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恶劣后果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恶劣后果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一天激烈的战争,终于在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落下了帷幕,一天的时间,双方的死伤加起来超过了1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死亡,伤的都很少,这一点,即便在波尔多前线,即便在绞肉机一样的欧洲战场,都是极为少见,可偏偏发生了,一方面,坦克的出现,确实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协约国拿出了更大的手笔,一次性投入了2万辆坦克,这在二战之前都是极少见,甚至连二战之中,德国的钢铁洪流迂回包抄,动用的也没有这个数量大,坦克在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大规模的集群应用。

正确的方法也让德国在准备充分的时候吃了大亏,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经足以改变一切,这还是协约国太心急了一点,如果真的拿出5万辆,在密集的区域突破的话,即便德国能够干掉3万辆,4万辆,可是剩下的一两万辆,足以改变战场的局势的。

战争面前,没有如果,协约国准备充分的战略,被中国一件武器给解决了,以目前德国的财务状况来说,拿出购买这个武器的钱,并没有什么问题,相对而言,协约国就惨了,一天的攻防战最终结束的时候,摆在了协约国面前的最终结果却是的,损失惨重,人员什么的,还在其次,关键是钱。

2万辆坦克,按照一辆3万美元的价格,这还没有算运输费用,出战的费用,还有人员的抚恤金,对于坦克来说,只要是被干掉,大部分的成员不是死亡就是重伤,紧紧是坦克的基本造价就是6个亿美元,12万训练有素的士兵,加上后续的炮火,人员损失,今天一天,协约国总共损失130多万,远在想象的之上。

与之相对最终取得的战果,却是微乎其微,给德国造成了不到20万的伤亡,甚至没有占据德国任何一个战线,最后坦克用自杀的方法,占据的一小段的防线,也因为没有后续的力量,最终不得不趁着夜色放弃了,更别说大规模的杀伤德军。不但精锐的部队,在冲锋之中损失殆尽,前线的火炮,也在跟德国的火炮攻防战之中,被打的溃不成军的,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损失超过了3000门,炮兵的损失也不在少数。

普通的士兵,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之中,基本就是一个消耗品,来的容易,只要是适龄的壮丁,3个月的时间基本可以出师,加强训练个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是坦克手,炮兵,这些专业的人员,可不是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排上用场的,看起来协约国的坦克,只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上了战场,可是12万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比较出色的机枪手,驾驶员,这才节约了时间,否则,完全懵懂的进入到坦克手的序列,没有个一年半的时间,想要出师,根本不可能。

人员损失惨重,装备损失更多,可是这些都比不上内心的失落更大,一场的英国精心准备的攻击,就这么的失败了,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耗费了巨大的经历和人力物力,不但没有产生任何的效果,反而损兵折将,损失之大,超乎想象。

首先,需要有人付出代价,位于欧洲,联军联席会议主席直接下台了,他是第一个承担责任的,可是这股风暴一点都没有停歇,前线的军官,把详细的作战记录提交了之后,整个协约国一片哗然,德国的动作相当的可疑,在协约国的坦克部队,开启进攻的时候,德国一点反应都没有,甚至2万辆坦克进入到不足300米的区域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任何慌乱的举动,仿佛静静的等待着坦克的进入,然后在250米左右,开始了反击,哪个武器绝对是提早研发出来,专门应对坦克的,这个举动不但造成了坦克的大部分被毁,也造成了协约国巨大的损失。

那么,为什么德国会知道,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一个环节泄密了,这中间,不但英国在自查,美国方面也在自查,英国是坦克大规模组装的地方,美国则是坦克的大部分的部件生产的地方。

大规模的反间谍行动,在美国和英国进行,他们居然疏漏了最大的原因,没有想到,中国是在大量的发动机进口方面,发现了问题,而不是什么泄露,这个投资巨大,战略意义十足的项目,英美方面也相当的重视,无孔不入的德国间谍并没有找到这个动作的蛛丝马迹,反倒是中国的杨元钊,在历史的支持下,在大量情报的分析之下,最终发现了蛛丝马迹的,从中间推断出的英国在搞坦克的情报,然后顺带着,把中国刚刚开发出来的第一代火箭筒,卖了一个好价钱。

