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识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识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杨元钊轻轻的翻开文件,低下头一扫,文件扉页的名字很简单,克拉运河计划,他微微一皱眉头,中南省有什么大的河流,要建造运河联通么,即便真的很重要,可是中南半岛用得着运河么?

对于中南半岛来说,海运永远比河运要便利的多,再加上刚刚贯通的几条铁路,从这个意义上面说的,河运有效果,却不是最主要的,毕竟,在东南亚没有长江那样世界罕见的深水航道的,一条运河的修建与否,没有多少效果,至于灌溉和抗旱,中南半岛有么,最多是对洪水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真的要是台风引起的大洪水,水库这玩意根本就没用,杨元钊心中一阵阵的升起的,会不会是看到中央推动的水利建设,想分一杯羹,这可不是执政者最佳的选择,这是一种投机,政治上面的投机,一向是杨元钊最反感的,特别是在目前,中华民族面对着几百年来,最大的机会的时候,这种投机可能会毁掉这个机会。

杨元钊推动的大型工程促进经济的计划,以前是北水南调,现在北水南调基本上完成的情况下,又提出了全国性的水资源治理和水利枢纽建设,在水利建设全国研讨会上面,就全国范围之中进行的讨论,就有过关于中南半岛的讨论,甚至是整个东南亚的水利建设的大讨论也进行过,毕竟水利建设是针对整个中国,不分国内国外,就之所以没有通过,原因不是说中南半岛是新附区域,不是中国传统的区域,而是因为没有必要,在整个东南亚,通过的水利枢纽只有寥寥的几个。

水利承担的作用,不仅仅是发电和抗洪救灾,还有抗旱,通航,区域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东南亚处于大洋气候之下,不能够说是风景宜人了,可以说是不错的,水利枢纽的一个最大的功效,抗旱的作用基本扣除了,东南亚几乎不会旱,涝会有,却也不多见,再加上没有多少落差以平原为主,水利发电的装机容量也相对较小,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除了少数地方,其他地方需要兴建水利的机会不多,即便有,所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会逐步的普及水利建设,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防止浪费,东南亚这里的,更多是区域抗洪和小型发电,就目前来说,这些项目是下方给了省一级,而不会由国家牵头,这些会等到地方财政宽裕了,由地方财政来建设,在目前大规模的投入上面,必须要放在一边。

中央财政,只能够是在最重要的方向,在同样的选择的情况之下,肯定会选择投入之后效果大的,见效快的,比如说,中西部地区,对于环境,水利,防洪抗旱等诸多的方面,都有足够的益处的,才会去投入,单凭借一个方面,抗洪,还不是年年发生的,有大规模的台风或者是降雨量超乎寻常的,才会出现的洪水,那不是一个水利枢纽所能够解决的,其他的情况,依托现在的基础设施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的前提下,谁也不会通过这个提案。

作为农田水利计划的推动者,并且为此成立的专门的基金会,跟北水南调的初期一样,杨元钊首先的介入,在这个水利基金会之中投入了最少900亿元,涉及到整个中国几乎大部分的水域,大部分都是在直流和分之河流之上,对区域和流域的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一些在预案之中,计划在两三年之后,才会开工建设的水利枢纽,目前已经提前到了现在开建,这些都是经过论证,效果极大的大型工程,比如是长江和黄河的干线水利枢纽。

确定了这些先期投入的水利枢纽之后,在一些支线和偏远地区的水利枢纽之中,必须要在在众多的方案之中,都需要优中选优的,综合考虑发电,抗洪救灾,抗旱,通航等一系列的情况。

因为工作量相对庞大,过去的这些日子,中央水利局抽调的大量的人员,分成了最少21个小组,分别对各自的项目进行评估,衡量,地方上也写了无数的报告,有资格知道这个计划的,都想尽千方百计,想要把地方计划纳入到国家级的计划之中的,可是真正成功的非常少,很多的项目都是公认的,只有少数难以决定的项目,才会用到地方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面影响中央的计划。

