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庞大的商船队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庞大的商船队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中国有了俄罗斯的经验,虽然阿拉斯加跟俄罗斯或许不太一样,可是只要按照俄罗斯,最起码不会死人,中国在建设上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的,甚至把日本的一些砖瓦厂,水泥厂,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业,弄了过来之后,在中国设备和指导之下,形成了一个体系的前提下,最终的成果相当的出色,这中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的韧性,似乎越是劳累的工作,越能够发挥出日本人的这种能动性,大量人力的到来,直接推动了阿拉斯加的建设加快。

中国运来大批装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砖窑基本上是一周之内,就投入生产,大量的砖和阿拉斯加盛产的木材,成为了构筑房屋的主体,接下来,20天之后,大型水泥厂也投产了,进一步的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最关键的钢铁厂项目,哪怕是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650万吨的钢铁企业,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建成的,30天的功夫,只是完成了大部分的土方建设,甚至连煤矿和铁矿的开采也没有开始进行,但是这个速度,已经出乎了中国的预料,本身钢铁厂的兴建计划是150天左右,现在看来,可能不到90天的时间,就能够彻底的完成了。

钢铁厂关系很大,这是日本立足于阿拉斯加的基础,现代战争,打仗就是打钢铁,没有足够的钢铁,就只能够用钱来购买,这浪费的时间可就多了,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国,并且畸形的发展了,军事工业方面相当的发达,现在,如果有了钢铁厂作为基础,日本的制造业会立刻上升几个档次的。

30天的建设,让日本在阿拉斯加有了一个基础,钢铁厂没有兴建完成,可是物资却可以运过来,相对于运人来说,钢铁和其他的物资就相对容易了许多,在规划完成之后,大量的物资提供过来的,一座座的城市,在阿拉斯加的拔地而起了,按照俄罗斯的标准,先是以单人公寓和筒子楼为主,在大规模的开发了附近的一些煤矿之后,彻底的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虽然说,目前日本聚居的地区,都是在沿海,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冬季里面很少有零度以下的,可这里是在高纬度,0度左右的温度,寒冷程度比起干燥北方,零下10度还要可怕,那完全是从骨缝之中透出来的,真的要是不注意保暖的话,会死人的。

在入冬的初期,还会有些困难,可是人员也不是一次性的到位的,整个冬天,都会不停的建设和在入住,一直到明年开春之前,将给阿拉斯加提供1500万,甚至以上的人口,这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太困难。

日本最终,开始在阿拉斯加扎下跟,美国和英国都不知道,他们还沉浸在装甲车的梦幻之上,他们不知道,等到明年,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将会是站稳脚跟,有1500万人力支持的庞大的日本,而后年,日本甚至可以彻底的占据了阿拉斯加之后,开始反攻,这才是真正要命的东西,日本的移民数量,已经超过了加拿大的总人口,再加上受到了中国的武装之后,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训练水准,日本都远比加拿大强的多,到时候,双方的强弱,基本上可以判定了。

一年多的时间,日本将顺着加拿大,逐步的深入,一步步的蚕食加拿大,减缓跟美国开战的时间,只要囊括了足够的领土,日本将会深深的扎根在美洲,再也无法被祛除了,只要美国不付出全部的力量,跟日本战略性决战的话,日本人呆的时间越长,日本在美洲的实力也就会越强,一定程度之中,日本将会从一个亚洲的国家,变成一个美洲的国家,将会成为美国人的噩梦。

也难怪美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美国人对于日本和中国想法,还建立在之前,哪怕中国可以凭借着庞大的舰队,占领了太平洋的众多岛屿,在美国看来,不过是趁美国没有足够的舰船的偷袭,不过岛屿跟阿拉斯加不一样,只要美国做好准备,把足够军队送上去,阿拉斯加的必然会回到美国的手中。

认知的错误,造成选择的错误,美国在阿拉斯加的问题上面,放缓了脚步,很自然的失去了唯一的机会,这也跟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在没有了海上运兵过去这个便利条件之后,陆地上前往阿拉斯加太困难了,美国人很自然的避开了这一点。

