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结束节点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结束节点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有多了一个电子应用的方向,还是之前忽视的方向,杨元钊有些兴奋,可是兴奋之余,则有些心力交瘁,穿越者总是想着,把后世的全部东西都拿来,可是一个人能够了解的方面,也仅仅只有关注的那些方面,还有日常生活之中常用的,比如克拉运河,比如传真机,这些要到用的时候,才发现真的很重要,一旦没有刺激,没有使用,他就真的埋没了,类似这样的东西还有多少,哪怕是某些方面,已经追平了二战时期的科技水平,可是在整体上,1916年的这个世界,跟后世1940年,还有较大的差别,毕竟是24年的代差。

完整的文件刺激了杨元钊,想到了传真机,杨元钊停下了大规模召集的想法,不必考虑这个立项的问题,可是他没有停下脚步,他小范围的招募建设专家,运河专家,还有港口专家,中国刚刚兴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北水南调工程,纵横整个北部,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全部的完工,可是各种的河道,水渠这方面,在大量资金的帮助下,提升的幅度相当的显著,克拉运河跟那些运河有不同之处,又有相似的地方的,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水渠修的再怎么大,20米的直径,5米的深度,已经可以了,可是这个运河,是为了万吨级的船舶通行的运河,甚至还要考虑到军事方面的行动,那么一个必要的关键点就在于,可以通行幻想级,最起码也是单行道通行。

幻想级,这么一艘几年前定型,并且成功生产出来的战列舰,他的数据指标,杨元钊已经算是耳熟能详了,以这个为基础,兼顾通航的速度和吨位,一个初期的指标就出来了,有了这些,这些建筑方面,甚至是运河方面的专家,就可以通过这个计算土方量,统筹专家也可以根据这个,预估出工程的总时间。

按照目前反馈过来的信息,这么一个克拉运河的施工难度并不算大,施工点的地质结构也足以容纳多个施工队共同进行,这是最大的好消息,中国建设的速度快的原因,一方面是使用了大量,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工程机械,挖掘机,吊车,铲车,甚至是机动车,这些极大的节约了劳动力,增加了劳动效率,另外一方面,就是多点施工。

国外由于人力方面的原因,一条数千公里长的铁路,最多分成三四段,这样保证施工的质量,可是在中国统一了管理和度量衡的前提下的,10段算少的,20段,50段,甚至在3b铁路的兴建过程中,丧心病狂的分出了92段,哪怕每一段的效率,未必比的上国外的最精锐的施工队,可是整体的效果却不一样,92段这才催动了3b铁路的顺利完工。

最长150公里的运河,如果能够分成30,甚至是50段施工,这样的速度,肯定快的冲破天际,这样挡在运河前面的问题,基本上将不会存在了。

3天的时间,杨元钊推动的这个计划,进入了一些有心人的眼里,不过一直的保密性相当的强,找到的也是相应项目之中的学科带头人,这些人的社会地位相当的高,又属于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范畴,最多只是传出了一个大概,可能在东南亚,要兴建一个大型水利项目,规模较大,利益也不小,顿时包头的私底下,各种牛鬼蛇神开始活动了起来,他们纷纷开始围绕着这个水利工程进行打听。

这些牛鬼蛇神的目的,倒不是为了破坏中国的大好形势,中国目前的局势越来越好,凝聚力相当的高,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要想破坏,纯粹是找死,他们只是为了找到杨元钊到底弄的是什么,跟着赚钱而已,早一步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先机而已。

几年的时间中,杨元钊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商人,变成了一商界领袖,进而成为了一个国家领袖,他的点石成金的能力没有削弱多少,反而被穿的越来越神奇,从1908年到现在,8年多的时间了,杨元钊无数次的展现了这个神奇的过程。

