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经济上分析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经济上分析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整个兰芳画成的四个省一级的区划之中,最重要的中南省和印尼省的省长都是从晋商走出来的,另外两个,一个是西北原来官员,从地级市的市长走过来的,充当马来省的省长,因为马来省最小,另外一个,则是担任菲省省长,他是军事官员转的民政,菲律宾当时处于抵抗美国的最前线,本身也曾经是美国的殖民地,如果没有一个强力任务,无法弹压住菲律宾的形式。

除了最高的省长这一级,整个东南亚的官员之中,出身晋商的差不多有7%,出身西北的更是高达30%左右,这种情况之下,在1909年就加入到政府体系王荣民,当然是的如鱼得水了。

他首先,通过关系,联络了马六甲海峡的港务局,通过他们得到船舶的确切信息,并且给很多的朋友,同乡,同年发报询问。当然了,王荣民既然是调查,当然不能摆明了说,只能够旁敲侧击的拿到数据,不可能直截了当的说,他准备在中南省建一个运河,要分去马六甲的运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谁都不会愿意给他情报了,他只是对那边要求,做一下运输能力的分析,要求详细到年月的层面,希望拿到过去几年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运输资料和运力,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算是比较秘密的东西,在战争层面之下,就更加是这样了,能够掌握这一个层次信息的,即便在马六甲港务局之中的,也不多,最起码也是处级以上的关键科室的领导,这些人都是久经训练的,换做一般人这么的打听,恐怕早就警惕了。

可王荣民是谁啊,中南省的省长,再怎么保密的东西,只要不是绝密的军事情报,或者是保密级数很高的专项情报,否则,都会敞开的,一个国家部长这么一级的人物,特别是掌管一个省资源的,他本身就有这个权限看这个,更别说这个还是跟经济密切相关的,如果这个都不让看,经济还怎么搞,说不定这就是一个关乎中南省,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全局的计划。

这个处长,也是晋商出身,对王荣民也是久仰大名,只不过他的年纪小很多,加入到政府的时间也短,同乡的老大哥来询问,他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派出了亲信手下,把东西送过来,港务局,位于马来半岛之上,跟中南半岛是相连的,虽然马六甲这边,跟中南省,没有铁路直接相连,可是公路是有的,几百公里的距离,五六个小时而已,用着专项封漆的档案袋,就送到了王荣民的手中,就连王荣民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感谢了风尘仆仆送来的工作人员,王荣民安排秘书亲自接待的,并且打电话给港务局的这位老乡,表达了感谢之情之后,他翻开了这个文件,这应该是港务局归档档案的复印件,上面清晰的记载了整个东南亚的通航数据的,马六甲这里有,连整个东南亚,中国沿海各港口,甚至日本的都有,船只的数量,吨位,都精确到了相当的程度,甚至还有通行的时间和大致的货品的。

王荣民是一个对于数字相当敏感的人,很快就从这些货物之中,找到了最大宗的货物石油,之前德国没有占据巴库之前,前往中东的船只,大部分都是空载回来,即便没放空的,也只是带了点俘虏回来,最多是一些简单的原材料的,毕竟,中国地大物博,德国什么都缺,又是在战争之中,在相互的经贸之中,几乎都是入差,中国大量输入货物到德国,德国凭借着部分贵金属或者实物来偿还。

可从德国占据了巴库之后,就发生了不同,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简直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日产量,年产量是多少,如果你愿意拿过来的话,敞开了收,多少都无所谓的,这就形成了通过马六甲最大规模的就是这个,这也占据了马六甲通航数量的30%和39%的运载量。

如果克拉运河可以修通,那么石油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继续的翻看,各种工业品,还有石油的部分裂解无,石化产品,这是最大的重点的,无论是出口哪个地方,包括德国的,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是石化产品,这个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