日本在为了土地而努力的时候,在太平洋的夏威夷和关岛,还有所有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上面,都开始大兴土木的,中国变态的制造业水平和强悍到了无法想象的商船吨位,在这里尽显无疑,中国不但在阿拉斯加方向,投入了最少600万吨的商船吨位,350万吨专项用于移民,剩下的则运送各种的物资,支持阿拉斯加的建设。

在澳大利亚方面,至今还保持着最少800万吨的商船吨位,用于支撑在澳大利亚的作战,目前战争正在进行之中,未来战争结束之后,吨位需求就更大了,毕竟建设总会比战争耗费更多的东西,就跟之前日本一样,阿拉斯加一战,一百多万吨的商船,就把60多万人和装备送到了阿拉斯加,可是要建设起来的话,直接翻了4倍左右。

不过最大的投入还在太平洋上,太平洋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可是对于商船的要求更高,最少有1300多万吨的商船,往来于太平洋之间,每天把大量的物资送到了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面。

中国在太平洋上面,占据了大量的岛屿,也因此需要大量的建设物资,岛屿不同于大陆,不可能兴建水泥厂,钢铁厂和砖厂的,所有的建筑物资,都必须要依赖商船运过来,再加上中国铺开的岛屿建设不是一两个,是以十位单位的数十个,这样需要的物资就更多了。

岛屿的建设,首先兴建的就是港口的,只要有50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基本上,有兴建港口的可能性,然后有了港口之后,才会有机场,这个时代兴建机场,并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可是在简易的建成之后,特别是一些重要岛屿构筑了之后,接下来,都是高标准的,中国的飞机,发展的相当的快,天知道未来,飞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种情况之下,高标准并不困难,反而是一种省钱的做法。

在整个太平洋,让人难以想象的大规模机场的设计,让未来,这个东南太平洋的地带,成为了世界上航空港最为发达的地方,这里也虽然地理条件不行,可是却是旅游胜地,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去看原生态的岛屿,勉强渔业也可以,在向海洋索取之前,杨元钊注意到了环境,一定程度上面人,人工投放了不少海藻。

后世对于海洋的研究,远比这个时代强大的多,在海洋下面,海藻就如同是森林一般,一亩森林的产出,可比陆地上面的多尔多,先不说可使用性海藻,就算是不可使用型额,也可以在沿海大陆架形成比较密集的环境,海藻永远就是海洋食物链最底层的东西,一旦这个最底层完成之后,上层的鱼肯定可以吸引过来的,毕竟,相对于贫瘠和薄弱的陆地,海洋的生存空间更大,可以承载的食物链的总量更大的,居安思危,要把这么一篇岛屿和海洋囊括到手中,就必须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撑,这些,海藻,都是海洋研究之中,挑选出来,比较适合环境的,适合放养的,在不过多采集的情况之下,可能要三五十年就能够产生作用。

这可不是的后世,除了12公里的领海之外都是公海,现在是强权时代,只要这些岛屿都在中国的范围之中,整个西南太平洋,甚至是从夏威夷为核心,连接日本,澳大利亚,这么庞大的海面,基本上,已经曾为了中国的内海,在没有人有能力挑战中国之前,这部分不会有人过来,加大养殖力度,形成独特的,位于西南太平洋的生态园,会在未来,给中国源源不断的提供资源,这笔资源,会转换成淡斑之,提升中国的国民素质,蛋白质的采集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依托,相对于猪,深海鱼类更加的适合。

中国在太平洋上面,书画新的篇章的时候,终于度过了澳大利亚的冬季之后,新一波的工事就开始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足以让北地彻底的进入到了中国的序列之中,中国近乎无穷的人力,在4个月的时间,让北地增加了1500万人,这个增加速度,比日本更快,在别的国家,总人口不过是几千万的时候,中国总共5亿的人口,简直是巨大的bug,并且,中国强悍到极点的人口增长力,也在不断的增加额人口,22%的自然增长力,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世界第一,中国就是这样,只要风调雨顺,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的话,人口几乎是不在话下的,未来的增加幅度,也相当的可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