只要是杨元钊看中的项目,拿一定是挣钱,还是赚大钱,一次错过了,会有人后悔,两次错过了,会觉得下一次再也不会错过,当这个代表作用,越来越强大的时候,这就产生了一个跟风党,在投资和商业的领域,杨元钊不在意到底有没有人跟风,他所从事的项目,大多数都是有利于国家的项目,这些项目进来的人越多越好,哪怕是每一个细小的投资,都会让国家的实力增进,就是在这么不断的增进之中,国家才能够发展,社会才能够赋予。

只不过,这一次的项目,还有一个最大的隐忧,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无法更多的选择的,毕竟运河开凿的地方不一,可是一旦开凿出来,就是唯一,就比如说巴拿马运河,当时在开凿的时候,并不是选择的最佳的方案,在加勒比地区,还有比巴拿马运河更加适合的尼加拉瓜运河,只不过综合了多方评价之后,还有一些奇妙的运气,美国才接手并全力投入巴拿马运河。

类似这样的运河,一旦一条投入了之后,其他必然会受到压制,尼加拉瓜运河就是这样,在100多年的时间之中,无数次的被提起,但是真正开工,依然是遥遥无期,连巴拿马那样的国际航道就是如此,更加区域化的克拉运河就更是如此了,这种情况之下,他也就没有大规模的扩散,嘱咐手下,不允许随随便便的把这个项目给泄露出去。

3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杨元钊找到的专家们,还在饶有兴趣探讨,这么一个人工运河的,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规制,是用多少人来挖掘,通行能力是什么的时候,运输着王荣民的报告的专列,首先的抵达了包头,从中南省到包头,途径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最终进入到山西,几乎横跨了中国中部最重要的这些城市,数千公里的航程,不但给包头带来了疲劳的旅客,也带来了这一份重要文件。

照理说,飞机应该比专列快一点,可是今天从曼谷起飞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雷阵雨的,一直到午后,雷阵雨才稍稍停歇,这个时代的飞机,还没有能力在雷雨天气之中起飞和降落,所以,航班推迟了,最早也要到晚上,这些东西才会送过来,注定是要比火车晚。

杨元钊嘱咐的比较到位,这一件东西在送到包头之后,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杨元钊的面前,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样,这是一份补充的材料,其中详细的阐述了的王荣民的想法。

克拉运河果然只是一个基础,一个改变中南省情况的契机,王荣民并没有彻底的把心思放在这一条运河上面,而是希望以运河为契机,借助着来往的商船,走石化,钢铁制造和物流三大方面。

不错,这几乎是后世,新加坡崛起的法宝,特别是前面两项,交通枢纽接入到工业制造,只要有一定优势,他可能比目的地国都来的便利,后世的新加坡,没有躺在港口这个便利条件之上不动弹了,而是发展出了钢铁和石化,彻底的奠定了在东南亚的根基。

相对于新加坡,这里更具有优势,一方面,新加坡不过是守住马六甲的一个点,再继续下去,还要通行中国的南海东海,可是克拉运河不一样,从印度洋进入了之后,就是泰国湾,一边是中南省,这个面积庞大的陆地省,可以容纳的工业远比新加坡那么一个弹丸之地强大的多,最关键的就是铁路,一旦完成了铁路大动脉的扩充,从这里卸货,可以不绕行广州,直接从中部前往中国腹地,哪怕是到了武汉进行转运,也比绕一圈的海道强的多,提前了几十年的时间,各方面还优秀,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泰国的曼谷,将会成为中国除了青岛,上海,广州之外,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港口枢纽城市,这样中南省的崛起,将无可避免。

报告十分的精彩,数据也非常详实,杨元钊看完报告,就如同各种锦绣文章扑面而来的感觉,可惜,还是没有考虑过时间问题,他的一切都是基于现在的数字的,而没有考虑到战后的萧条,克拉运河的独特作用,即便在萧条时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是一旦战争结束,石油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石化和交通,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能不能撑过去,都很难讲。

杨元钊不是穿越者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这个报告,可是他清楚的知道,再过两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节点一旦出现之后,战争距离结束也就不远了,那是历史上一战结束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现在,包括杨元钊努力了这么久,都没有把握真正度过的一个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