只要把人弄走了,任何人都可以占据,可东南亚不一样,这是后世最复杂的地方,甚至就中南半岛来说,这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半岛,区域的冲突一直都没有停歇,如果不能够让这里的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更加平稳,更加的出色的话,说不定一个不确定影响,就会爆发内战,甚至是反叛,这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到现在,中南半岛和整个东南亚,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区域发展的重要部分了,根本不可能放弃的,那么只有把它发展好这么一条路了。

王荣民的做法,不但借助着运河为龙头,发展中南省的经济,而且更加紧密的海陆空的联系,也会让中央跟中南省的联系更加的亲密,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他将会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明珠的时候,他也就不存在离开的可能性,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上层的中央,都不允许这么做。

事实上,王荣民在接下来,给了杨元钊无数的惊喜,石化,钢铁,物流,这三驾马车找的是极为的精准的,利用交通和物流的内外结合的,比如说,把一些依托石化,纺织,甚至是轻工业的外向型经济,迁移到泰国的话,比国内不知道好了多少,紧紧是从上海到马六甲海峡的出口,几千公里的距离省去,这对于一个轻工业的产品来说,成本压制的非常到位,最关键的是,中南省的劳动力成本,比起中国腹地来说,是微低的,这一点,在过去,可能不影响大局,工业的搬迁也是巨大阿德投入,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这种搬迁是大部分的上位者所必须避免的,可是现在,这一切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办法,太多太多的优势,最后的这一点,就促成了搬迁。

王荣民不但表现了,而且表现的也在杨元钊的预料之上,所以,杨元钊直接命令,把王荣民留在中南省,并且把中央配套的30亿,加上自己配套的40亿,一起给了王荣民,他想知道,有了这么多钱之后,王荣民能够把中南省建设成为设么样的程度,而且在工业部之中,要求给予中南省最直接的支持,要人给人,要机器给机器,全力以赴的保障中南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