第二批工程,主要是一些小型的工程,比如说西南地区的小流域水电站,雅鲁藏布江的干线水利枢纽,不可能直接上,那对地址的要求太高了,可是支线的一些合适的地方,却可以修建,西南这边经济落后,高原和大量山地,本身就无法承载规模化工业的,即便是中国工业实力世界第一,也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中国太庞大了,合适的地方太多了,西南地区减少人口,把人员迁移到更加适合的地方,至于本身的高山区域,则以种植植物,保护环境为主,间或进行旅游方面的开发,这些才是西南西区发展的关键。

除了西南地区之外,北部黑龙江,甚至是在西伯利亚的一些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前期工作,这些都是瞒不住的,在杨元钊看来,是不是消息传出去了,才让王荣民有了新的想法,之前中组部对于王荣民的考察,想来王荣民也知道,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投机想要改变中组部的看法。

杨元钊摇摇头,他微微有些失望,如果王荣民是这样的话,那么之前考察就白做了,甚至连目前省长的职务也不适合做下去,一个省级单位,是国家以下的二级单位,在重要性上面也是极高的,一个省的发展好坏,全靠带头人,带头人都采用投机的方法,这对于这个省的发展是危险的。

杨元钊心中是这么想的,可是却把文件看下去,王荣民毕竟是上过他计划的人,哪怕是否决了,也需要看完再说,仅仅凭借一个标题,就否决一个人,这不是杨元钊会去做的,在他的印象之中,王荣民没有这么的肤浅,说不定里面另有玄机。

果然,翻开正文,在第二页就简单的介绍了这个计划,跟他想的,在中南半岛之上的内河运河不同,这是一个运河,但是却是一个跨海运河,是一个联络两个大洋的水利枢纽,在大陆上面,比较适合的地方,开挖联络两个大洋的运河,似乎在19世纪,成为了一个热门,很多国家都在寻找,不过目前而言,只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等少数,克拉运河居然也是这样的,这是中国和杨元钊所没有想到的。

一个跨海的运河,节约航程,单从这个创造性上面,就一举的扭转了杨元钊的想法,能够从这样的高度看待问题,哪怕不值得投入,这种全局性的眼光,已经证明了之前杨元钊对于王荣民的看重是没有错的,这样的国际化全局性的眼光,整个中国有几个的。

接下来杨元钊看文件的速度,开始慢了一点,更多的不是审视,是认真的观看,希望从中间看到亮点,文件下面的,让他惊喜,王荣民的行文很适合后世的行文方法,都是以事实和数据的来说话的,显然王荣民进行了很深刻的调查,用详尽的数字,各方面的调查也相当的深入,即便是杨元钊,也不得不赞许一句,王荣民干的漂亮,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在说明运河的好处上面的,比如说每年可以吸引多少的船舶到来,节约到少的经费,并且可以借助着这个航运,所获得的好处。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提案,王荣民居然有这样的国际化的眼光,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乎杨元钊的预料之外了的,这么一份计划,给了他一个熟悉感的,似乎在哪里见过。

杨元钊作为中国的实际控制者,他的记忆力相当的好,如果这个时代,曾经有人提起过这个计划的,甚至是上到中央这个程度,绝对是一个轩然大波的大事,整个中国都会介入进去的,目前中国的航运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数千万吨的商船,每年把规模庞大的物资,运往世界各地,为中国的收获了大量的原材料和金钱,可以说跟商船有关的,都会引起重视。

无论是节约商船时间,还是节约能源的,这个节约了1200公里的航程,有巨大的可行性的计划,绝对会得到追捧,甚至会直接的建成的,因为他看到了在中间有一个介绍,整个运河的计划,投入量在2亿美元到8亿美元之间,这对于中南省来说,是一个很难投入出来的巨大数字,可是对中央而言,这不算什么的,新的水利枢纽建设,已经投入了900亿了,换算成美元就是450亿,从中间挪出来一点点,就足以让这个运河完成修建。

杨元钊可以肯定,他所听说过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在这个时代听说过的,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了,不是这个时代的,就应该是穿越之前的,到底在那个地方听过这个计划,他皱紧眉头,认真的思考,在记忆中艰难的寻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