35万具火箭筒,超过150万的火箭弹,最终卖出了一个大价钱,不但收回了所有的研究投入,大笔资金,也支持着火箭弹的研究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火箭,流体力学,火箭力学,甚至是地球力场,这些跟导弹,给运载火箭息息相关的项目,在未来中国的研究计划之中,跟原(子)弹是一个级别的,前者是大杀器,后者是运载武器,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够产生效果,并且导弹的威力直接改变了世界军事体系,无论是陆军,空军,还是海军,导弹都基本上取代了火炮和鱼雷,成为了最有威胁的武器。

中国研制导弹,有先决的条件,一方面,中国在火箭等领域,进行的前期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第二点,只要是导弹,就离不开制导,制导的关键,还在于芯片和无线电,中国在这两个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一定程度之下,中国的芯片有这天然的优势,有了这个,不研究导弹干什么。

只不过,这些技术跨度太大,在目前而言,远远超过了现在的科技层面,不是短时间能够起到效果的,哪怕有杨元钊的作弊指导和一体机也是一样,没有个10年的时间,连最初级的东西,也别想拿出来。

当然,如同德国的v1v2导弹那种,就算了吧,他们的误差极大,飞出去几乎不用考虑到准确性,只是一个方向,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那种礼花式的火箭,在初期,中国的火箭研究,会制造出几个,来尝试一下,更深层次的了解火箭的飞行,可是大规模猎装,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在这一天波尔多的战斗之中,中国人收获了大量的金钱,无论是几万套发动机换取的快3亿美元的资金,还是说销售火箭弹获得的资金,这部分盈利,基本上都放入到了相应的研究所,中国很有钱,可是千头万绪之下,特别是各方面都需要投入的情况下,单一某一个研究项目,获得资金的难度也在加大,现在多了几亿额外的资金,发动机和火箭项目,可以想象,都会获得巨大的发展,虽然资金不是研究推进最佳的途径,可是没有资金的话,相应的项目,就不会快速的发展,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德国方面,虽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包括了一些士官和军官,可是要看跟谁比了,比起协约国的损失,德国方面的损失,也算是可以接受的,只有十几万人,跟对方相比,只有十分之一,损失惨重的协约国,一下子被打蒙了,英国方面寄予厚望的几乎,直接被拍死,至于协约国方面的而矛盾也迸发出来。

本身,勉强在坦克的帮助之下,英美之间,勉强的达成了战略性的同盟,美国全力支持英国在欧洲作战,然后在取得优势的前提下,就会返回美洲,应对日本的挑战,可是现在的,坦克不但没有任何的作用,还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的后续的那些坦克,耗费了13亿美元的东西,居然变成一个鸡肋一样的东西的,拿来无用,可是真的使用起来,对方的火箭炮可不是吃素的,万一在损失,那就真的完蛋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留在英国这3万套,还没有组装完毕的坦克,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作用,白白的的浪费掉而来。

反间谍还乜有什么头绪的时候,英美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争吵,本身因为日本人抄后路而变得烦躁的美国人,再一次的提出了撤军的要求,这时候法国也插足进来,几年大量损失,战争都是在法国的国土上面发生的,法国已经处于到快要崩溃的前提下,又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失败,法军甚至有了退出战争的想法。

这可有点要了英国老命了,如果美国退出,法国退出,**在欧洲的英国,还能不能抵挡住德国的强悍,或者抽身退出,死守英伦三岛,甚至在加拿大发展,可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把欧洲拱手让给德国,不但比利时,法国的大部分土地拿不回来,一旦整合了这些资源之后,德国会强大到什么程度,那才是灭顶之灾,哪怕是退回到加拿大的英国,也没有崛起的希望,更别说日本现在跑到了阿拉斯加,到时候才真的是战成一锅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