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撤退命令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撤退命令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事到临头,还是要靠自己,澳大利亚高层,并不了解在欧洲军队的情况,却清楚一点,澳大利亚没有能力单独的撤军,当年从澳大利亚前往欧洲,是在战争并不是那么激烈,最少说从澳大利亚到欧洲,没有中国干扰的情况下,先把军队投放到了非洲东海岸,然后才通过非洲陆路到埃及,通过地中海前往的法国。

现在,伴随着中国的入侵澳大利亚,在整个印度洋上面都不安全,更别说逐步活跃地中海,完全没有之前那么的方便,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去了容易回来难,澳大利亚没有能力,只能够依靠协约国,如果协约国不愿意,或者是不能抽调出足够的力量护航的话,这部分根本就运不回来。

澳大利亚毕竟是英联邦的成员,在英联邦之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渠道,从侧面打听了一下,原来,协约国正在酝酿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所有英国本土的,甚至是法美的军队,都被动用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也在其中,基本上,在战争的前线,没有办法动用。

这下子,澳大利亚彻底的蒙了,他们完全没有想过,是这样的一个结果的,为了英联邦,为了英国,他们倾尽所有,可是事到临头,却是这么一个光景,他们应该早点觉悟,如果在去年,中国只是在澳大利亚的北地登陆的时候,把的大部分的军队调回来还有可能,现在真的是不行了,谁知道中国这么的厉害,3个月的冬天,只是他们积蓄力量的时刻,在力量积蓄完成,他们一个冲锋,就已经顶住了澳大利亚的要害。

从北地的达尔文附近,到中部城市,纵横1500公里,即便是中国也到达极限了,看起来,势如破竹的拿下了中部的大部分城市,并且在中部的澳大利亚重兵把守的区域,留下了八成以上澳军,彻底的打断了澳大利亚的脊梁,未来,澳大利亚将没有反击的力量,只能够被动的抵挡,可是中**队也是强弩之末,120万军队,虽然没有分散多少,只是分散了一半左右,守卫着中部的各个节点城市,甚至最前的兵锋,也开始后退,在双方模糊的结合部之中,只有特种部队在行动,在复杂的,半荒漠,半沙漠的区域,这些部队活动最好了,即便是中国陆军之中,稍稍差一点的,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的前提下,都不可能对付这些特种部队。

这一点,澳大利亚根本不知道,他们只是稍稍的试探之后,感觉到损失惨重,就没有再来了,给了中国时间,说实在的,1500公里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中国准备充足的关系,到现在,各种的补给物资已经见底了,只要澳大利亚再坚持一段时间,说不定弹尽粮绝的是中国。

冒险总是在精确的分析之下,这种冒险,并不能够称之为冒险,中部拿下之后,这下子控制的地盘更大,城市也更多了,不可能如同北地那样,建立牢固的支撑,把每一个城市都用高标准的公路连接起来,虽然未来,这是必然的,可是现在,需要的道路只有一条,贯通从达尔文,到中部城市的这个道路,这将会成为未来贯通中部的交通要道,最关键的是,在东北部,这个中国没有涉足的地方,将会迎来新的战争。

几内亚已经被占领了,这个在澳大利亚的旁边,如果从这边走更加的通畅,中国在大量的向太平洋各岛运输,一部分会首先的运到几内亚来中转,这样效率更高一点的,接力的方法,虽然浪费了一点,可是适合从中国的南海到东南亚航行的,跟整个太平洋航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需要的海船类型也不一样,最关键的是,不用全程打空,一部分从东南亚返回的船只,也可以携带一些东南亚的特产,或者其他的物资回转,一定程度上面,拉均运费。

从真正认识到了战争就是打经济之后,几乎中国从上到下,就有一个共识,要么增加产出,让更庞大的产出,让中国的经济更加的稳定,要么节流,一些能够节约的,能够统筹的,尽可能统筹,甚至在数学领域和经济领域,专门开行了各种的工程,杨元钊对此所知道的不多,却提出了基于后世的众多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应用到工业生产之中。

