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钢构的威力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钢构的威力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在引导员的引导之下,一艘最少是2万吨的集装箱散装船,最终靠岸了,负责港口工作的,基本上全部是中国人,只有部分的日本人在这里做一些最底层的工作,港口是一个专业性的工作,一旁永久性的塔吊正在施工之中,哪怕是临时性的塔吊,也比传统的手工装卸效率高的多。

集装箱的运用,让中国各大港口的效率相当高,一艘2万吨的集装箱船,在中国青岛,完全装卸完毕只用4个小时,这还是大部分都分割转运走的情况下,现在,在除了中国港口之外的其他世界港口,这个数字最少是4天以上,这还是在搬运工日夜不停的加班的情况下。

机械可以发挥出远高于人力的效率,特别是对越发沉重的物品就越是如此,同样的一件,300公斤,3000公斤,只要体积不相差太远的前提下,塔吊的装卸效率都是差不多的,可对人力来说,有时候,连十分之一的效率都没有。

几乎全部是集装箱,塔吊开始在人力的帮助下,把一个个的巨大的箱子弄下来的,在广场上面摆放整齐的,而接下来,叉车和汽车,将会把这些东西运送到朱诺的各个地方。

一个集装箱,首先被塔吊弄下来,跟他一起的,还有30个左右,被30辆汽车运送到朱诺郊区的一处地方,这里已经挖好了地基,甚至还有两辆吊车,他们不是为了装卸集装箱的,而是为了建设,在这30个集装箱之中,装满了足以建设19000平方米房间的钢构,未来10天时间之中,施工队会借助着这些钢构,在这里建设一个总共5大层,未来可能会分成10小层的钢结构房间,按照2平方米一个人来算的话,未来这里将会容纳近万人。

2平方米一个人,看起来很狭窄,要知道,19000平方米的钢构,层高都是2米,分成两层,层高也超过5米,对于这个时代相对比较矮小的日本人来说,差不多已经够了,床铺问题上面,最少是高低床,有些极端的前提下,甚至会达到三层床,人均2平方米,双层的就是4平方米,三层就是6平方米,在日本人看来,差不多已经够了,在目前的状态下,无法考虑到适用性的问题,如何容纳更多的人,才是关键。

中国对阿拉斯加的开发计划,相当的详细,中国在建筑普通住宅的地方,最出色的地方就是钢构,从西北开发发展,1909年到现在,不过是7年而已,可是7年的时间,已经让整个中国拥有了一大批的大规模的城市,这些城市之中,有大量的新建高层建筑,可是更多的,是钢构房,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要想在短时间,建立中国这样,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城市,短短的7年时间,基本上不可能,也就是钢构才解决这一切。

未来,这些结构会陆陆续续的结束,被新的建筑物所取代,可是现在,他还是厂房和建筑物的主体,7年的时间,数以亿万套房间的建设,中国对于钢构的每一个方面,都相当的熟悉的,直接通过船只运来钢构的部件,然后的最少100万套房间,就会在阿拉斯加的大地上面兴建起来,的这都是大型的房间,每个房间最起码有30平方以上,按照每人2平方来算,每个方面15个人以上,这些房间足以容纳1500万人。

城市容纳的1500万,加上阿拉斯加原有的那些建筑物的,最少可以容纳1700万的人口,在入冬之前,移民这么多是很难的,可是中国庞大的舰队,足以支撑这么的移民,只要日本能够在中国的运输船到达之前,准备好这么多的人。

日本会做到么,当然会做到,现在阿拉斯加的建设,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重中之重,每天跟中国之间的电报联系,最多的就是什么时间,会来多少船,运力是多少,中国已经尽可能的减少每艘船运送的日本人数额,保证安全,也保证船上的压力不大,可是日本人却千方百计的增加,有时候甚至是10,15的增加。

要知道,这是跨越太平洋的运输,虽然太平洋的风浪远没有大西洋那么的大,可是也需要小心,多了人的话,对于整个船的运输,后勤,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毕竟,临时设在岛屿的补给点,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员,真的有些不够用了。

可日本不在乎,他们当然知道这样危险,可是死亡率高一点,跟多运过去10万,20万相比,还是后者更好一点,哪怕是增加了一点点的人手,也可以让阿拉斯加的建设迅速的铺开。

人手确实很重要,中国在建设之中更多的是技术和机器层面的,可是纯粹劳力的活也不少,越来越多的人力,推动着阿拉斯加的变化,一个个城市,港口开始成型,并且迅速的发展。

这一点连美国也没有想到,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日本对美国进行了突然的袭击,只是军队过来了,在9月之后,阿拉斯加就会迎来严冬,在阿拉斯加的严冬,是跟西伯利亚一样可怕的严冬,这样的寒冷气候之下,除非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其他人根本就住不下去,他们用半年的时间,累积力量,明年开春,再对阿拉斯加进攻,到时候,经历了阿拉斯加的整个寒冬之下,日本人还有多少战斗力。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专门为西伯利亚发明粗的一种双层结构,再加上阿拉斯加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只要这些开采到位,暖气和一些御寒措施的提前布置,足以让这些没有经历过寒冷的日本人的,度过寒冷的冬天,更别说,日本不是没有抵抗寒冷的人,他们的北海道就是一个寒冷的地方。

第一波移民过来的主力,是北海道人,因为北海道已经让给中国的关系,这部分北海道人除了少数被安置了之后,剩下都在赋闲之中,中国要求的人口,技工,除了没有选择的,其他都是北海道人,现在移民的首批主力也是,北海道在日本的维度,已经相当高了,不能跟阿拉斯加相比,却也算的上是难得的高纬度,这些人到阿拉斯加的适应能力,应该是远在水准之上的,这种情况之下,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出问题的几率几乎没有了。

日本为了应对美国的,在阿拉斯加半岛和太平洋两面的布局的,相对于寒冷的阿拉斯加靠近北冰洋一代,太平洋这辺是温暖湿润的的,这里本身就靠近的的热带,一年四季,都不会寒冷,加上中国方面的建设速度和日本人不计成本的人员投入,很快就向大规模的城市迈进了,其中变化最大的还是朱诺,最少有203艘货船,运送了400万吨左右的物资,其中三分之一是各种的机器设备,中国累计向阿拉斯加运送了5000套各类的大型机械,也支援了最少12万的技术工人,他们在120万日本劳工的支持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阿拉斯加正在以谁也没有想到的速度,在不停的蜕变,发展,这一点,都被遥远的距离和恶劣的环境给掩盖住了,在截断了电报线路之后,美国人一点都不知道的。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