一份不足30页,不到2万字的文件,王荣民看的非常的细,几乎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有的方面,通过这些数据,他对于克拉运河的信心再一次的上升,现在已经不是建于不建的问题了,现在是建成之后,酒精要如何发展的问题了,这个运河如果能够发展的好,对于中南省而言,这可是比之前的4条铁路贯通过来,最少好上10倍,甚至百倍的事情,真的弄好了,他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中国的发展方式,就是以经济为纽带的,只要能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国家财富,一些缺点是可以包容,当然了,贪污**是一票否决,不可以打折扣的。

本身,根据这个数据,他就可以做出建造运河的报告,可是从这份详细的资料上面,他看到了更多,大部分都是运河建成之后的,一些大的项目,他可以做到短时间,把东西分析清楚,可是一些复杂的,牵扯的广的,即便是他,只是分析了其中的好处,具体好在那里,就有些云山雾罩了。

换做别人,只要这个项目对自己有直接的好处,肯定是第一时间,就拍板决定了,可王荣民不行,他必须要弄清楚,最少要弄清楚大部分的细节,比如说在运河贯通之后,利用陆上的铁路,减少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就如同中国运往中东的东西一样,没有通过苏伊士运河,因为怕英国的扣押,更没有绕行好望角,那里太遥远了,还有众多的不确定性,而是通过战前才修通的铁路进行中转,在铁路的承载能力达到的前提下,铁路比水路的效率更高,可是耗费却更大,水运是最节约,最省钱的运输方式的,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才能够显现出这个运河的具体作用,这不是一个简单知道就能够解决的。

关于铁路物流上面的数据,牵扯的更多,这不但包括了东南亚,还包括了整个中国的铁路网,王荣民还多了一个心眼,让在财政部,商务部,工业部的同僚,帮助他打听了一下西南和西北这些省份的工业情况,还有一些通过铁路或者其他方法运出工业产品,运入原材料的情况,不可能详细到每一个列车,每一个车厢,却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字,可是只要大概的数字就够了。

在马六甲港务局的资料之中,王荣民看到了三个大的方向,钢铁为主的重工业,石化为主的化工业和轻工业,然后就是铁路航运为纽带的物流业和仓储业,特别是最后一个,是核心之中的核心,如果那个产业能够完成的话,对于整个中南省,甚至是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单纯对中南省的利好,不足以打动整个中国高层,可是如果是对中国的利好,在这个时代,必然可以获得通过,越是深入的了解这些资料,王荣民就微微有些后悔,他有些丢西瓜捡芝麻了,之前如果真的在这个项目上面,多耗费一点精力的话,就不会如同现在这样了,说不定,提前两年,中南省就可以获得数倍的发展。

当然了,平心而论,当时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方面,中央没有明确的信号,以大型工程拉动整个中国的发展,夯实基础建设,1200公里的航程优势,在运费大幅度上涨和船舶的成本大量的涨价的前提下,并不是值得一提的,另外一方面,还没有从巴库回来的石油,仅此一项,每年最少会少掉2万多艘商船,毕竟空船的情况下,还要付出过路费,这点需要考虑,节约的1200公里的航程跟过路费之间的比较,这些都是问题。

王荣民不是沉浸在过去成绩之中的人,也不是为了后悔而忘记了目前工作的人,这么一个大型的运河的计划,一旦建成之后,将会成为在世界上都数得着的大型运河,不如苏伊士和巴拿马这两个跨洲际的运河,却也比基尔运河更高的,只要运作得当的,中南省将会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机会。

错过了就错过了,王荣民庆幸的是,在关键时刻,他可以弥补这个错误,这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只要认真的分析,不单单只针对克拉运河这一个点上,克拉运河比不上苏伊士和巴拿马,那是以万里来计算的节约航程,并且两个运河都带有着强烈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就比如说现在,苏伊士运河来说,英国封锁了德国的使用,德国也通过奥匈和土耳其,再加上自身的潜艇,对苏伊士运河进行攻击,大部分情况之下,苏伊士运河是断绝的,这也是国际性航道的关键所在,控制了他,有深远的区域性影响。

克拉运河跟两者的不同在于,他几乎整个区域,都是在中国的控制之中,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无论是开凿,修建,还是别的,都可以不顾及周围邻国甚至国际影响,只用考虑到他的经济价值就好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