这些还没有人研究到的领域,确切的在实质上面增加了中国的实力,比如说在整个军事工业领域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对于单一的某一个工厂,或者企业来说,效率是减慢或者是增加了,可是整体上,流转更加的体系化,增加的效率何止是一点点,正是因为诸多的方面,获得了好处,才让这些工程和体系应用于全国,甚至中国已经在谋求一个标准的数据体系,把近乎全部的工业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到时候,很多标准和工艺都统一的情况下,不但转产变得容易许多,多个企业之间的磨合也会变得容易。

接下来的2个月时间之中,澳大利亚一方面增加两个州的防御,尽可能的调动所有能够调动的军力,征召新兵,可是澳大利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国家,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土地面积相当的高,再加上盛产羊毛和肉类皮革之类的,只是依靠着这些肉类皮革,就足以让澳大利亚大部分的过上幸福的生活,真正工业化的过程,还是从澳大利亚从英联邦之中**之后的事情。

之前是英国下辖的成员,可以享受到英国的工业化,现在成为**的国家了,一些必要的基础工业还是要建设的,只不过对于澳大利亚而言,没有那种紧迫感,哪怕有英国的权利支持,工业化的过程也不快,只是在一些资源类企业,或者毛纺织企业,这些都是澳大利亚较为优势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他们,对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是最快,至于军事方面,澳大利亚也竞争不过的英国,德国和美国,索性放在后面。

现在这种短视,让澳大利亚吃了苦果,面临着灭国的危险,他们的民众倒是相当的支持,只要是能够有一把力气,可以拿起枪的,都愿意成为士兵,保家卫国,可是武器装备却不足,澳大利亚最多装备了40万人,就面临着没有武器困局了的。

再一次的向英国和美国求救,哪怕没有一点支援,澳军也没办法回转,尽可能的支援一部分武器装备也可以,只要能够把澳大利亚现在倾尽所能的200万军队武装起来,哪怕拼尽澳大利亚的最后一滴血,也要把他们留下来,他们相信悉尼附近的防线,有了之前的经验,不会失败的很快的。

这个,对于英国来说,还是不可以,原因非常简单的,不是说美国和英国没有武装起一两百万人军队的装备,这对于工业化全开的美国而言,稍稍的挪用一点的产能,就可以让澳大利亚武装起来,可是运输是一个大问题,美国要怎么把东西运过来,这时候,美国和英国才发现,澳大利亚的位置实在是太不好了,正好处于中国的夹击之中,西南太平洋的岛屿,全部落入到了中国的手中,彻底的断绝了美国从东方给予的支持,至于另外一方的印度洋的方向,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要想从哪个方向运输,也会付出较大的代价,还随时有可能被中国断开补给线。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的求救了,澳大利亚也把目前他们所面临的环境,一五一十的给英国说了,在北地刚刚被占领的时候,也就是中国露出獠牙的时候,英国已经估计到,澳大利亚可能不行的,说不定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中**队会这么强大,这么快,1个月的时间之中,突进1500公里,歼灭澳大利亚100多万的军队,让澳大利亚准备在中部挡住中国想法落空了,现在几乎陷入到了绝境。

英国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中国的实力,可是事到临头的时候却发现,他还是有些低估了中国的实力,从北地10万平方公里,到现在,几乎拿下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领土,只过了4个月的时间,可以想象,接下来,澳大利亚支撑不了多久了,这该如何是好,参谋部经过了一周的推演,最终得出了一个结果,澳大利亚在目前的状态之下,除非是奇迹出现,否则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机会,与其放任澳大利亚被中国拿下,成为中国的资源,倒不如釜底抽薪,让澳大利亚剩余的人口和高层大规模的退出,这样最少可以保存相当的实力,特别是澳大利亚现在,盛产各种金银,如果把这些金银拿过来,支援协约国的话,说不定会更好。

换成之前,命令早就通过英女王下达了,现在,只是一个建议,只能要求澳大利亚开始撤退的,或者前往南非,或者前往南美,总之正在事情到了最后一步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退出来,不管是人口和资金,都需要妥善的保管,防止被中国人利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